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层打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61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层打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层打钻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施工工地日益增多,钻机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而钻头则是钻机用于打钻的核心部件,钻头直接与地面接触,将泥土岩层钻进钻头里,然后提出,即可知道地质情况。

而现有技术的钻头大部分都是适用于泥层打钻的钻头,其通过钻头的下降和旋转,将泥土压入桶装的钻头本体内部,但是当需要打钻的是岩层时,现有技术的钻头的刚度明显不够,打钻效率很低,甚至打不出来。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层打钻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钻机的钻头结构强度不够,在岩层中的打钻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层打钻头,其中,包括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底部、与所述连接座一体成型的钻头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钻头本体底部的子弹头;所述连接座为竖直的长方体形,所述连接座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长方形的、用于将所述岩层打钻头连接到钻轴上的盲孔,所述钻头本体为圆柱形的桶状,所述钻头本体顶部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子弹头的一端与所述钻头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子弹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尖头。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子弹头为多个,且都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子弹头的一端与所述钻头本体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钻头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状的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连接座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钻轴连接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且所述第一通孔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岩层打钻头,其中,所述连接座与钻头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岩层打钻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钻头本体底部设置有尖的子弹头,可对岩层进行打磨,使本实用新型可在岩层上打钻,连接座与钻头本体一体成型,使打钻头更耐用,同时连接座上设置有盲孔,可方便的将岩层打钻头连接到钻轴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岩层打钻头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岩层打钻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岩层打钻头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岩层打钻头包括连接座10,设置于连接座10底部、与连接座10一体成型的钻头本体20,以及设置于钻头本体20底部的子弹头30。打钻时,岩层打钻头在钻轴的带动下,下压及旋转,将岩层旋入钻头本体20中,然后提出地面,子弹头30采用刚度很大的材料,例如金刚石,在打钻过程中,子弹头30可将岩层磨碎。

连接座10为竖直的长方体形,连接座10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长方形的、用于将岩层打钻头连接到钻轴上的盲孔101,钻头本体20为圆柱形的桶状,钻头本体20顶部与连接座10的底部连接,子弹头30的一端与钻头本体20的底部连接,子弹头30的另一端设置有尖头。

岩层打钻头与钻轴连接时,将钻轴伸入盲孔101中连接,具体可通过销钉连接。

钻头本体20为圆柱形的桶状,下端开口且设置有容置空间,下端的开口与容置空间连通。圆柱形的钻头本体20可使钻头本体20更容易钻入岩层中,提高打钻效率。如果钻头本体20不是圆柱形,而是有锥度的话,例如圆锥形,则会增大钻头本体20的阻力,不利于打钻。

子弹头30的一端设置有尖头,可增大子弹头30的打磨力,使子弹头30更容易打碎岩层,提高打钻效率。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子弹头30为多个,且都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倾斜设置。子弹头30可为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钻头本体20底部的圆周上。多个子弹头30可增强打磨强度,提高打钻效率。子弹头30倾斜设置,且多个子弹头30的倾斜方向一致,倾斜角度相同,倾斜角均为α如图2所示,这样可提高对岩层的打磨效率,更快的完成打钻。

进一步的实施中,子弹头30的一端与钻头本体20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子弹头3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钻头本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与子弹头30一端的螺纹适配的螺纹孔,将子弹头30一端的螺纹旋进钻头本体20底部的螺纹孔中完成子弹头30的安装。当然,子弹头30也可以铰接在钻头本体20上。

请参照图2 ,进一步的实施中,钻头本体20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状的第一加强筋201。第一加强筋201为钻头本体20外表面的凸起,与钻头本体20一体成型,第一加强筋201像螺纹一样倾斜的盘旋在在钻头本体20的外表面,一方面可增强钻头本体20的强度,另一方面可在打钻时提高钻头本体20对岩层的剪切力,提高打钻效率。

请参照图1,进一步的实施中,连接座10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钻轴连接的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用于将岩层打钻头与钻轴销钉连接,具体的,钻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02适配的连接孔,将钻轴插入盲孔101中,并将销钉穿过第一通孔102和钻轴上的连接孔,即可将岩层打钻头安装在钻轴上。

进一步的实施中,第一通孔102为圆柱形。由于销钉一般是圆柱形,所以将第一通孔102设置为与销钉适配的圆柱形可使销钉不易松动,使岩层打钻头与钻轴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的实施中,第一通孔102有3个。3个第一通孔102沿竖直方向一字型设置,将岩层打钻头与钻轴连接时,可根据打钻强度的需要,适当的选择连接的第一通孔102的个数。

进一步的实施中,连接座10与钻头本体20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0。由于连接座10有一定的高度,在打钻时连接座10可能会与钻头本体20之间产生扭力而变形甚至扭断,第二加强筋40将连接座10的四个角落和钻头本体20的顶部连接,使连接座10不易产生变形,也不易扭断。

本实用新型岩层打钻头在钻头本体底部设置有尖的子弹头,且子弹头倾斜设置,可对岩层进行打磨,使本实用新型可在岩层上打钻,连接座与钻头本体一体成型,使打钻头更耐用,同时连接座上设置有盲孔,可方便的将岩层打钻头连接到钻轴上,钻头本体上设置有螺纹状的第一加强筋,既可以增强钻头本体的强度,又可以在打钻时提高钻头本体对岩层的剪切力,提高打钻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得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