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及其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981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及其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及其上料机。
背景技术
交通隧道、地下工程、水电工程、煤矿巷道、建筑基坑、道路护坡等工程的锚喷支护施工主要采用混凝土喷浆机施工作业,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喷浆机大多采用人工上料,即由运输车将物料运至喷浆面附近的地面上,然后由人工用铁锹将混凝土物料送至喷浆机的料斗内,通过喷浆机将物料喷至工作面上。这种施工方式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多,施工者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喷浆机周围施工,喷浆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 资源紧缺,人工上料的施工方式组织生产愈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料机,用以解决现有混凝土喷浆机采用人工上料造成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上料机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机,包括前端用于安装喷浆机的机架以及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上料斗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滑道,滑道的一端部具有在上料斗平置时用于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另一端部具有在该端部下翻时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重合,所述接料口位于两个滑道的重合位置处。所述两个卸料口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各自开闭的卸料挡板。所述滑道为由接料口到卸料口逐渐缩小的喇叭状,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还固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用于提高运输车卸料高度的卸料支撑台。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前端的喷浆机,机架上还设有给喷浆机上料的上料机,上料机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以及用于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上料斗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滑道,滑道的一端部具有在上料斗平置时用于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另一端部具有在该端部下翻时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所述喷浆机的数量为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左右对称布置的、分别与两个喷浆机对应的两个,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重合,所述接料口位于两个滑道的重合位置处。所述两个卸料口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各自开闭的卸料挡板。所述滑道为由接料口到卸料口逐渐缩小的喇叭状,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还固设有振动电机。所述喷浆机料斗的侧壁上设有料斗门。采用上述结构的上料机,由于上料机的上料斗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翻转,而且上料斗还具有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以及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在上料斗平置状态时通过接料口接收物料,在倾斜状态时利用滑道和卸料口将物料送至喷浆机料斗内,便可以实现喷浆机的自动上料。该上料机以及使用该上料机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不仅使施工人员的数量大量减少,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同时喷浆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进一步的,喷浆机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一个上料机同时为两个喷浆机上料,在实现自动上料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喷浆施工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的卸料状态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上料斗翻转初期的状态图;图5为喷浆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I的前端固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喷浆机4,喷浆机4为现有设备,具有开口朝上的喷浆机料斗41,机架I上还安装有上料机,上料机用以实现两个喷浆机4的自动上料。上料机包括铰接在机架I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3,上料斗3与机架I之间设有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油缸2,油缸2的缸体铰接在机架I上、活塞杆末端铰接在上料斗3的底部。上料斗具有上料内腔,上料内腔内固设有隔板9,如图4所示,隔板9与两个喷浆机4的对称中心面重合,且隔板9的远离喷浆机4的一端位于上料内腔的中心位置处,隔板9将上料内腔的靠近喷浆机4的部分分割成左右对称布置的滑道;上料斗3的远离喷浆机4 一端的上部开设有与上料内腔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为接料口 6,上料斗3的靠近喷浆机4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滑道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为上料斗3的卸料口,两个卸料口分别与两个喷浆机料斗41的上端开口对应。在上料斗3处于如图1所示的平置状态,接料口 6便可以接收运输车卸下的混凝土物料,而且在该状态时,滑道底面前高后低;在上料斗3处于如图2所示的倾斜状态,两个卸料口分别伸入两个喷浆机料斗41内,便可以卸料。作为进一步优化,在两个卸料口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卸料挡板5,当一台喷浆机损坏或仅需一台喷浆机工作时,可用卸料挡板5挡住卸料口,卸料挡板5的作用为实现卸料口的通断。另 外,为了保证上料斗3内的混凝土物料能够顺利进入到喷浆机内,在上料斗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8,而且滑道为由接料口到卸料后逐渐缩小的喇叭状;为了保证运输车能够将混凝土物料方便的倒入上料斗内,机架I的后端安装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卸料支撑台7,卸料支撑台7能够提高运输车的卸料高度。作为进一步优化,在喷浆机料斗41的侧壁上开设有清料口,清料口处通过合页铰接有料斗门42,由于喷浆机料斗41内安装有筛网,当不能通过筛网的物料太多或因机器故障出现物料堆积时,可拔下料斗门上的插销,将料斗门42打开,从而清除堆积的物料。上述实施例具体使用时,运输车上至卸料支撑台7上,将混凝土物料由接料口 6直接倾倒至上料斗3内,控制油缸2工作,使得上料斗3的具有卸料口的一端下翻,同时两个卸料口分别伸入到两个喷浆机料斗41内,这样上料斗3内的物料在振动电机8的作用下,通过滑道分别进入到两个喷浆机料斗内,接着通过喷浆机再将物料喷至工作面上。上述实施例中,喷浆机、滑道以及卸料口的数量均为两个,而滑道的数量以及卸料口的数量是由喷浆机的数量决定的,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喷浆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这样滑道、卸料口的数量为一个,同时也不需要设置隔板。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隔板的远离喷浆机的一端靠近上料内腔的中心位置,可以认为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隔板也可以将上料内腔完全分割成两个滑道,这样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也被隔开。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上料机的结构一致,其内容在此 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用于安装喷浆机的机架以及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上料斗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滑道,滑道的一端部具有在上料斗平置时用于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另一端部具有在该端部下翻时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重合,所述接料口位于两个滑道的重合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卸料口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各自开闭的卸料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由接料口到卸料口逐渐缩小的喇叭状,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还固设有振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用于提高运输车卸料高度的卸料支撑台。
6.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前端的喷浆机,机架上还设有给喷浆机上料的上料机,上料机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以及用于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上料斗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滑道,滑道的一端部具有在上料斗平置时用于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另一端部具有在该端部下翻时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机的数量为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滑道的数量为左右对称布置的、分别与两个喷浆机对应的两个,两个滑道的远离卸料口的一端重合,所述接料口位于两个滑道的重合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卸料口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各自开闭的卸料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由接料口到卸料口逐渐缩小的喇叭状,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还固设有振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机料斗的侧壁上设有料斗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及其上料机,上料机包括前端用于安装喷浆机的机架以及铰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斗,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上料斗上下翻转的驱动装置;上料斗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滑道,滑道的一端部具有在上料斗平置时用于接收运输车卸下的物料的接料口、另一端部具有在该端部下翻时伸入喷浆机料斗内的卸料口。该上料机以及使用该上料机的混凝土上料喷浆机组不仅使施工人员的数量大量减少,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同时喷浆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E02D15/00GK203113337SQ2013200482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禹保旺, 王军岭, 李刚, 王玉华, 毛五兴 申请人:河南知信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