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的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7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撬毛:首先对溜井口及溜井四围进行撬毛,用撬棍敲击岩石,将声音沉闷不清脆的岩石用撬棍撬下,从而清理浮石,保证施工环境安全无隐患;

2)溜井填矿:用矿石填充溜井至井口下1.5~5m处,将填充矿石整平,铺上0.1~0.3m的隔离层;

3)设置锚杆:在隔离层与溜井口之间的溜井侧壁上开锚孔,将锚杆与锚固剂一起插入锚孔中,锚杆在溜井的侧壁上水平环形设置有两层,两层锚杆上均嵌入呈井字形设置的加固钢;

4)溜井封堵:往溜井中浇筑混凝土,浇筑范围为隔离层至溜井口,混凝土浇注后覆盖土工布和进行养护,养护期为8~10天,最后在溜井口加盖完全覆盖溜井口的矿石板,完成溜井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养护为每天在混凝土上洒水两次进行养护。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包括溜井(1)、填充层和砼构件(4),所述的溜井(1)由填充层和砼构件(4)填充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层包括矿石层(2)和设置在矿石层(2)之上的阻隔层(3);所述的砼构件(4)包括结构骨架和浇筑的混凝土,所述的结构骨架包括锚杆(5)和加固钢(6),所述的锚杆(5)通过插入开设在溜井(1)侧壁上的锚孔内从而设置在溜井(1)的侧壁上,所述的锚杆(5)在溜井(1)的侧壁上水平环形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上锚杆层和下锚杆层,所述上锚杆层靠近溜井(1)的井口,所述的下锚杆层靠近阻隔层(3),所述的上锚杆层与下锚杆层上均嵌入加固钢(6),所述的加固钢(6)在上锚杆层和下锚杆层上均呈井字形设置;所述的溜井(1)的上方加盖有完全覆盖井口的矿石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石层(2)由粒径大小不超过溜井(1)直径1/8的矿石填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隔层(3)由棉花填充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孔的深度为0.7~1.5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5)的长度为1.5~3m,直径为2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锚杆层与下锚杆层之间的距离为0.9~3.2m,且所述的上锚杆层与下锚杆层均设置有4~20根锚杆(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锚杆层是相对于上锚杆层水平旋转22.5 º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提高稳固性的溜井降段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钢(6)有4根,且为直径20mm的螺纹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