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52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开采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当温度增加、压力降低时,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主要成为是甲烷)逸出积聚在油套环空中,形成“套管气”,当套压较高时,会使动液面下降从而影响到泵效,对原油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油田高气油比井生产原油过程中合理控制油井套管气的压力,可以减少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也是油田高产稳产主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广泛采用控制油井套管气压力的方法是利用地面套管放气阀流程来实现,以此来提高抽油泵效。利用地面套管放气阀流程控制油井套管气压力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冬季低温环境放气流程容易冻堵,影响抽油系统效率。二是地面放气阀流程需要操作工人经常检查维护,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降压的套管气降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及外工作筒,其中,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外侧与所述外工作筒一端相连,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内侧与所述中心管上端相连,所述外工作筒另一端与中心管另一端设置有环形阀座,所述外工作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形成环形内腔,该环形内腔内设置有与环形阀座相配合的环形单流阀,所述中心管内壁上还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环形内腔内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接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单流阀相连。

所述环形单流阀与中心管通过剪钉固定。

所述环形单流阀上设置有用以安装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环形单流阀与外工作筒、中心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环形内腔内设置的环形单流阀与环形阀座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套管压力的自动调节,解决了套管气对抽油系统效率的影响,同时,不仅提高了油井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为油田的持续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包括上接头1、中心管2及外工作筒4,其中,上接头1下端的外侧与外工作筒4一端相连,上接头1下端的内侧与中心管2上端相连,外工作筒4另一端与中心管另一端设置有环形阀座8,外工作筒4内壁与中心管2外壁形成环形内腔9,该环形内腔内设置有与环形阀座8相配合使用的环形单流阀6,位于环形单流阀6上方的中心管2内壁上还设置有通孔10,以供油套环空中的套管气通过通孔10进入油管内。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环形内腔9内设置有弹簧3,该弹簧3的一端与上接头1相连,另一端与环形单流阀6相连。

在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环形单流阀6与中心管2通过剪钉7固定。环形单流阀6上设置有用以安装密封圈5的密封圈槽,环形单流阀6与外工作筒4、中心管2之间通过密封圈5密封。

现场使用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与油井井口处油管相联接,最好位于油管悬挂器以下首根油管处,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的上端通过上接头1与上部油管相连,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的下端通过中心管2与下部油管相连。

正常生产时,当油套环空压力大于油管内压力时,套管气通过环形单流阀6、通孔10进入油管内,与油管中流体一起流出地面;当油套环空压力低于或等于油管内压力时,环形单流阀6关闭,防止油管内液体流到套管内,实现套管内压力保持合理范围,提高油井抽油系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