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3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井增产方法,包括:

步骤一.停止开采,分析并确定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得到的原因选择修复老裂缝的方法;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选择的方法确定施工参数,恢复老裂缝的导流能力;

步骤四.对油气井继续进行开采;

其中所述老裂缝指第一次压裂后形成的支撑裂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包括:整体导流能力的降低,近井筒裂缝导流能力丧失或降低,裂缝高度的过度延伸和支撑剂支撑不连续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当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包括整体导流能力的降低时,选择采用闭合酸化的方法,优选所述闭合酸化的方法包括向裂缝中注入酸液,并控制井底压力不超过裂缝的闭合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盐酸液或土酸液,和/或,所述酸液的量为裂缝体积的1-10倍;

优选地,所述盐酸液包括5-28wt%的氯化氢、1-3wt%的缓蚀剂和1-3wt%的铁离子稳定剂;和/或所述土酸液包括5-28wt%的氯化氢、0.5-5wt%的氟化氢、1-3wt%的缓蚀剂、1-3wt%的铁离子稳定剂和1-3wt%的粘土稳定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包括近井筒裂缝导流能力丧失或降低时,采用向裂缝内注入活性水,使近井筒裂缝快速张开,然后停止注入,立即开井放喷,使第一次压裂时的支撑剂发生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过顶替造成近井筒导流能力丧失或降低时,放喷量不高于过顶替量与注入的活性水量的总和,所述支撑剂回流至裂缝口;当近井裂缝堵塞造成近井筒导流能力丧失或降低时,放喷量根据堵塞深度计算,将堵塞段的支撑剂回流至井筒。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包括:裂缝高度的过度延伸,所述过度延伸包括a过度上延和b 过度下延;

当a情形下,采用向裂缝内注入活性水,使近井筒裂缝快速张开,之后停止注入并关井,让第一次压裂时的支撑剂回落至有效的储层高度内,然后开井放喷,促使裂缝闭合;

当b情形下,当裂缝过度下延时,采用向裂缝内注入活性水,使近井筒裂缝快速张开,之后采用脉冲式的变排量注入活性水,将沉降在底部的支撑剂卷起来在整个裂缝内重新分布,使支撑剂从下部隔层中向上运移重新支撑在有效的储层高度内,活性水注入完毕后,立即开井放喷,促使裂缝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a情形下,关井时间计算如下:根据支撑剂在上部隔层里的数据,然后在活性水条件下,按斯托克斯沉降公式计算支撑剂回落入储层的时间;和/或,

当b情形下,所述脉冲式的变排量注入是指以高低排量快速交替变化注入,每个排量稳定时间5-300s,高排量2-5方每分钟,低排量为0.2-1方每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的原因包括支撑剂支撑不连续,采用向裂缝内注入活性水,活性水张开裂缝后,脉冲式的变排量注入活性水,造成裂缝内原有支撑剂的重新运移铺置,将原先不同段塞处的支撑剂,不同程度地连接起来,将原先的无效支撑变成有效支撑,活性水注入完毕后,立即开井放喷,促使裂缝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式的变排量注入是指以高低排量快速交替变化注入,每个排量稳定时间5-300s,高排量2-5方每分钟,低排量为0.2-1方每分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