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7922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包括:预应力管桩(1),所述预应力管桩(1)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2);铺设于所述预应力管桩(1)顶部的碎石褥垫层(3)。本发明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提高了预应力管桩的整体强度并且避免了地下水沿预应力管桩的管身下渗而导致软化桩端地基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抗变形能力;提高了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提高预应力管桩的抗弯及抗剪能力,提高了预应力管桩在地基中的稳定性,提高抗震性。综上,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及预应力管桩的抗震性能,施工简便,适应性广(特别是在8度抗震设防地区),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全长灌芯预应力管粧复合地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预应力管桩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进而确保工程安全。而高强预应力管桩因其抗压承载力大和耐打性,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中的桩基础和刚性桩复合地基。
[0003]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由于预应力管桩的抗弯、抗剪强度(接桩位置)不高,并且,由于预应力管桩中间具有桩孔,极易使地下水沿预应力管桩的管身下渗,软化桩端地基,使其承载能力及抗变形能力得不到充分甚至降低;以及,预应力管桩独立应用于地基中,其抗震性能不高,特别是在8度抗震设防地区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0004]因此,如何提高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及预应力管桩的抗震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包括:
[0007]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铺设于桩顶的碎石褥垫层;
[0008]优选地,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中,所述碎石褥垫层设置于所述预应力管桩顶端顶部。
[0009]优选地,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中,所述桩芯为素混凝土桩芯。
[0010]优选地,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中,所述预应力管桩的长度与所述桩芯的长度相同。
[0011]优选地,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中,多个所述预应力管桩呈矩阵排列。
[0012]优选地,上述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中,所述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cm?30cmo
[0013]本发明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通过在预应力管桩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提高了预应力管桩的整体强度并且避免了地下水沿预应力管桩的管身下渗而导致软化桩端地基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抗变形能力;且通过桩孔灌芯提高了预应力管桩的抗弯及抗剪强度,有效增强了预应力管桩的抗震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及抗震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俯视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预应力管桩一 1,桩芯一 2,碎石褥垫层一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及抗震性能。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俯视示意图。
[00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包括:预应力管桩1,预应力管桩I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2 ;铺设于预应力管桩I顶部的碎石褥垫层3。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通过在预应力管桩I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2,提高了预应力管桩I的整体强度并且避免了地下水沿预应力管桩I的管身下渗而导致软化桩端地基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本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机具就位,按设计要求打入高强的预应力管桩1,然后再向预应力管桩I的桩孔内灌注桩芯2,在桩芯2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最后在预应力管桩I的顶部铺设碎石褥垫层3,使预应力管桩I的和碎石褥垫层3共同形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
[0024]优选地,桩芯2为素混凝土桩芯。
[0025]进一步地,预应力管桩I的长度与桩芯2的长度相同,即,桩芯2灌注于预应力管桩I的整个桩身,使其形成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有效提高了预应力管桩I的整体强度。
[0026]如图2所示,多个预应力管桩I呈矩阵排列。通过将预应力管桩I矩阵排列,使其均匀分布于地基内。
[0027]其中,纵横方向各相邻两个灌芯预应力管桩的桩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
[0028]优选地,碎石褥垫层3的厚度为20cm?30cm,有利于协调上部荷载,最大限度实现桩土共同作用。
[002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应力管桩(I),所述预应力管桩(I)的桩孔内灌注有桩芯(2); 铺设于所述预应力管桩(I)顶部的碎石褥垫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褥垫层(3)设置于所述预应力管桩(I)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芯(2)为素混凝土桩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管桩(I)的长度与所述桩芯(2)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预应力管桩(I)呈矩阵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全长灌芯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褥垫层(3)的厚度为20cm?30cm。
【文档编号】E02D5/58GK104196004SQ20141041917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曾德清, 刘兴国, 陈海东, 苟波, 刘永红, 邓夷明, 康景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