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厌氧取样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99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煤样厌氧取样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地质微生物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样厌氧取样罐。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俗称“瓦斯”,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量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的成因主要分为热成因和生物成因,热成因依靠是地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生物成因依靠的却是煤层中的厌氧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研究煤层中的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生物成因煤层气的过程,因此,确保煤层中的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是研究生物成因气的关键,工作人员通常将会将厌氧煤样放置于发酵罐内进行发酵,而发酵罐内若是存在氧气的话,厌氧煤样会与氧气之间发生接触,从而会导致煤层中厌氧微生物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样厌氧取样罐,该煤样厌氧取样罐能够排出罐体内的氧气,避免煤样与氧气之间发生接触,提高了煤层中厌氧微生物的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样厌氧取样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端盖以及用于将端盖与开口之间进行固定的锁扣装置,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开启或关闭的进气阀,所述罐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开启或关闭的出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该煤样厌氧取样罐时,首先将煤样放入至罐体内,然后将端盖盖至开口并配合锁扣装置使得端盖固定于开口上,使得罐体内处于密封状态,然后打开进气阀以及出气阀,并通过进气管将高浓度氮气注入至罐体内,高浓度氮气进入到罐体后,能够将罐体内的氧气通过出气管压出,从而排空罐体内的氧气,最后依次关闭进气阀以及出气阀,使得罐体内处于无氧状态,从而能够使得罐体内的煤样避免与氧气接触而导致煤层中厌氧微生物死亡,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转动柱、与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并对称设置的抱紧段、一体成型于所述抱紧段自由端的拉紧段,所述拉紧段上设置有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端盖盖至开口以后,通过将抱紧段转动至贴合在端盖与罐体的连接处,并通过紧固组件将两端的拉紧段固定,使得端盖与罐体之间更加的紧密,从而防止氧气通过端盖与罐体之间的连接处进入到罐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拉紧段端部的安装孔、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紧迫螺栓以及用于与所述紧迫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迫螺栓穿设过依次穿设过安装孔以后通过与螺母的配合能够将两端的拉紧段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简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口上设置的密封圈能够增加端盖固定在开口上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硅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能够防止腐蚀,从而增加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人员在使用该煤样厌氧取样罐时,首先将煤样放入至罐体内,然后将端盖盖至开口并配合锁扣装置使得端盖固定于开口上,使得罐体内处于密封状态,然后打开进气阀以及出气阀,并通过进气管将高浓度氮气注入至罐体内,高浓度氮气进入到罐体后,能够将罐体内的氧气通过出气管压出,从而排空罐体内的氧气,最后依次关闭进气阀以及出气阀,使得罐体内处于无氧状态,从而能够使得罐体内的煤样避免与氧气接触而导致煤层中厌氧微生物死亡,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煤样厌氧取样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开口;3、端盖;4、锁扣装置;41、转动柱;42、抱紧段;43、拉紧段;44、安装孔;45、紧迫螺栓;46、螺母;5、密封圈;6、进气管;7、进气阀;8、出气管;9、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煤样厌氧取样罐,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中空的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2,煤样能够通过开口2放置至罐体1内,为了能够使罐体1实现密封,所以在开口2处设置有端盖3,如图3所示,为了能够使得端盖3与开口2之间实现紧密的固定,所以端盖3与开口22间设置有锁扣装置4,锁扣装置4包括转动柱41、与转动柱41转动连接并且对称设置的两段抱紧段42、以及一体成型于抱紧段42自由端的拉紧段43,将端盖3放置于开口2处,并将抱紧段42转动至贴合于端盖3与罐体1之间的连接处,拉紧段43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44,安装孔44内穿设有紧迫螺栓45,在使用时,通过将紧迫螺栓45依次穿过两端拉紧段43的安装孔44然后配合螺母46从而能够使得两端的拉紧段43之间实现固定,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对罐体1的密封,开口2与端盖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材质为硅胶。

返回至图1所示,端盖33顶部上连通设置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上设置有控制进气管6开启或关闭的进气阀7,罐体1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气管8,出气管8上设置有控制出气管8开启或关闭的出气阀9,为了能够使得罐体1内的氧气排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进气阀7以及出气阀9,将高浓度氮气通过进气管6注入到罐体1内,从而罐体1内的氧气会被氮气压出进而通过出气管8排出,当罐体1内的氧气排出以后,依次关闭进气阀7以及出气阀9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