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79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深掘式挖掘机的悬臂组结构,尤指一种能克服当风力吹袭及机动波动水面时,减低该挖掘机摇晃的共振影响,及避免在倾斜及水上作业时翻覆的危险,而具有较佳安全性的挖掘机悬臂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通过创造出的机械设备进行自然环境或人造设施的开发、整治,例如,属于生活环境的河川、水库及港口等,由于环境变迁因素或泥沙淤积等,会影响河川、水库及港口等的调节功能或使用寿命,必须适时加以整治。而此类工程通常利用挖掘机(或挖泥机)来进行,现有技术的作法是将陆上所使用的挖掘机(俗称怪手)作为深入水中、海里的泥沙挖掘操作;同时,利用远离挖掘机载体的一侧的悬臂,即最外侧的悬臂设为可伸缩,如此当该悬臂伸长时,即可加大纵向(垂直地表方向)的操作空间,让挖掘机可进行更具深度的作业,但因为需要增加挖掘深度而加长手臂,会造成该挖掘机的重心前移,所以就需要减少每次挖掘泥沙产能(挖斗容积),以避免重心太前面造成机台倾倒。由于从事涉及深入水中、海里此类工程的挖掘操作,其使用的挖掘机悬臂必需有较大纵向(垂直地表方向)的操作空间,遂有人加以改良,其是为垂直方式进行挖掘工作, 以使该挖掘机重心靠近本体,以改善需要增加挖掘深度时可直接将手臂加长,而产能可保持不变;再请参照图1A、图IB所示,其在一挖掘机载体90上设有一悬臂组,该悬臂组包括有相继枢接连结的一第一悬臂91、第二悬臂92及第三悬臂93,其中该第一悬臂91以致动器94连动该第二悬臂92,该第二悬臂92的前端部921是以轴杆922枢接于该第三悬臂93 的后端部931,而该第三悬臂93的前端设有一挖抓斗95。其操作将该第三悬臂93及挖抓斗95深入水中或海里以进行泥沙的挖掘清除。前述现有垂直式挖掘机虽可深入水中或海里进行泥沙挖掘、清除操作,但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该第一悬臂91、第二悬臂92及第三悬臂93是以相同其悬臂组延伸面A-A方向进行垂直向的枢接,即该第一悬臂91、第二悬臂92及第三悬臂93的摆动方向皆相同于该悬臂组的延伸面A-A方向,故当强大风力由垂直该延伸面A-A方向吹袭时,该挖掘机及整个悬臂组将直接承受风力,如无法适当化解,则会导致该挖掘机有倾斜、倾倒及摇晃的共振现象的顾虑(如图IB所示),此种现象当挖掘机通过浮水载体(如船体)而于水上或海上作业时最为堪虑,可能会发生瞬间风力吹袭或激烈水面波动而导致人员倾斜掉落或甚至挖掘机、浮水载体翻覆的危险,极需加以防治避免。另,相关现有挖掘机技术如专利第M338255号等,其结构设计同样凸显出前述的缺失问题,皆显非理想的设计。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此类挖掘机结构所述缺失问题,应为业界应努力解决、克服的进一课题。缘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以往从事深度挖掘的挖掘机在使用上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创作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风力疏导性及安全性的挖掘机悬臂结构,以确保工作安全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创作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其包括有一挖掘悬臂组,该挖掘悬臂组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悬臂,该悬臂前端设有一枢接座;一末端悬臂,该末端悬臂上端设有一上端枢接座;一转向接座,该转向接座一端枢接于该枢接座,该转向接座的另端枢接于该上端枢接座,该末端悬臂相对该转向接座的枢接悬摆方向与该转向接座相对该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相互为垂直。其中,该悬臂为一第二悬臂,该挖掘悬臂组包括有与该第二悬臂相枢接连结的第一悬臂,该第一悬臂枢接连结于挖掘机座。其中,该第一悬臂枢接有至少一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另端是连接设于该挖掘机座。其中,该第一悬臂枢接有至少一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是枢结于该第二悬臂。其中,该第一悬臂及该第二悬臂定义有一延伸面方向,第二悬臂相对该第一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延伸面方向。其中,该第二悬臂的该枢接座设有一用以枢接该转向接座的凹部。其中,该末端悬臂的该上端枢接座设有一用以枢接该转向接座的凹部。其中,该转向接座相对该第二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延伸面方向。其中,该末端悬臂相对该转向接座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垂直于该延伸面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具有适当疏导、化解风力吹袭,减低挖掘机摇晃的共振影响,避免挖掘机的倾斜及水上作业翻覆的危险,进而积极确保工地作业的安全性。

图IA是现有挖掘机的悬臂结构示意图。图IB是现有挖掘机的操作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操作示意图。图号对照说明载体装置 10,挖掘机座 11,第一悬臂 20,后臂21,前臂22,第一致动器 23,第二致动器 24,第二悬臂 30,后端连接部 31,枢接座32,轴杆33,转向接座 34,第三悬臂 40,上端枢接座41,挖抓斗42,第三致动器43 ;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兹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包括有一载体装置10,该载体装置10可为各种形式的运输设备,如履带型、船体型等,该载体装置10包括有一挖掘机座11,该挖掘机座11用以设置一挖掘悬臂组,并进行该挖掘悬臂组的各种操作、 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在该挖掘悬臂组的设计,其相对组合连接的载体装置10并未加以限制。