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采油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324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井采油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采油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油井采油管柱。
技术背景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有的油田地下构造复杂,属于多种油藏类型和多构造、多层系、多原油性质的复式油气区,地下含沙量大,开采出来的原油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导致采油管柱磨损严重,易堵塞,减少了管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井采油管柱,不易堵塞,提闻了其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沉砂管、泵筒、柱塞、上出油阀、下出油阀、进油阀、双通接头和扶正器,沉砂管内部通过扶正器固定泵筒,泵筒内部设有柱塞,柱塞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泵筒的下部连接双通接头,泵筒与双通接头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所述的沉砂管的上部设有上接箍,泵筒的上部通过拉杆设置挡砂环,沉砂管的底部连接中心沉砂管。上述的上接箍内侧设有凸挡。上述的挡砂环为圆台形状,挡砂环的上、下底面直径一端大于泵筒直径,另一端小
于泵筒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防砂卡、防砂埋、耐磨、防腐蚀及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和泵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提高了油井生产效率。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沉砂管I、泵筒2、柱塞3、上接箍4、挡砂环5、凸挡6、上出油阀7、下出油阀8、进油阀9、双通接头10、中心沉砂管11、扶正器12、拉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沉砂管I、泵筒2、柱塞3、上接箍4、挡砂环5、凸挡6、上出油阀7、下出油阀8、进油阀9、双通接头10、中心沉砂管11、扶正器12和拉杆13,沉砂管I内部通过扶正器12固定泵筒2,泵筒2内部设有柱塞3,柱塞3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出油阀7和下出油阀8,泵筒2的下部连接双通接头10,泵筒2与双通接头10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9,所述的沉砂管I的上部设有上接箍4,泵筒2的上部通过拉杆13设置挡砂环5,沉砂管I的底部连接中心沉砂管11。其中,上接箍4内侧设有凸挡6 ;所述的挡砂环5为圆台形状,挡砂环5的上、下底面直径一端大于泵筒2直径,另一端小于泵筒2直径。使用时,在上冲程时,拉杆带动挡砂环和柱塞向上运动,挡砂环被凸挡挡住不能继续上行,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关闭,井内液体经双通接头顶开进油阀进入泵筒下部,井液同时被排出地面;下行程时,拉杆带动挡砂环和柱塞向下运动,挡砂环座封于泵筒口部,将管柱与泵筒内腔的通道关闭,使井液中砂粒和杂质不能进入泵筒内,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开启,进油阀关闭,泵筒下 部液体经过柱塞到达油管内,完成一个抽汲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油井采油管柱,包括沉砂管(I)、泵筒(2)、柱塞(3)、上出油阀(7)、下出油阀(8)、进油阀(9)、双通接头(10)和扶正器(12),沉砂管(I)内部通过扶正器(12)固定泵筒(2),泵筒(2)内部设有柱塞(3),柱塞(3)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出油阀(7)和下出油阀(8),泵筒(2)的下部连接双通接头(10),泵筒(2)与双通接头(10)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9),其特征是所述的沉砂管(I)的上部设有上接箍(4),泵筒(2)的上部通过拉杆(13)设置挡砂环(5),沉砂管(I)的底部连接中心沉砂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接箍(4)内侧设有凸挡(6)。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是所述的挡砂环(5)为圆台形状,挡砂环(5)的上、下底面直径一端大于泵筒(2)直径,另一端小于泵筒(2)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采油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油井采油管柱,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沉砂管、泵筒、柱塞、上出油阀、下出油阀、进油阀、双通接头和扶正器,沉砂管内部通过扶正器固定泵筒,泵筒内部设有柱塞,柱塞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泵筒的下部连接双通接头,泵筒与双通接头的连接处设有进油阀,所述的沉砂管的上部设有上接箍,泵筒的上部通过拉杆设置挡砂环,沉砂管的底部连接中心沉砂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防砂卡、防砂埋、耐磨、防腐蚀及延长油井生产周期和泵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提高了油井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2431258SQ20122001767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兰丽丽, 吕梅, 姜晓军, 王建兴, 马志强 申请人:吕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