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692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掘进机用设备,具体为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掘进机设备是煤矿进行巷道开采的一种主要设备,集巷道采、集、运于一体的井下 巷道快速掘进设备,掘进机在工作时,其前端的截割头经常全部插入煤岩中工作,煤岩等杂 质通过截割头后端进入截割部内部,从而导致浮动密封与大量煤岩杂质接触而出现损坏, 缩短了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出现早期的浮动密封损坏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杂质通过截割头进入截割部,导致浮动密封损坏,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该结构设有压盖、伸缩保护筒,压盖与掘进机截割 部的截割头后端连接,压盖内孔开有螺旋沟槽,压盖内孔与伸缩保护筒外壁配合形成螺旋 迷宫密封。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与伸缩保护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上的螺旋沟槽为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沟槽。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压盖上的螺旋沟槽为单头或多头螺旋沟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利用截割头旋转时,压盖内孔上螺旋沟槽旋转向截割头 外排料和迷宫密封的功能,来阻挡外部粉尘的进入,从而阻挡截割头后端外部煤岩等杂质 进入截割头内,此防尘替代了以往的老式的靠防尘圈等易损密封件的防尘密封结构,防止 内部的浮动密封因为大量煤岩等杂质的进入而出现损坏而导致漏油。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可以持续不停的保持防尘密封的效果,且不易损坏,从 而避免了防尘圈等易损密封件由于经常损坏而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井下 掘进机维修换件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且提高了掘进机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结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I处放大视图。图中,1、截割头;2、压盖;3、螺栓;4、伸缩保护筒;5、螺旋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主要包括截割头1、压盖2、螺栓3、伸缩保护筒4等,具体结构如下压盖2通过螺栓3与截割头1的后端连接,压盖2内孔开有螺旋沟槽5,压盖2内 孔与伸缩保护筒4外壁配合形成螺旋迷宫密封,压盖2与伸缩保护筒4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中,压盖上的沟槽为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沟槽,压盖上的沟槽为单头或 多头螺旋沟槽。工作时,伸缩保护筒4相对静止,截割头1旋转时带动压盖2旋转,压盖2利用内 孔的螺旋沟槽5将进入到压盖2与伸缩保护筒4外壁间隙中的煤岩等杂质排出到截割头后 端,阻挡了煤岩等杂质进入,从而提高了截割部内部浮动密封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有压盖、伸缩保护筒,压盖与 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后端连接,压盖内孔开有螺旋沟槽,压盖内孔与伸缩保护筒外壁配 合形成螺旋迷宫密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盖与伸缩保护筒 之间留有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盖上的螺旋沟槽 为左旋或右旋的螺旋沟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盖上的螺旋沟槽 为单头或多头螺旋沟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掘进机用设备,具体为一种掘进机截割部的防尘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杂质通过截割头进入截割部,导致浮动密封损坏,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等问题。该结构设有压盖、伸缩保护筒,压盖与掘进机截割部的截割头后端连接,压盖内孔开有螺旋沟槽,压盖内孔与伸缩保护筒外壁配合形成螺旋迷宫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利用截割头旋转时,压盖内孔上螺旋沟槽旋转向截割头外排料和迷宫密封的功能,来阻挡外部粉尘的进入,从而阻挡截割头后端外部煤岩等杂质进入截割头内,此防尘替代了以往的老式的靠防尘圈等易损密封件的防尘密封结构,防止内部的浮动密封因为大量煤岩等杂质的进入而出现损坏而导致漏油。
文档编号E21C35/22GK201908659SQ20102067894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史成建, 朱培星, 胡森旭, 高志俭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