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038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中的一种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技术方案: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底部连接注水管线,顶部连接水表管线,其特征是:外筒体内套设内筒体且顶部密封,内筒体底部延伸出外筒体并设置丝堵,内筒体壁上设置入水孔,内筒体内套设小筒体,小筒体底部密封,顶部通过单流阀连接水表管线,小筒体壁上设置二次水孔。所述的小筒体壁上设置的二次水孔径为由外到内逐步扩大。有益效果:该过滤器采用重力沉降对杂质进行分离,并通过内外筒压差变化,使进入水表的压力降低,起到缓冲作用;在小筒体上装有单流阀,避免了停泵后井内液体回流,结构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
【专利说明】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中的一种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

【背景技术】
[0002]注水井在生产中,由于水前期处理不彻底,水中含有砂、铁屑、焊渣等杂质,注入水过程中,一方面这些杂质在高压大流量下会卡住水表叶轮,严重时打坏叶轮,增加工作量,另一方面,杂质进入地层后,会堵塞地层孔隙,水井注入量降低,影响正常生产;停泵后,某些井压力高于泵压,造成回吐,井内的污物会倒流到水表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利用重力沉降原理设计的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
[0004]技术方案: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底部连接注水管线,顶部连接水表管线,其特征是:外筒体内套设内筒体且顶部密封,内筒体底部延伸出外筒体并设置丝堵,内筒体壁上设置入水孔,内筒体内套设小筒体,小筒体底部密封,顶部通过单流阀连接水表管线,小筒体壁上设置二次水孔。
[0005]所述的小筒体壁上设置的二次水孔径为由外到内逐步扩大。
[0006]有益效果:该过滤器采用重力沉降对杂质进行分离,并通过内外筒压差变化,使进入水表的压力降低,起到缓冲作用;在小筒体上装有单流阀,避免了停泵后井内液体回流,结构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主要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I底部连接注水管线,顶部连接水表管线,外筒体I内套设内筒体2且顶部密封,内筒体2底部延伸出外筒体I并设置丝堵3,内筒体2壁上设置入水孔5,内筒体2内套设小筒体4,小筒体4底部密封,顶部通过单流阀7连接水表管线,小筒体4壁上设置二次水孔6,二次水孔6径为由外到内逐步扩大。
[0009]工作原理:
[0010]将该滤水器焊接于水表下方注水管线上,注入水通过外筒体环形空间,在向上运动过程中,水中含有的杂质依靠重力下落到环形空间底部,由于内筒体的进水孔是直径为外小内大,环形空间内注入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内筒体后,压力降低,避免了高压力对水表的冲击,同时,水在通过入水孔时,其中含有的颗粒杂质被阻挡在内工作筒外,下落到内外筒体环形空间底部,生产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清理丝堵,将环形空间底部的沉积物清理干净,小筒体上部装有单流阀,可有效地防止停泵后井内液体回流。
【权利要求】
1.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底部连接注水管线,顶部连接水表管线,其特征是:外筒体内套设内筒体且顶部密封,内筒体底部延伸出外筒体并设置丝堵,内筒体壁上设置入水孔,内筒体内套设小筒体,小筒体底部密封,顶部通过单流阀连接水表管线,小筒体壁上设置二次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多功能滤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小筒体壁上设置的二次水孔径为由外到内逐步扩大。
【文档编号】E21B43/08GK204126613SQ20142051499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张焱, 史春国, 曹招娣, 刘作黎, 姜卓群, 刘苗, 杜玉涛, 谭春雷, 高东艳 申请人:史春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