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

文档序号:532546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尤其适用于煤矿回采工作面沿空 留巷工程。
背景技术
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旨在改变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将传统的“U”型通风转变 成“Y”型通风,从根本上解决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使瓦斯矿井的安全状况得 到好转。此外,应用该技术还能够实现近距离煤层瓦斯抽采,具有提高煤炭采出率、缓解采 掘接替紧张等优点。受采后煤层顶板剧烈活动的影响,留巷在实施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关 键技术之一便是巷旁充填技术,即在沿采空区与巷道边缘砌一道墙体,支撑巷道顶板,并对 采空区进行封堵。已有的巷旁砌墙技术主要分为木垛支撑、砌块堆垒、混凝土充填等形式。 前者仅适应于煤层埋藏浅、顶板压力较小的条件,基本遭到淘汰。后两者应用较为广泛,但 是现场存在操作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砌墙速度慢等缺点,以致影响工作面的高效生产。 砌块堆垒方法不仅浪费工时,还容易因为支护强度不够或堆垒不密实而造成采空区瓦斯泄 露。诸多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支撑强度大、操 作工序简单、劳动强度低的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步骤如下步骤一、在采煤工作面后方滞后工作面的距离s范围内的巷道采空区侧安放内部 预置有钢筋网架的钢筒支柱,钢筒支柱的高度H按照下式确定H =式中h-采高,R-钢筒的半径;步骤二、向钢筒支柱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接顶;步骤三、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依次间隔距离1布设下一钢筒支柱,并灌注混凝 土,直至混凝土接顶;步骤四、在间隔距离1设置的钢筒支柱之间用碎矸或者煤渣堆砌矸石墙,并在矸 石墙靠沿空留巷侧的墙面上进行喷浆层施工,使钢筒支柱与矸石墙紧密固结为一体。所述的滞后工作面的距离s不大于5m ;所述的间隔距离1约为1. 6m 2. 0m,;所 述的钢筒支柱的壁厚度不小于10mm所述的喷浆层的厚度为100mm以上。有益效果(1)承载能力强。由于采用注有混凝土的钢筒结构,其中混凝土受高强度钢筒的约 束,承载后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其抗压强度可得到大幅提高;(2)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性及适应性强。钢筒和钢筋网架结构在地面预先加工好, 直接运送到施工地点即可使用,现场只需灌注混凝土和修建密封墙,与现有筑墙技术相比,工序上有较大的简化;(3)节省材料。现有技术中巷旁充填墙体宽度一般为2.0 2. 8m,并且为了提高 墙体的强度,往往内置大量钢筋结构或筑墙后再安装锚杆,材料用量较大。而本发明采用的 钢筒式留巷墙体宽度最大不超过所选钢筒直径,节省了大量材料,经济效益显著。(4)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5)改善了巷道的施工环境。


附图是本发明的留巷布局示意图。图中1_采煤工作面,2-采空区,3-留巷巷道,4-钢筒支柱,5-钢筋网架,6-矸石 墙,7-喷浆层,s-滞后工作面的距离,1-间隔距离。附图所示,首先在采煤工作面1后方1 2m范围内的巷道采空区侧安放钢筒支柱 4,钢筒支柱4的内部预置有钢筋网架5,安置时应保证钢筒垂直于顶底板,并保证留巷巷道 3的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钢筒支柱4安置完毕后即可向桶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要充填接触顶板,从安置 钢筒支柱到灌注混凝土的整个工艺过程须在工作面后方5m范围内完成,即钢筒支柱安装 完毕后滞后工作面的距离s不大于5m ;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依次间隔距离1布设下一 钢筒支柱4,并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接顶,钢筒支柱4之间的间隔距离1约为1. 6m 2.0m,;最后,当采空区垮落充实之后,在间隔设置钢筒支柱4之间用碎矸或者煤渣堆砌 矸石墙6,并在矸石墙6靠沿空留巷侧的墙面上喷浆,应保证浆液能够将矸石缝隙完全封 堵,喷浆层7的厚度为100mm以上,使钢筒支柱与矸石墙6紧密固结为一体。钢筒支柱4的桶壁厚度5不小于10mm,钢筒支柱4的高度H按照下式确定
H = ylh2-4R2,$巾h ^Mwm, r Mmw^, R ummmm
况取值,一般应大于400mm。当煤层变厚导致采高增大导致钢筒支柱4高度H不足时,可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 在钢筒支柱4上续接钢筒段,以满足钢筒支柱4接顶的要求。
权利要求
一种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在采煤工作面(1)后方滞后工作面的距离s范围内的巷道采空区侧安放内部预置有钢筋网架(5)的钢筒支柱(4),钢筒支柱(4)的高度H按照下式确定 <mrow><mi>H</mi><mo>=</mo><msqrt> <msup><mi>h</mi><mn>2</mn> </msup> <mo>-</mo> <msup><mrow> <mn>4</mn> <mi>R</mi></mrow><mn>2</mn> </msup></msqrt> </mrow>式中h 采高,R 钢筒的半径;步骤二、向钢筒支柱(4)内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接顶;步骤三、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依次间隔距离l布设下一钢筒支柱(4),并灌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接顶;步骤四、在间隔距离l设置的钢筒支柱(4)之间用碎矸或者煤渣堆砌矸石墙(6),并在矸石墙(6)靠沿空留巷侧的墙面上进行喷浆层(7)施工,使钢筒支柱与矸石墙(6)紧密固结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滞后工 作面的距离s不大于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距 离1约为1. 6m 2. 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筒支 柱(4)的壁厚度不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浆层 (7)的厚度为100mm以上。
全文摘要
一种钢筒支柱式巷旁筑墙留巷方法,适用于煤矿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工程。在采煤工作面回采之后,滞后1~2m在采空区边缘安装钢筒支柱,并在钢筒内置入钢筋网架结构,然后将混凝土注入钢筒;待采空区顶板垮落之后,采用碎矸或者煤渣等将采空区边缘堆实,并喷浆封闭采空区,由高强度钢筒支柱和矸石墙共同形成巷旁支撑墙体。高强度钢筒的约束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提升其承载能力。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较强,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施工环境。
文档编号E21F15/00GK101892860SQ20101019695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5日
发明者张农, 李桂臣, 王成, 韩昌良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