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9681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油田油井修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引鞋、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与引鞋之间的外筒和连接筒、以及与所述外筒内接的卡瓦,所述外筒内壁直径方向上的定位键设在卡瓦槽内,所述上接头与外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筒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筒与引鞋的连接处设有开口铣环。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施工简便、密封易于控制、有效提高补接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具有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更换井下损坏套管时,连接新旧套管,使之保持内通径不变,并起密封作用,同时利用循环通道,实行注灰、固井。
【专利说明】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油井修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多种原因造成井下套管损坏,如化学腐蚀、地层挤压或机械磨损等,为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套管损坏井的修复是极其必要的。常规传统套管补接器的密封难以控制,施工繁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工简便、密封易于控制、有效提高补接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的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引鞋、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与引鞋之间的外筒和连接筒、以及与所述外筒内接的卡瓦,所述外筒内壁直径方向上的定位键设在卡瓦槽内,所述上接头与外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筒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筒与引鞋的连接处设有开口铣环。
[0005]进一步地,所述卡瓦的外侧壁上设有注灰通道。
[000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弓丨鞋、依次设于上接头与引鞋之间的外筒和连接筒、以及与外筒内接的卡瓦;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施工简便、密封易于控制、有效提高补接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具有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更换井下损坏套管时,连接新旧套管,使之保持内通径不变,并起密封作用,同时利用循环通道,实行注灰、固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图2所示,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1、引鞋9、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1与引鞋9之间的外筒3和连接筒7、以及与所述外筒3内接的卡瓦4,其中,卡瓦与外筒用内外锥度配合,所述外筒3内壁直径方向上的定位键5设在卡瓦4槽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限定卡瓦只能轴向运动,所述上接头1与外筒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外筒3与连接筒7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6,所述连接筒7与引鞋9的连接处设有开口铣环8,采用密封圈可提高密封性能。其中,所述卡瓦4的外侧壁上设有注灰通道。本实施例中,弓丨鞋下端有与直径为193mm套管10接箍11相连接的螺纹,施工作业时,补接器连接固井所用长为10?30、外径为193mm的套管下放到一定深度后,井下套管进入引鞋,铣环去除顶端毛刺,到达卡瓦下端,由于卡瓦设计内径小于套管外径,卡瓦与套管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导致卡瓦沿外筒的内锥上行,实现卡瓦张开;工具下放到预定位置后,上提外筒,卡瓦抓牢套管,通过卡瓦外的水泥通道注灰固井。
[001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引鞋(9)、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1)与引鞋(9)之间的外筒(3)和连接筒(7)、以及与所述外筒(3)内接的卡瓦(4),所述外筒(3)内壁直径方向上的定位键(5)设在卡瓦(4)槽内,所述上接头(1)与外筒(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外筒(3)与连接筒(7)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6),所述连接筒(7)与引鞋(9)的连接处设有开口铣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4)的外侧壁上设有注灰通道。
【文档编号】E21B29/10GK103628836SQ20131054667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傅卜冬, 吴月琴, 王惠 申请人: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