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99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隧道中的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安全隔离及快速疏散的隧道应急疏散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目前,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对于隧道来说,隧道内在发生火灾、汽车自燃、危险品泄漏、严重拥堵等异常事故时,容易造成因空气严重污染、通风不畅、缺氧等问题。

但是,目前在隧道内人员急需紧急疏散撤离,十分不便,尤其是目前有些隧道连紧急通道都没有配备,靠人力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下疏散撤离,不安全、效率低。因此,需要对隧道的应急疏散设施进行设计,以便提高隧道应急疏散效率,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隧道中的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安全隔离及快速疏散的隧道应急疏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组件、隔离室、水平动力传输滑带、疏散指示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检测传感器组件、水平动力传输滑带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隔离室设置在双向隧道的中间隔离墙内或单向隧道的某立面墙内,沿着隧道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沿着隧道的方向设置于隔离室的一侧,且通向隧道口;所述疏散指示组件设置在隧道的拱顶和隔离室的位置,所述检测传感器组件间隔的设置在隧道的拱顶以及拱壁上。

优选的,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为两组;从隧道中间分别向两边延伸至隧道出口位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传感器组件至少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隔离室包括抽风机和鼓风机;所述隔离室有三道帷幕,将隔离室分为独立的区间一,区间二和区间三;所述区间一,区间二和区间三的上部均连接抽风机,底部连接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包括驱动电机、传输带元件、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涨紧轮,其中,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所述的主动带轮连接,所述的传输带元件套设在所述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涨紧轮上。

优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组件,所述的声光报警组件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帷幕将底部切割成竖条,竖条底部装有配重。

优选的,所述帷幕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防火轻质纤维制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采用检测传感器组件来实时的检测隧道内情况,一旦检测到异常状况则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水平动力传输滑带,人员就近进入隔离室,并快速登上水平动力传输滑带,即可快速的移至两侧隧道口,保证安全。同时,疏散指示组件类似于路标,指引疏散人员疏散方向与通道,隔离室内的抽风机将隔离室内的空气排到隧道外,鼓风机向隔离室内进行鼓风,使得隔离室内形成正压,以便阻止隧道内污染的空气进入隔离室内,可高效的实现隧道内人员的快速、安全撤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的隔离室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面墙,2、隔离室,3、水平动力传输滑带,4、中间隔离墙,5、区间一,6、区间二,7、区间三,8、鼓风机,9、抽风机,10、竖条,11、帷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应急疏散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组件、隔离室2、水平动力传输滑带3、疏散指示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检测传感器组件、水平动力传输滑带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隔离室2设置在双向隧道的中间隔离墙4内或单向隧道的某立面墙1内,沿着隧道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3沿着隧道的方向设置于隔离室的一侧,且通向隧道口;所述疏散指示组件设置在隧道的拱顶和隔离室2的位置,所述检测传感器组件间隔的设置在隧道的拱顶以及拱壁上;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3包括驱动电机、传输带元件、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涨紧轮,其中,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所述的主动带轮连接,所述的传输带元件套设在所述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涨紧轮上,所述的传输带元件的上表面水平沿着隧道铺设在所述隔离室的一侧;还包括声光报警组件,所述的声光报警组件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水平动力传输滑带3为两组,一组设置在隧道入口至隧道中间位置,另一组设置在隧道中间至隧道出口位置,且两组水平动力传输滑带3的传输方向均为朝向隧道口设置。所述检测传感器组件至少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当检测传感器组件检测到隧道内异常状况则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水平动力传输滑带,人员就近进入隔离室,通过处于隔离室旁的水平动力传输滑带将人员输送至隧道口。

所述隔离室2,包括抽风机9和鼓风机8,隔离室设置有三道帷幕11将其分成独立的区间一5、区间二6和区间三7,其中,在区间一5、区间二6和区间三7的上部均连接抽风机9,抽风机9将隔离室内的空气抽到室外,并由管道排到隧道外,在区间一5、区间二6和区间三7的高度方向底部两侧设置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送入,并由控制系统控制使得鼓风量略大于抽放量,以避免空气补充到隧道内加重火灾的燃烧,同时,控制系统检测隔离室2内的空气氧量,自动调节鼓风量,以便适应不同程度火灾所产生的烟气,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帷幕11的底部根据人体设置高度,设置0.9mm左右的竖条10,以便人体快速通过门口进入隔离室2后,帷幕11恢复原状使隔离室2形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尽可能的阻止隧道内烟气的进入。帷幕11可以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防火轻质纤维制成,在隔离室2的进出口还设置有防火门,使得人员通过后快速封闭,隔绝隧道内的烟雾,保证疏散通道的空气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