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272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有杆泵采油工艺领域抽油机井用扶正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多年来,为解决油田抽油机井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抽油杆扶正器,如滚轮式、柱状扶正器、旋转式扶正器、螺旋扶正器、插接式扶正器、可换式扶正器、叶片式抽油杆扶正器、防偏磨抽油杆等。这些工具均使偏磨问题得到部分解决。解决偏磨问题的实质就是在油管内部有限的空间内,在保证液流通道畅通的情况下,油管和抽油杆之间用增强尼龙等材料进行隔离。隔离材料的可供磨损的体积越大则隔离时间越长,防偏磨效果越好。反之,则时间短、效果差。前述这些工具全部都采用外齿形结构,受截面积的限制,要想增加可供磨损的体积只能增加扶正体的长度。但扶正体太长则无法通过·油井狗腿度(全角变化率)大的井段。因此,目前的扶正工具不能满足防偏磨的需要。中国专利ZL200910123325公开了申请人发明的“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该外环的环壁上设有{消除或减弱扶正体在流体中上下运动时所产生的运动阻力(压差)适合流体展读比较大的油井使用的泄流孔,这种结构不适用于扶正器在粘度小的流体中或者液相中混入固相颗粒的流体中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不适用于扶正器在粘度小的流体中或者在液相中混入固相颗粒的流体中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外环的环壁没有泄流孔的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体,所述的扶正体为环状结构,包含内环、外环和筋板,内环长于外环紧贴抽油杆固接在抽油杆上,夕卜环套在内环外,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支撑筋板,该筋板一端与内环的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环的内壁固接,外环为圆环结构,其上下两端是喇叭口形状的端面,所述外环是由完整的板体围成的筒体结构。所述的外环厚2-6 mm。所述的外环分为外环内壁和外环外壁,外环内壁比外环外壁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由于该外环的环壁上没有泄流孔,这种结构适用于扶正器在粘度小的流体中或者在液相中混入固相颗粒的流体中使用。其制作方法简单,自身强力高,工作时不增加阻力,使用寿命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0010]图中,抽油杆I,内环2,筋板3,外环4,外环外壁5,外环内壁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扶正器的扶正体套装在抽油杆体的外部。具体结构见图I、图2,扶正器的扶正体为环状结构,分为内环2和外环4,内环2厚1-3 IM长于外环4紧贴抽油杆I套装在抽油杆I外,热熔连接在抽油杆I上。外环4是由完整的板体围成的筒体结构,厚2-6 mm,套装在内环2外。外环4分为外环内壁6和外环外壁5,外环外壁5是光滑的表面,没有泄流孔。外环4的外环外壁5比外环内壁6长,本实施例的外环外壁5长16. 5 Cm,外环内壁6长13. 5 Cm,这种结构使得外环4上、下两端形成喇叭口形状的端面。在外环4与内环2之间热熔连接2-4条2-5 mm厚的支撑筋板3,各筋板3 —端与内环2的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环4的外环内壁6固接。由于内环2长于外环4,所以位于内环2与外环4上、下两端面的筋板3暴露,其露出部分为楔形面。筋板3的作用是①导流的需要。②支撑外环4、减少破碎。③增加扶正体与抽油杆I的锁紧长度,从而增加扶正体的锁紧力。喇叭口的作用是扶正体上、下运动时,①减少扶正体上下端面“液击”震动、紊流造成的运动阻力,②收拢液体中的固相成分从外环4内通过,减少或消除其对扶正环壁的磨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粘度比较小的流体或在粘度比较小同时液相中混入固相颗粒的流体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体,所述的扶正体为环状结构,包含内环、外环和筋板,内环长于外环紧贴抽油杆固接在抽油杆上,外环套在内环外,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支撑筋板,该筋板一端与内环的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环的内壁固接,外环为圆环结构,其上下两端是喇叭口形状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是由完整的板体围成的筒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厚2-6mm 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外环分为外环内壁和外环外壁,外环内壁比外环外壁长。
专利摘要一种抽油机井扶正器,特别是一种圆环式抽油杆扶正器。其扶正体为环状结构,包含内环、外环和筋板,内环长于外环紧贴抽油杆固接在抽油杆上,外环套在内环外,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支撑筋板,该筋板一端与内环的表面固接,另一端与外环的内壁固接,外环为圆环结构,其上下两端是喇叭口形状的端面,所述外环是由完整的板体围成的筒体结构。由于该外环的环壁上没有泄流孔,这种结构适用于扶正器在粘度小的流体中或者在液相中混入固相颗粒的流体中使用。其制作方法简单,自身强力高,工作时不增加阻力,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E21B17/10GK202731777SQ20122044527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陈建军 申请人:陈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