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07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提取的行为,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油气从储层流入井底,又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驱动方式,超深超稠油在油藏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直接流入井筒,但随着稠油举升,稠油与地层间发生热交换,温度降低,粘度增大,导致稠油举升困难。为增强稠油在井筒中的流动性,就需要井筒降粘技术来降低稠油粘度。

目前常见的降低稠油粘度的方法大多都是为掺杂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较稀的石油掺杂在稠油内,因为其相容性,故能够很好的进行融合,从而达到了降低稠油粘度的目的,但是此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体实施较为麻烦,且在实时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蓄水箱、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真空集热器和热水储存箱,所述蓄水箱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所述蓄水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蓄水箱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热水储存箱,所述热水储存箱的顶部安装有真空集热器,所述真空集热器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真空集热器的输出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热水储存箱内部的顶端连接,所述热水储存箱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储液池和沉淀池,所述储液池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液池和沉淀池之间通过循环输液管道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电磁计量控制阀,所述沉淀池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热水储存箱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热水储存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沉淀池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设置有井筒,所述井筒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弯管,所述循环弯管的一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循环弯管的另一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与蓄水箱内部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和热水储存箱的内壁皆涂覆有防锈涂层。

优选的,所述热水储存箱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循环弯管呈U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在本水循环系统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使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实时蓄水箱以及热水储存箱内部的储液情况,并通过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对蓄水箱以及热水储存箱内部的循环水源进行源源不断的输送,避免了传统的水循环过程中需要人工经常查看剩余循环水源并进行人工加液的问题,使本水循环系统整体更便于操作和使用,而通过安装有真空集热器,使本水循环系统可以实时利用光能对本系统内部输送的循环水源进行加热作用,避免了传统电加热系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发生,使本系统整体运行更加的节能环保,且通过设置有沉定池以及通过在沉定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使本水循环系统在循环水源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对循环水源进行有效的过滤作用,避免循环水源中存在的杂质和异物导致系统输送管道使用过程中容易残留大量杂质以及管道堵塞等问题的发生,最后通过设置有观察窗,使本水循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沉定池内部的杂质量,便于工作人员对沉定池的正常清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箱;2-第一水泵;3-循环输液管道;4-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5-注水口;6-真空集热器;7-热水储存箱;8-观察窗;9-第二水泵;10-井筒;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储液池;13-第二液位传感器;14-电磁计量控制阀;15-过滤网;16-沉淀池;17-循环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蓄水箱1、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4、真空集热器6和热水储存箱7,蓄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5,蓄水箱1的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4,此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4的型号可为JYB714A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通过在本水循环系统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二液位传感器13和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4,使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1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检测实时蓄水箱1以及热水储存箱7内部的储液情况,并通过水位自动补差控制器4对蓄水箱1以及热水储存箱7内部的循环水源进行源源不断的输送,避免了传统的水循环过程中需要人工经常查看剩余循环水源并进行人工加液的问题,使本水循环系统整体更便于操作和使用,蓄水箱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蓄水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2,第一水泵2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蓄水箱1的底端连接,第一水泵2的一侧安装有热水储存箱7,蓄水箱1和热水储存箱7的内壁皆涂覆有防锈涂层,热水储存箱7的顶部安装有真空集热器6,而通过安装有真空集热器6,使本水循环系统可以实时利用光能对本系统内部输送的循环水源进行加热作用,避免了传统电加热系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发生,使本系统整体运行更加的节能环保,真空集热器6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第一水泵2的输出端连接,真空集热器6的输出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热水储存箱7内部的顶端连接,热水储存箱7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热水储存箱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储液池12和沉淀池16,储液池12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3,此第一液位传感器1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的型号皆可为WMB-FS液位传感器,储液池12和沉淀池16之间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电磁计量控制阀14,沉淀池16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15,且通过设置有沉定池16以及通过在沉定池1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5,使本水循环系统在循环水源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对循环水源进行有效的过滤作用,避免循环水源中存在的杂质和异物导致系统输送管道使用过程中容易残留大量杂质以及管道堵塞等问题的发生,热水储存箱7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8,最后通过设置有观察窗8,使本水循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沉定池16内部的杂质量,便于工作人员对沉定池16的正常清理和维护,热水储存箱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9,此第一水泵2和第二水泵9的型号皆可为ISGD水泵,第二水泵9的输入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沉淀池16的内部连接,第二水泵9的一侧设置有井筒10,井筒10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弯管17,循环弯管17呈U形,循环弯管17的一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第二水泵9的输出端连接,且循环弯管17的另一端通过循环输液管道3与蓄水箱1内部的上端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前先检查本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内部各零部件的安全性,然后将本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各零部件安装在使用处并连接外接电源和水源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注水口5向蓄水箱1的内部注入循环用水,然后通过第一水泵2将循环水输送至真空集热器6的内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热水通过循环输液管道输送至储液池12的内部进行储存,在需要使用时打开电磁计量控制阀14进行循环输液,在循环热水进入沉淀池16时会经由过滤网15对循环水源中携带的杂质和异物进行过滤,最后通过第二水泵9进入循环弯管17的内部对稠油进行加热,使其粘稠度降低后再次回到蓄水箱1的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