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290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管桩或者方桩等桩身两端的端板,尤其是一种用 于上述类型的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
背景技术
CN 101054800A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型模具,该 混凝土方桩包括钢筋笼,棍凝土 ;方桩的两端设有与钢筋笼连接的金属端板,两方形端板中 央是圆孔,圆孔与四边间对称地设有张力孔和张力孔两侧的穿线孔,对称地设置的穿线孔 和张力孔是两相对边上的孔对称,每个张力孔两侧等距离地各设置一个穿线孔。类似的预应力桩,例如预应力管桩也都使用端板套在桩两头,为混凝土凝固时候 提供预应力、增加桩头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可以方便接桩。目前最常用的是焊接连接,采用的 是金属端板,由于钢模和端板均为金属材料,彼此间的接触不是很好,容易漏浆,影响成品 质量和外观;在施工过程中,端板的平整度不满足要求或倾斜时,会使沉桩过程中断桩,在 接桩时,采用焊接需要时间15分钟左右,焊后还必须自然冷却8分种,大大降低了沉桩速 度。由于施工现场焊接质量不一,在沉桩时,焊缝处很容易脱焊和出现裂缝,严重影响了沉 桩质量。金属材料在土中容易腐蚀,当焊缝被腐蚀后,整个桩基工程将无法承受上层的承载 力,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桩制造使用过程中,金属端板已经出现以下问题1、钢模和端 板均为金属材料,彼此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很难做到紧密密封,容易漏浆,影响成品质量 和外观。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受温度的影响易变形,造成接合面咬合不严密,且采用焊 接需要时间15分钟左右,焊后还必须自然冷却8分种,降低了沉桩速度,施工焊接质量不 一,焊缝处很容易脱焊或出现裂缝,严重影响了沉桩质量。3、现有端板的耐腐蚀性不好,容 易锈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以减少 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金属端板的以上弊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应力桩 的复合材料端板,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复合材料端板的结构,以提 高该端板的强度,易于加工,且提高了该端板与桩身混凝土的衔接填充,达到增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该 端板设置于所述预应力桩的两端,与所述预应力桩的钢筋笼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端板具有 与所述预应力桩外形一致的截面,并且,该端板与所述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呈凸凹不平 状、相反的一侧表面为平的。优选地,所述端板与所述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呈凸凹不平的网状格子。优选地,所述端板为中央具有圆孔的方形,围绕所述中央圆孔与所述端板的四边对称地设置有成对的穿线孔和张力孔,每对所述张力孔与穿线孔相互连通。优选地,所述端板为中央具有圆孔的圆形,围绕所述中央圆孔对称地设置有成对 的穿线孔和张力孔,每对所述张力孔与穿线孔相互连通。优选地,在所述端板凸凹不平的一侧表面,所述穿线孔和张力孔边缘具有凸缘。优选地,所述穿线孔在所述端板表面为平的一侧为沉头孔。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的两面,其一面为光滑面,一面呈凸凹不平状,该呈凸凹不平状 的表面可以做成凸起或者凹陷的,不影响结构,并且可以更好的与混凝土衔接填充,达到增 强效果。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 板的正面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 板的正面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的反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该端板设 置于预应力桩的两端,与预应力桩的钢筋笼(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端板具有与所述预应 力桩外形一致的截面。也就是说,如果前述的预应力桩为方形截面的方桩,则该端板也具有 与所述方桩大小一致的方形截面;如果前述的预应力桩为圆形截面的管桩,则该端板也具 有与所述管桩外圆截面大小一致的圆形截面,不一而足,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图1所示,该端板与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A(正面)呈凸凹不平状、相反的一 侧表面B(反面)为平的,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端板与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 面A(正面)呈凸凹不平的网状格子。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的两面,其一面为光滑面,一面为网状格子,该网状各自可以做 成凸起或者凹陷的,不影响结构,并且可以更好的与混凝土衔接填充,达到增强效果。在图示具体实施例中,端板为中央具有圆孔3的方形,围绕中央圆孔3与端板的四 边对称地设置有成对的张力孔1和穿线孔2,每对张力孔1与穿线孔2相互连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端板也可以是中央具有圆孔3的 圆形的,因此,围绕中央圆孔3对称地设置有成对的张力孔1和穿线孔2,每对张力孔1与穿 线孔2相互连通。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端板凸凹不平的一侧表面A,穿线孔2和张力孔1边缘可 以设计成具有凸缘4,这样是为了对张力孔1与穿线孔2进行补强,避免在施工锤击的时候 张力孔1与穿线孔2破裂,影响使用寿命。为了使主筋(未示出)连接端板后不露出穿线孔2,避免在建筑施工中锤击时击中主筋露头而使主筋进裂,穿线孔2设计制作成沉头孔(参 见图1),也就是说,穿线孔2在端板表面为平的一侧B为沉头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 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该端板设置于所述预应力桩的两端,与所述预应力桩的钢筋笼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具有与所述预应力桩外形一致的截面,并且,该端板与所述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呈凸凹不平状、相反的一侧表面为平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 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呈凸凹不平的网状格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中央 具有圆孔的方形,围绕所述中央圆孔与所述端板的四边对称地设置有成对的穿线孔和张力 孔,每对所述张力孔与穿线孔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中央 具有圆孔的圆形,围绕所述中央圆孔对称地设置有成对的穿线孔和张力孔,每对所述张力 孔与穿线孔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凸 凹不平的一侧表面,所述穿线孔和张力孔边缘具有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在 所述端板表面为平的一侧为沉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应力桩的复合材料端板,该端板设置于所述预应力桩的两端,与所述预应力桩的钢筋笼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端板具有与所述预应力桩外形一致的截面,并且,该端板与所述钢筋笼相连的一侧表面呈凸凹不平状、相反的一侧表面为平的。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的两面,其一面为光滑面,一面呈凸凹不平状,该呈凸凹不平状的表面可以做成凸起或者凹陷的,不影响结构,并且可以更好的与混凝土衔接填充,达到增强效果。
文档编号E02D5/30GK201738302SQ20102029293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张后禅, 朱建舟 申请人: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