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连接结构及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334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桩连接结构及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对该内箍件进行紧箍的外套箍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内箍件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形成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本发明桩连接结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粧连接结构及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连接结构及桩。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面上的桩连接结构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起来。这种将上端板和下端板焊接连接的方式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差,同时因为裸露在外,焊接处容易被腐蚀。再者,焊接连接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同时需要施工工人的高劳动强度工作,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桩连接结构和桩。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对该内箍件进行紧箍的外套箍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内箍件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形成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在内箍件内侧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形成的卡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在内箍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对其紧箍的外套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卡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箍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内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外套箍和内箍件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所述外套箍并列设置与所述内箍件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孔错位设置。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套箍分层并列设置在内箍件的外表面上,增强抗剪切能力,提高安全系数。同时设置在第一个外套箍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个外套箍上的第一连接孔错位设置,增强整体强度。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套箍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外套箍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上第二卡槽内,使得内箍件表面没有明显突起,安装时容易定位,同时增强整体强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相邻的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内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内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箍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分段,相邻的外套箍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套箍分段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外套箍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套箍分段,外套箍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而且外套箍分段覆盖第一连接口,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外套箍设置有与该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相邻的内箍件分段在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和外套箍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0013]本技术方案还提供给了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对该内箍件进行紧箍的外套箍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内箍件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形成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在内箍件内侧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形成的卡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在内箍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对其紧箍的外套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卡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同时,内箍件和外套箍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粧和混凝土实心方粧等。
[0015]下面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在内箍件内侧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形成的卡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在内箍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对其紧箍的外套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卡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发明实施所述具有两个外套箍的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0020]图4为本发明实施所述具有两个外套箍的桩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发明实施所述具有三个外套箍的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0022]图6为本发明实施所述具有三个外套箍的桩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
[00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箍件和外套箍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为本发明实施所述具有限位销的内箍件和具有限位销孔的外套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说明:
[0032]10、第一个桩柱,20、第一端板,210、第一坡口,30、第二个桩柱,40、第二端板,410、第二坡口,50、内箍件,510、第一^^槽,520、第二卡槽,530、内箍件分段,540、开口,550、限位销,60、外套箍,610、外套箍分段,620、限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请参照图1至2。桩连接结构设置在相邻的桩柱之间,将多段桩柱首尾相接形成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桩。桩连接结构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50外表面对该内箍件50进行紧箍的外套箍60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40。第一端板20与第一个桩柱10为一体成型,第二端板40与第二个桩柱30也为一体成型的,内箍件50、外套件、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0035]内箍件50的内侧开设有第--^槽51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端面相接,其
两者相互重叠形成卡件,卡件卡设于所述第--^槽510内,第--^槽510对第一端板20和
第二端板40进行连接紧固。所述外套箍6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内箍件5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将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进行紧箍。当然,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为嵌套配合,其两者为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这时其两者上都没设置有孔。
[0036]在本实施例中,只设置有一个外套箍60,外套箍60管包裹在内箍件50的外表面上对内箍件50进行紧固。在另一实施例中,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60,所述外套箍60并列设置与所述内箍件5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孔错位设置。所述内箍件5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槽520,所述外套箍60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520内,请参考图5至图
6。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外套箍60和两个第二卡槽520,两个第二卡槽520分别设置在内箍件50外表面的上边沿和下边缘,外套箍60嵌入第二卡槽520内对内箍件50进行紧固,请参考图3至图4。[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50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530,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30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外套箍60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分段610,相邻的外套箍分段610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套箍分段610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都可为一体式设计或分段式设计。当外套箍60为整体式设计时,外套箍60上可设置开口 540,如这时内箍件50采取分段式设计时,内箍件分段530之间的第一连接口需与外套箍60上的开口 540错开。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均可采用等份分段或不等份分段。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开口 540都可以采取焊接连接,以增加安全系数。
[0038]请参详附图14。内箍件分段530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550,外套箍60设置有与该限位销550相配合的限位销孔620,限位销550穿过限位销孔620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30进行紧固。内箍件50、夕卜套箍6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附图7至9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圆柱桩时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的几种设置形式。附图10至12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方桩时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的几种设置形式。
[0039]进一步地,请参详图13。以第一端板20与第二端板40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2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 210,所述第二端板4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 410,所述第一坡口 210、第二坡口 410焊接连接。
[0040]在安装时,先将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端面相接,将第一坡口 210、第二坡口410焊接使得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连接紧固。再将内箍件分段530的第一卡槽510卡合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形成的卡件,使得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相互连接紧固。安装外套箍60,将内箍件分段530的限位销插进外套箍60的限位销孔620中,再将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将内箍件50和外套箍60相互紧固。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或原理进行说明。
[0042]1、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通过在内箍件50内侧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所形成的卡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在内箍件5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对其紧箍的外套箍60,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50将由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卡槽510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43]2、外套箍60和内箍件50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0044]3、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6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套箍60分层并列设置在内箍件50的外表面上,增强抗剪切能力,提高安全系数。同时设置在第一个外套箍60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个外套箍60上的第一连接孔错位设置,增强整体强度。
[0045]4、外套箍60设置在内箍件50外表面上第二卡槽520内,使得内箍件50表面没有明显突起,安装时容易定位,同时增强整体强度。
[0046]5、内箍件5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530,内箍件5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0047]6、外套箍6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套箍分段610,外套箍分段610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而且外套箍分段610覆盖第一连接口,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0048]7、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30在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550穿过限位销孔620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30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0049]8、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50和外套箍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0050]9、同时,内箍件50和外套箍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对该内箍件进行紧箍的外套箍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内箍件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形成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箍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内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所述外套箍并列设置与所述内箍件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孔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套箍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相邻的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箍包括至少两个外套箍分段,相邻的外套箍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套箍分段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外套箍设置有与该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
9.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内箍件、设置在内箍件外表面对该内箍件进行紧箍的外套箍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所述内箍件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形成卡件,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E02D5/24GK103774642SQ20141001726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钟智谦, 钟肇鸿 申请人:钟智谦, 钟肇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