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646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各种功能性或结构性大型耐压受冲击隧洞,例如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引水隧洞,通常耐压受冲击隧洞开挖结束后均有压力钢管的安装,而压力钢管安装完成后都需进行压力钢管钢衬混凝土施工,随着现有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目前大多数耐压受冲击隧洞压力钢管钢衬采用强度较高、流动性与和易性较好的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往往在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设计结构钢筋较密集,混凝土施工操作空间狭窄,软管振捣器在重力作用下无法沿压力钢管底部弧形面进行振捣,导致振捣施工困难、不均匀、不及时等问题,造成压力钢管底部浇筑不饱满、脱空率较大,对压力钢管的正常运行威胁较大,且施工效率较低,投入的人工较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且增加了二次施工费用。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降低了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脱空率和来回移设软管振捣器人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投入,加快了施工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主要包括压力钢管、压力钢管加劲环、纵向结构钢筋、环向结构钢筋、自密实混凝土以及振捣导向笼;压力钢管加劲环在压力钢管的外部,环向结构钢筋在压力钢管加劲环的外环,纵向结构钢筋轴向设置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环向结构钢筋与纵向结构钢筋绑扎固定,振捣导向笼设置在自密实混凝土中,与纵向结构钢筋焊接固定并靠近压力钢管加劲环;所述的振捣导向笼由纵向圆钢和环向圆钢连接组成。

所述的振捣导向笼,可根据现场所使用的混凝土软管振捣器直径加工制作成相应直径;优选的是振捣导向笼环向φ6.5圆钢环间距为200mm。

所述的振捣导向笼环向φ6.5圆钢加工成直径为130mm的圆环,导向笼纵向φ10圆钢有8根,成45°角布置。

所述的是振捣导向笼纵向圆钢焊接于环向圆钢环的内侧。

所述的是振捣导向笼弧形长度在隧洞60°角边线内。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大型耐压受冲击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时,在压力钢管底部结构钢筋旁安装振捣导向笼,软管振捣器沿振捣导向笼进行振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效率和压力钢管底部的饱满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现有的混凝土软管振捣器无法沿压力钢管底部弧形面振捣改进为增加振捣导向笼可沿压力钢管底部弧形面进行振捣,克服了施工效率低下,人员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工,振捣不均匀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人员投入和劳动强度,增加了混凝土振捣充分、均匀与及时,提高了混凝土浇筑速度和压力钢管底部的饱满度,降低了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脱空率,降低了因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脱空率较大产生二次费用的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较现有的压力钢管钢衬混凝土施工效率提高30%,压力钢管钢衬底部脱空率降低40%,能产生较好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基础变革的范畴,将极大的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浇筑在工艺、效率方面的进步,在国内外隧洞混凝土施工文献中也未见相关报道。

3、本实用新型目前还未见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其旨在减少人员投入和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对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施工进行均匀及时振捣,降低了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脱空率,提高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钢管钢衬安装剖面图。

图2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振捣导向笼主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面图。

其中,1、隧洞开挖结构线;2、自密实混凝土;3、振捣导向笼;4、压力钢管;5、隧洞中心线;6、隧洞60°角边线;7、压力钢管加劲环;8、纵向结构钢筋;9、环向结构钢筋;10、环向圆钢;11、纵向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如图1~6所示,一种隧洞压力钢管底部混凝土施工装置,主要包括压力钢管4、压力钢管加劲环7、纵向结构钢筋8、环向结构钢筋9、自密实混凝土2以及振捣导向笼3构成;压力钢管加劲环7在压力钢管4的外部,环向结构钢筋9在压力钢管加劲环7的外环,纵向结构钢筋8轴向设置在自密实混凝土2中,环向结构钢筋9与纵向结构钢筋8绑扎固定,振捣导向笼3设置在自密实混凝土2中并与纵向结构钢筋8焊接固定,且靠近压力钢管加劲环;所述的振捣导向笼3由纵向圆钢11和环向圆钢10焊接组成。

所述的振捣导向笼,可根据现场所使用的混凝土软管振捣器直径加工制作成相应直径;优选的是振捣导向笼环向φ6.5圆钢环间距为200mm。振捣导向笼环向φ6.5圆钢加工成直径为130mm的圆环,导向笼纵向φ10圆钢有8根,成45°角布置。振捣导向笼纵向圆钢焊接于环向圆钢环的内侧。振捣导向笼弧形长度在隧洞60°角边线内。

使用前,将振捣导向笼安装于压力钢管底部靠近加劲环,根据压力钢管弧面现场弯曲导向笼,并与纵向结构钢筋焊接,然后根据自密实混凝土下料位置、需要振捣部位分别进行振捣导向笼的安装;使用时,分别将混凝土软管振捣器沿振捣导向笼放置压力钢管底部进行振捣,根据需要不同振捣部位,使振捣器在振捣导向笼内来回移动,实现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施工均匀及时振捣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适用压力钢管钢衬底部混凝土施工,还可以适用主厂房肘管、蜗壳等钢衬混凝土施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