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程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65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工程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提高单桩承载力的现技术有桩端扩大头技术、二道扩大头技术(在桩身上搞扩大头)。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入土沉桩后,桩端承载力及桩身摩阻力都大,是被广泛采用的桩型,当地基有坚硬土层无法穿透时,则应采用别的桩型。长螺施压灌灌注桩是新科技桩型,优点多(如工期短等),其钻头若采用尖底钻头并在刃口上焊硬质合金刀头,则可钻硬土层,这种桩最长可达30m,当超过这长度等情况,也应采用其他桩型。现工程桩的桩型有多种,各种桩型适用于其所适用的情况,多种桩型施工时要排浆,不可能将桩孔中的泥浆全排掉,孔底沉渣会降低桩的承载力。许多工程桩在施工中有可能产生断桩等使桩报废的情况。反映本成果背影技术的书籍“地基基础工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3第二版;“基础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出版;“地基与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出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采用新桩型、新结构以及创新的施工方法,使适合使用本成果的桩基提高单桩承载力、保障桩质量、避免施工中桩报废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等,本成果技术方案是1、用机械设备冲、钻桩孔至持力层,孔中泥浆抽出后,不浇灌混凝土,而是将予制桩吊装入内,桩端直达持力层,桩顶露出地面一定尺度,而后用振动法或锤击法或其他方法使予制桩有所下沉,使桩端插入持力层一定尺度,从而提高桩端承载力,予制桩与桩孔之间的空隙用压力灌浆来填满,从而提高桩侧向的摩阻力。2、为了压力灌浆,入柱孔的予制桩有两种特殊结构,其一是在桩外表面处的内侧安有灌浆管;其二在桩内部安有灌浆管,这两种情况的灌浆管朝桩外表面的侧面上有许多出浆孔洞,这种孔洞与通至桩外的小管道连接,压力灌浆时,压力浆进入灌浆管并经其侧面上的出浆孔、小管道流入桩与桩孔之间的空隙,若对桩底端也要进行灌浆,则灌浆管应伸至桩底部的标高。3、由于某种原因,可另采取的灌浆法有两种,其一是按现技术灌浆,予制桩结构也是常规的;其二是将予制桩空心部位作灌浆管道,空心部位与其侧面水平小管道联通至桩外壁。4、入桩孔的予制桩有多节时,进行桩连接中要使用一种固定器,它底板由厚钢板制成,中心部位是大圆洞Q,桩孔比Q稍小,固定器使用时放在桩孔的孔口上,Q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对两节桩连接时,一节在上方的桩A由吊装机械掌握其位置,另一节在下方的桩 B插入Q中并露出地面一定尺寸,用一圆管P穿过B桩上端段的水平孔洞G,P两端由固定器上的两支座支承,这两支座位于Q直径线两端的底板上,连接A、B两节桩后,,移动P管使其脱离B桩并操作吊装机械让已连接的A、B两桩往下移动,连接多节桩的操作过程以此类推。5、P管可一条管;也可两节管,若采用两节管,使用时这两节管分别插入G孔洞的两端。6、为了让予制桩最下方桩段的端部插入持力层一定尺度,该桩段下端应是尖状金属件。7、对桩孔与予制桩之间的空隙,采用压力注浆所用的材料,研究使用水泥、粘土、 膨润土、粉煤灰、细砂以及能产生某种功效的添加剂等,其搭配比例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实验选优,从而保证质量与节约工程费。8、予制桩的创新构造以及施工中所使用的创新器具,都要用结构力学等原理进行计算,确定尺寸,掌握既安全又节资的原则,尺寸既不偏小也不偏大,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所要用的计算数据。

图1是安有灌浆管的预制桩构造图;图2是预制桩的横断面图;图3是固定器的平面图;图4是固定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例方式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桩安有灌浆管,在桩实体1上有灌浆管4,出浆小管道5,出浆孔洞2,桩下端尖状金属件3,桩内空心部位6,桩横断面、桩内空心部位6 是园形,个别情况可能是方形。灌浆管4的位置在桩外表面内侧,如图2,另一种情况是灌浆管4的位置在桩内部。出浆小管道5、出浆孔洞2的横断面是园形,特殊情况可方形。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先用机械设备冲钻桩孔,成孔后将图1所示的预制桩吊装入桩孔,用现技术使桩有所下沉,使桩下端尖状金属件3插入桩孔底部一定尺度,这程序完成后,即进行压力灌浆程序将压力灌浆设备上的注浆嘴插入预制桩上端上的灌浆管口中,即图2上的灌浆管4是与注浆嘴相连接,压力浆经图2上的灌浆管4、出浆小管道5、出浆孔洞 2进入预制桩与桩孔之间的空隙。当预制桩有多节要吊入桩孔时,则要使用固定器。由图3、图4可知,固定器由底板 7、支座9、螺栓孔10、木桩孔11构成,底板中心部位是大园洞12,使用固定器时应将它放在桩孔口上,而后进行桩段的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工程桩,其特征是在预制桩外表面内侧或桩内部安有灌浆管,灌浆管上有许多出浆孔洞,这些孔洞从上至下分布并与通至桩外的小管道连接,桩下端安有尖状金属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一种新型工程桩,所属技术领域是建筑物、构筑物桩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新桩型、新结构以及创新的施工方法,使适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桩基提高单桩承载力、保障桩质量、避免施工中桩报废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机械设备冲、钻桩孔至持力层,孔中泥浆抽出后,不浇注混凝土,而是将预制桩吊装入内,桩下端部直达持力层,用振动法或锤击法或其他方法使预制桩有所下沉,使桩端插入持力层一定尺度。预制桩与桩孔之间的空隙用压力灌浆来填满,从而提高桩侧向的摩阻力。入桩孔的预制桩有多节时,应进行桩的连接,由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特殊性,桩连接时,要使用一种固定器,它的结构与使用法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一。
文档编号E02D15/04GK202187335SQ2010206608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王云艇 申请人:王云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