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525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生舱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舱内管路设置,特别是一种救生舱管路系统,可配置于各类救生舱内。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矿难等灾变的救生舱内部通常分别设置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温度调节系统,用于保证避险人员在救生舱内呼吸安全、温度适宜。例如CN102 287229中提出的“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就分别采用了上述三个系统,其中救生舱的空气循环系统采用人工风扇实现空气的舱内循环;救生舱的空气净化系统采用现有的成熟的净化设备;救生舱的温度调节系统同时采用现有的空调机和主舱内壁的水循环系统两种方式,保证舱内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但由于现实中救生舱内空间较小,在保证避险人员活动范围的情况下,安装各系统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该矿用可移动救生舱分别设置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温度调节系统不利于舱内空间的节省,同时制造安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舱内空气循环管路、有害气体处理管路、降温管路合为一体的救生舱管路系统,节约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舱内空间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救生舱管路系统,包括降温管路及动力源,所述降温管路设置于蓄冰箱内,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动力源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害气体反应床,所述动力源的出风口连接有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所述的降温管路连入所述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中,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的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人员活动空间。所述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的出风口段另设有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蓄冰箱侧的狭长空间。所述降温管路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空气循环管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动力源为调速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空气循环管路、有害气体处理管路和降温管路同为一体,三效合一,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了舱内空间的利用率,加大了避险人员活动空间,使整个系统简洁明了,方便操作,使避险人员在心理上有舒适感,便于稳定避险人员的情绪。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_救生舱、2-有害气体反应床、3-调速风机、4-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5-降温管路、6-蓄冰箱、7-控制阀I、8_分支管路、9-控制阀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救生舱管路系统,包括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4、降温管路5及动力源3。其中动力源为调速风机3,可采用DC-24V、60W直流调速风机。调速风机3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害气体反应床2,调速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4。有害气体反应床2内装有将空气中有害气体消除的反应试剂。降温管路5设置于蓄冰箱6内且连入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4中,为了减少压损,保证舱内空气有效的通过,降温管路5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4的横截面面积。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4的出风口指向救生舱I内人员活动空 间。考虑到蓄冰箱6侧有狭长空间,有害气体不能有效的被处理,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4的出风口段另设有分支管路8,分支管路8出风口指向蓄冰箱6侧的狭长空间,使气体能够充分有效的流动。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4出风口段与分支管路8均设置在救生舱I内顶部,并且在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4出风口段与分支管路8上分别配置控制阀II 9和控制阀I 7,以此实现舱内合理的空气循环,满足舱内人员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需要。有害气体在舱内的检测含量达标时,关闭分支管路8出风口,则经过降温管路5的凉爽空气就会通过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4充分的输送给救生舱内避险人员,缓解身心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救生舱管路系统,包括降温管路及动力源,所述降温管路设置于蓄冰箱内,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源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害气体反应床,所述动力源的出风口连接有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所述的降温管路连入所述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中,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的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人员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救生舱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的出风口段另设有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蓄冰箱侧的狭长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救生舱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降温管路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空气循环管路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救生舱管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源为调速风机。
专利摘要一种救生舱管路系统,包括降温管路及动力源,降温管路设置于蓄冰箱内,其特征是动力源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害气体反应床,动力源的出风口连接有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降温管路连入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中,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处理管路的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人员活动空间。空气循环与有害气体管路的出风口段另设有分支管路,分支管路出风口指向救生舱内蓄冰箱侧的狭长空间。其将舱内空气循环管路、有害气体处理管路、降温管路合为一体,节约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舱内空间的利用率。可配置于各类救生舱内。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2467918SQ20122010433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董作财 申请人:锦州仁爱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