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膨胀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947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遇水膨胀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隔器,特别涉及一种遇水膨胀封隔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封隔器密封胶筒,主要由普通橡胶构成,为井下封隔器的配套和使用作出 了贡献,但其同时存在如下缺点或不足在套管存在腐蚀或损伤时,易发生封隔器坐封不严 或根本无法坐封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作业失败,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遇水膨胀封隔器,采用压缩式或支撑式封隔器和遇 水膨胀胶筒相组合的结构,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包括上接头、防松销钉、调节环、遇水膨胀胶 筒、中心管、下压环、剪钉、接头、下接头、密封圈。所述上接头下顺次与调节环、中心管和接 头相连接,调节环下、中心管外顺次安装连接有遇水膨胀胶筒、下压环和下接头。其中,所述上接头下内与中心管和接头相连接,外与调节环相连接。所述调节环为 一中心开孔的“U”形环状构件,其上部与上接头相连接。所述上接头与调节环的连接处安 装有防松销钉。所述下接头安装于中心管和接头外,其上端与下压环相连接。所述下压环 下部与接头上部连接处安装有剪钉。所述下压环上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封隔器坐封可靠,密封效果好,对存在腐蚀或损伤套管的密封尤其有效;2、配套性强,可与多种封隔器配套使用,如液压式、支撑式等封隔器;3、结构简单,制造、维修、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成本低廉。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一种遇水膨胀封隔器,包括上接头1、防松销钉2、调节环3、遇水膨胀胶 筒4、中心管5、下压环6、剪钉7、接头8、下接头9、密封圈10。上接头1下顺次与调节环3、 中心管5和接头8相连接。调节环3下、中心管5外顺次安装连接有遇水膨胀胶筒4、下压 环6和下接头9。上接头1下内与中心管5和接头8相连接,中心管5外与调节环3相连接。调节 环3为一中心开孔的“U”形环状构件,其上部与上接头1相连接。上接头1与调节环3的 连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2。下接头9安装于中心管5和接头8外,其上端与下压环6相连 接。下压环6下部与接头8上部连接处安装有剪钉7。下压环6上安装有密封圈10。使用时,压缩式封隔器控制其坐封压力,支撑式封隔器控制其压缩距,使封隔器未完全坐封,待遇水膨胀胶筒4吸水后自行膨胀坐封,对存在腐蚀或损伤的套管密封尤其有 效。
权利要求一种遇水膨胀封隔器,包括上接头、防松销钉、调节环、遇水膨胀胶筒、中心管、下压环、剪钉、接头、下接头、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顺次与调节环、中心管和接头相连接,调节环下、中心管外顺次安装连接有遇水膨胀胶筒、下压环和下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内与中心管和接 头相连接,外与调节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为一中心开孔 的“U”形环状构件,其上部与上接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与调节环的连 接处安装有防松销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安装于中心管和接 头外,其上端与下压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环下部与接头上 部连接处安装有剪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遇水膨胀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环上安装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一种遇水膨胀封隔器,包括上接头、防松销钉、调节环、遇水膨胀胶筒、中心管、下压环、剪钉、接头、下接头、密封圈。所述上接头下顺次与调节环、中心管和接头相连接,调节环下、中心管外顺次安装连接有遇水膨胀胶筒、下压环和下接头。本实用新型具有封隔器坐封可靠,密封效果好,配套性强,可与多种封隔器配套使用,如液压式、支撑式等封隔器;结构简单,制造、维修、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成本低廉,对存在腐蚀或损伤套管的密封尤其有效等特点,广泛在石油开采井封隔器上应用。
文档编号E21B33/127GK201650202SQ20102013738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8日
发明者孔利生, 谢文献, 顾海红, 高国强 申请人:孔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