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通风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85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通风过滤系统,属于隧道通风领域。



背景技术:

在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当排放的有害废气和烟尘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将对司乘人员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因此隧道内保持良好空气状态是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通风的目的是把隧道内有害气体或污染物降低至允许浓度以下,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是隧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有的技术中,由于隧道出风口处空气污染浓度高度集中,难以满足环保要求。所以其位置不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闹市区和居民集中的区域内无法进行排布,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隧道出风口处空气污染浓度高度集中,难以满足环保要求。所以其位置不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闹市区和居民集中的区域内无法进行排布,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通风过滤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通风过滤系统,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隧道体,两条隧道体之间设置有中部隔墙,隧道体上方为土质基层,土质基层上方为路面层,两条隧道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若干通风管道,通风管道沿隧道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通风管道的顶端设置有景观花坛,通风管道的顶端与景观花坛的底端联通;所述通风管道的中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通风管道的中部设置过滤装置,这样能够降低通风管道排放的空气污染浓度降低,而低污染浓度的排放使得排风口的位置可以在更多的区域内进行排布,方便隧道施工的进行。

优化的,上述隧道通风过滤系统,所述景观花坛的底面低于路面层,景观花坛的顶面高于路面层。

优化的,上述隧道通风过滤系统,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过滤箱体,过滤箱体的上端和下端与通风管道联通;所述过滤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管道,管道与土质基层联通;所述过滤箱体的内部下端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滤箱体和景观花坛进行两层过滤。现有技术中,泥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如在野外生存中,使用包有泥土的面料进行饮用水的过滤),特别是湿润的泥土,其过滤效果要好于干燥的泥土,泥土越往深层,其湿度越大。通风管道排出的气体经过泥土的过滤,其污染浓度大大降低并能达到排放标准,这样通风管道的出口的排布范围增大,方便施工时进行排布。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箱体中的泥土自管道通过上层泥土的挤压进入到过滤箱体中。

优化的,上述隧道通风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箱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集水凹槽,集水凹槽的下端面上连接有透水管,透水管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土质基层内。

优化的,上述隧道通风过滤系统,所述景观花坛的下端面连接有透水管。

在绿化景观进行浇水时,水会沿箱体流进隧道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景观花坛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透水管,这样水会透水管留到土质基层内。其余水分流入到过滤箱体中后,水流到集水凹槽中,然后再次通过过滤箱体上的透水管流到土质基层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隧道通风过滤系统,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隧道体1,两条隧道体1之间设置有中部隔墙2,隧道体1上方为土质基层5,土质基层5上方为路面层6,两条隧道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若干通风管道3,通风管道3沿隧道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通风管道3的顶端设置有景观花坛20,通风管道3的顶端与景观花坛20的底端联通;所述通风管道3的中部设置有过滤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通风管道3的中部设置过滤装置,这样能够降低通风管道3排放的空气污染浓度降低,而低污染浓度的排放使得排风口的位置可以在更多的区域内进行排布,方便隧道施工的进行。

所述景观花坛20的底面低于路面层6,景观花坛20的顶面高于路面层6。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若干过滤箱体7,过滤箱体7的上端和下端与通风管道3联通;所述过滤箱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管道8,管道8与土质基层5联通;所述过滤箱体7的内部下端面上设置有无纺布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滤箱体7和景观花坛20进行两层过滤。现有技术中,泥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如在野外生存中,使用包有泥土的面料进行饮用水的过滤),特别是湿润的泥土,其过滤效果要好于干燥的泥土,泥土越往深层,其湿度越大。通风管道3排出的气体经过泥土的过滤,其污染浓度大大降低并能达到排放标准,这样通风管道3的出口的排布范围增大,方便施工时进行排布。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过滤箱体7中的泥土自管道8通过上层泥土的挤压进入到过滤箱体7中。

所述过滤箱体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集水凹槽12,集水凹槽12的下端面上连接有透水管11,透水管11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土质基层5内。

所述景观花坛20的下端面连接有透水管11。

在绿化景观进行浇水时,水会沿箱体6流进隧道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景观花坛2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透水管11,这样水会透水管11留到土质基层内。其余水分流入到过滤箱体7中后,水流到集水凹槽12中,然后再次通过过滤箱体7上的透水管11流到土质基层5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