该挖掘悬臂组包括有一第一悬臂20、第二悬臂30及第三悬臂40,该第一悬臂20 可呈一曲臂(或其它形式的臂体),其包括有一后臂21及前臂22,该后臂21枢接连结于该挖掘机座11上,该后臂21前端两侧各枢接有一第一致动器23,该第一致动器23另端连接设于该挖掘机座11,该前臂22设有两第二致动器M ;该第二悬臂30是以一轴杆33与该第一悬臂20(前臂22)相枢结,其中,该第二悬臂30相对该第一悬臂20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第一悬臂20及第二悬臂30的延伸面A-A方向,此方向是定义为Y轴方向,即该轴杆33 是以垂直该延伸面A-A方向(Y轴方向)的X轴方向插入连接,该第二悬臂30后端设有一后端连接部31,该后端连接部31枢接于该第二致动器对,该第二悬臂30前端设有一具凹部的枢接座32,一转向接座34设于该枢接座32的凹部内,该转向接座34 —端与该枢接座 32相枢接,其中,该转向接座34相对该第二悬臂30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延伸面A-A方向(Y轴方向);第三悬臂40为一末端悬臂,其是作为水面、海面纵深方向的操作,该第三悬臂40上端设有一具凹部的上端枢接座41,该转向接座34设于该末端枢接座41的凹部内, 该转向接座34相对该枢接座32的另端与该上端枢接座41相枢接,其中,该第三悬臂40相对该转向接座;34的枢接悬摆方向为垂直于该延伸面A-A方向(Y轴方向)的X轴方向,即该第三悬臂40的枢接悬摆方向(X轴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悬臂30的枢接悬摆方向(Y轴方向),另该第三悬臂40的下端设有一挖抓斗42,该挖抓斗42两侧各设有一第三致动器43, 该第三致动器43的另端连接于该第三悬臂40。前述该第一致动器23、第二致动器M及第三致动器43为油压或气压的伸缩杆装置,用以对该挖掘悬臂组产生推顶及拉引的操作。请参阅图4,当该载体装置10置于陆上、水上或海面作业时,由于该第二悬臂30与第三悬臂40是呈不同枢接悬摆方向的设置,故当遇风力朝X轴方向吹袭,即朝垂直延伸面 A-A方向(Y轴方向)吹袭时,通过该第三悬臂40相同风力方向的枢接悬摆可疏导、化解部分风力,减低摇晃的共振影响,而避免整个挖掘悬臂组皆直接抵制风力而增加倾斜甚至造成倾倒、翻覆的危险。又如图4所示,当该载体装置10置于一倾斜面L操作时,若遇W方向的强力风袭,则现有的挖掘机则更加危险,极易倾倒、翻覆,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则可积极避开此一危险性。本实用新型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通过前述构成,利用第三悬臂40, 不同枢接悬摆方向的设置,使能具有适当疏导、化解风力吹袭,减低摇晃的共振影响,避免挖掘机的倾斜及水上作业翻覆的危险,进而积极确保工地作业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创作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挖掘悬臂组,该挖掘悬臂组设于一挖掘机座上,该挖掘悬臂组包括有至少一悬臂,该悬臂前端设有一枢接座;一末端悬臂,该末端悬臂上端设有一上端枢接座;一转向接座,该转向接座一端枢接于该枢接座,该转向接座的另端枢接于该上端枢接座,该末端悬臂相对该转向接座的枢接悬摆方向与该转向接座相对该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相互为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悬臂为一第二悬臂,该挖掘悬臂组包括有与该第二悬臂相枢接连结的第一悬臂,该第一悬臂枢接连结于挖掘机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枢接有至少一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另端连接设于该挖掘机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枢接有至少一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枢结于该第二悬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及该第二悬臂定义有一延伸面方向,第二悬臂相对该第一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延伸面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悬臂的该枢接座设有一用以枢接该转向接座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末端悬臂的该上端枢接座设有一用以枢接该转向接座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接座相对该第二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同于该延伸面方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末端悬臂相对该转向接座的枢接悬摆方向是垂直于该延伸面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掘式挖掘机的多方向悬臂组结构,其包括有一挖掘悬臂组,该挖掘悬臂组进一步包括有至少一悬臂,该悬臂前端设有一枢接座;一末端悬臂,该末端悬臂上端设有一上端枢接座;一转向接座,该转向接座一端枢接于该枢接座,该转向接座的另端枢接于该上端枢接座,该末端悬臂相对该转向接座的枢接悬摆方向与该转向接座相对该悬臂的枢接悬摆方向相互为垂直;如此,能达到适当疏导、化解风力吹袭的功效,及避免挖掘机在倾斜及水上作业时翻覆的危险,进而积极确保工地作业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2F3/38GK202284300SQ20112041301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李坤宗 申请人:恒升海事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