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74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
背景技术
采油领域中,常需要做一些长岩心驱替模拟实验,取得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当需要模拟较长距离驱替时,以往的岩心驱替装置驱替长度较短,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以满足采油领域中模拟较长距离驱替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与所述注入系统相连,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回压系统;测量系统,与所述模型系统相连,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控制系统,与所述测量系统相连,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容器包括活塞容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量单元包括压力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测量单元包括流量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模型管上设有垂向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所述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与模型内腔间设有隔离过滤装置。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模型系统包括多个模型管时,所述多个模型管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所述模型管的内壁为圆形模型,两端采用对接密封结构。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还包括孔和U形高压对接密封。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0形密封圈,用于置于模型管的密封端面上,在受力时,受力愈大,其密封效果愈佳。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均布过滤装置,对驱替流体进行均勻驱替并防止填砂流动堵塞系统,其中,所述均布过滤装置包括流体均布器和过滤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采用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回压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控制系统,用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利用组合的串联模型管来满足采油领域中模拟较长距离驱替的需要,并根据不同模拟工艺进行一个或多个组合使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对接密封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个模型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模型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驱替模拟实验,能够提供长距离驱替模拟,保证长距离驱替的要求。可适时采集压力、温度参数、流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11,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12,与所述注入系统11相连,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如图1中包括4个模型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回压系统(如图1中包括回压阀、手摇泵、回压容器);测量系统13,与所述模型系统12相连,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如图1中P为压力数据、T为温度数据,流量数据可通过恒压恒速泵获得);控制系统14,与所述测量系统13相连,用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容器包括活塞容器。[0032]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量单元包括压力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测量单元包括流量表。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模型管上设有垂向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所述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与模型内腔间设有隔离过滤装置。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对接密封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个模型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模型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当所述模型系统包括多个模型管时,所述多个模型管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所述模型管的内壁为圆形模型,两端采用对接密封结构。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还包括孔1(高压密封孔结构,如图2所示)和U形高压对接密封5 (如图2所示)。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0形密封圈3,用于置于模型管的密封端面上,在受力时,受力愈大,其密封效果愈佳。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均布过滤装置,对驱替流体进行均勻驱替并防止填砂流动堵塞系统,其中,所述均布过滤装置包括流体均布器2和过滤装置4。以下以舂砂模型固定为例进行描述1、参照附图2对模型进行对接密封以整体长岩心为例。2、对接安装好后,按附图4对模型固定,舂砂。3、舂砂时应及时压紧所舂砂部位,保证在模型内形成标准物质,装填好流体注入进出口端过滤装置后密封好。至此,各分体模型形成一体。4、将模型装入长模型固定支架上,固定好,测试孔位置垂直向上。5、装好各加热套和保温隔离套,并通过电脑软件对模型进行设定加热程序,可整体进行程序加热,也可分体各自加热。6、使用驱替动力源对模型进行注入渗透,根据标称值以及测得数据对流体渗透率进行计算,可由装置的渗透率计算软件自动得出。7、随着注入压力,温度、流量等条件的变化,系统自动将各测点的测量数值记录,并绘制相应变化曲线,便于找寻规律。8、分体测试计量方法与1-7相同,但测得数据和计量结果不同。本实用新型针对国内小直径填砂模型驱替的模拟,将填砂模型标样模拟成组合式串联长模型,可根据不同模拟工艺进行组合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采用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回压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控制系统,用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利用组合的串联模型管来满足采油领域中模拟较长距离驱替的需要,并根据不同模
5拟工艺进行一个或多个组合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与所述注入系统相连,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回压系统;测量系统,与所述模型系统相连,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控制系统,与所述测量系统相连,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容器包括活塞容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测量单元包括压力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单元包括温度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量单元包括流量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型管上设有垂向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所述压力测试口和/或温度测试口与模型内腔间设有隔离过滤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模型系统包括多个模型管时,所述多个模型管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所述模型管的内壁为圆形模型,两端采用对接密封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还包括孔(1)和U形高压对接密封(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0形密封圈,用于置于模型管的密封端面上,在受力时,受力愈大,其密封效果愈佳。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管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均布过滤装置,对驱替流体进行均勻驱替并防止填砂流动堵塞系统,其中,所述均布过滤装置包括流体均布器和过滤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所述长岩心模型驱替装置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其中注入系统,包括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管阀件,用于将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到模型内;模型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填砂模型管、回压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压力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流量计量单元,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量数据;控制系统,用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注入泵的流量,并利用采集处理软件,用于采集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并对上述压力、温度、流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利用组合的串联模型管来满足采油领域中模拟较长距离驱替的需要,并根据不同模拟工艺进行一个或多个组合使用。
文档编号E21B43/16GK202300351SQ20112030846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丁小, 傅海荣, 张宗雨, 王庆国, 王鑫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