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31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在国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目前的沿空留巷技术一般是在需留下的巷道采空侧用预制块砌墙、立模浇灌混凝土墙或采用全棚架式对留巷进行护顶和阻挡采空区冒落矸石窜到所留巷道内。这些工艺虽然有效,但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留巷支护成本高,同时进度慢,满足不了综采工作面推进的进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以解决沿空留巷护巷结构工艺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留巷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包括棚架及多根锚杆,所述多根锚杆沿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巷道的顶部,所述棚架包括顶梁及棚腿,所述顶梁沿巷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顶梁的一端位于采空区侧边线,所述顶梁远离采空区的一端与所述锚杆连接,所述顶梁支撑所述巷道的顶板;所述棚腿一端装设于巷道的底板,另一端与所述顶梁靠近采空区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顶网及挡矸网,所述顶网铺设于巷道的顶部;所述挡矸网夹设于棚腿和采空区的岩壁之间,并与所述顶网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矸网的高度大于所述巷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挡矸网为菱形网。

进一步地,所述棚腿由两根U型钢连接组成,两根U型钢通过紧固夹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为U型钢,所述顶梁的长度为巷道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锚杆包括加强锚杆及多根支护锚杆,所述多根支护锚杆等距离分布;所述加强锚杆设于相邻的两个支护锚杆之间,并位于巷道的中部区域,所述顶梁远离采空区的一端与所述加强锚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大于顶板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范围内的位置还架设有单体液压支柱,以加强支护。

进一步地,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至少两根锚索,每一锚索设于巷道的顶部并位于两根相邻的锚杆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其采用单腿进行支护,相较于传统的全棚架支护技术,大大地简化了沿空留巷的支护工艺,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由于该支护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减少,因此,降低了沿空留巷支护成本,该支护结构的支护成本约为砌筑或浇灌混凝土护巷支护的15%,是全梁棚架支护结构成本的70%;由于顶梁与锚杆连接,因此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比全梁棚架支护结构更强;同时占该支护结构的80%的棚架部分均可回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改变了传统煤矿沿空留巷的护巷支护结构,把棚架结构与锚杆结构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增加支护体对保留顶板的支护面积,并且有效控制了顶板与支护体的横向相对位移,解决了软弱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其顶梁的长度大致为巷道的宽度的一半,进一步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沿空留巷支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支护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00-支护结构、2-锚杆、22-支护锚杆、24-加强锚杆、4-棚架、42-顶梁、44-棚腿、5-紧固夹箍、6-挡矸网、7-单体液压支柱、8-锚索、200-巷道、210-顶板、230-底板、300-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沿空留巷护巷的支护结构100,包括多根锚杆2及棚架4。

所述多根锚杆2沿巷道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于巷道200的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根锚杆2包括加强锚杆24和多根支护锚杆22。多根支护锚杆22等距离分布;加强锚杆24设于相邻的两根支护锚杆22之间,并位于巷道200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以加强锚杆2的支护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结构100还两根锚索8,每一锚索8设于巷道200的顶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根支护锚杆22之间。锚索8的设置能够提高岩体的整体性,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

所述棚架4包括顶梁42和棚腿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梁42为U型钢,其长度略大于巷道200宽度的一半,较全棚架支护结构减少了顶梁42的长度,节约了成本。所述顶梁42沿巷道2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顶梁42的一端位于采空区侧边线,所述顶梁42的另一端与加强锚杆24连接;所述顶梁42支撑巷道200的顶板210。顶梁42与锚杆2连接,把棚架结构与锚杆结构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因此,顶梁42和锚杆2不再单独起作用,而是以一个整体相互作用,增加了支护结构100对顶板210的支护面积,并能够有效防止顶板210与支护结构100横向发生相对位移,解决软弱顶板条件下单靠锚杆不能完全控制顶板210稳定性的问题,保持顶板210岩层的稳定性。

所述棚腿44一端装设于巷道200的底板230,另一端与所述顶梁42靠近采空区300的端部连接。利用棚腿44的支护作用能够对采空区300侧冒落顶板210破碎岩块进行阻挡,防止岩块窜到巷道20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棚腿44由两根U型钢连接组成,两根U型钢通过紧固夹箍5连接,以调节棚腿44的高度。使用时,所述棚腿44使用特制的升柱器(图未示)升紧使棚腿44的初撑力达到设计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结构100还包括顶网(图未示)及挡矸网6。所述顶网铺设于巷道200的顶部,所述挡矸网6夹设于棚腿44和采空区的岩壁之间,并与所述顶网搭接,以对采空区侧松动的小岩块进行阻挡,防止松动小岩块窜到巷道200内。优选地,所述挡矸网6的高度大于所述巷道200的高度,以使得所述挡矸网6远离所述顶网的一侧拖地,以避免松动小岩块从挡矸网6与巷道200底板230的缝隙中窜入巷道200内。优选地,所述挡矸网6为菱形金属网,菱形金属网不仅能够对采空区侧细碎的岩石进行阻挡,而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护力,改善巷道200表面岩层的受力状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梁42大于顶板210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范围内的位置还架设有单体液压支柱7,以加强支护。可以理解,超过顶板210周期来压影响范围后可拆除单体液压支柱7。

所述支护结构100在使用时,首先,在巷道200的顶部进行锚杆、锚索、顶网支护;其次,在巷道200靠近采空区侧铺设挡矸网6,并使得得挡矸网6的一侧与顶网搭接;随后,将所述顶梁42的一端与加强锚杆24连接,另一端设于采空区侧边线处,使得所述顶梁42支撑所述巷道200的顶板210;最后,将所述棚腿44一端装设于巷道200的底板230,另一端与所述顶梁42靠近采空区300的端部连接。

可以理解,沿巷道200的长度方向可以间隔设置多个支护结构100。

可以理解,锚索8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锚索8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可以理解,所述顶梁42的长度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只要所述顶梁42长度小于所述巷道200的宽度即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