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870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稠油油藏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常采用反九点井网结构。蒸汽驱开发即由注入井向油层中注入连续不断的高干度的蒸汽,加热油层,降低地层原油粘度,将原油驱赶到生产井的周围并被采到地面上来。如图1所示,反九点井网结构包括注汽井12和生产井14.反该九点井网结构采注比较高,即采注比为8:1,如此在蒸汽驱生产的初始阶段采收率较好。但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由于反九点井网结构自身结构的影响,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导致油层中存在死油带,难以动用,从而导致油气储量动用程度低;限制了采收率的提高。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背景技术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以提高蒸汽驱开发时油层的动用程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网结构,包括:第一井,所述第一井为注汽井;第一井组,所述第一井组包括围绕所述第一井排布的四个第二井,所述第二井为生产井;第二井组,所述第二井组包括八个围绕所述第一井组排布的八个第三井,八个第三井中包括四个呈正方形方式排布的角井和四个位于相邻两个角井连线中心的边井;其中,至少一个边井为注汽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所述边井均为注汽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所述第二井呈正方形方式排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二井至每个与其相邻的所述边井的距离相等。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二井与所述第一井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每个所述第二井至每个与其相邻的所述边井的距离相等,且每个所述第二井至与其相邻的所述边井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一种井网系统,包括:如上述的井网结构,所述井网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其中,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井网结构共有至少一个所述角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井网结构共有一个所述边井和两个所述角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设置的四个所述井网结构共有一个所述角井。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网结构通过以第一井为中心,在第一井的外围设置第一井组、在第一井组的外围设置第二井组。如此,通过增加第二井组所围成区域内的注汽井来提高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且角井和第二井能多向受效,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的动用程度。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以提高蒸汽驱开发时油层的动用程度。此外,井网系统通过设置多个井网结构,利用上述设计的井网结构大大提高蒸汽波及体积及储量动用程度,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反九点井网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井网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井网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井网结构,包括:第一井11,所述第一井11为注汽井;第一井11组,所述第一井11组包括围绕所述第一井11排布的四个第二井15,所述第二井15为生产井;第二井15组,所述第二井15组包括八个围绕所述第一井11组排布的八个第三井,八个第三井中包括四个呈正方形方式排布的角井17和四个位于相邻两个角井17连线中心的边井13;其中,至少一个边井13为注汽井。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网结构通过以第一井11为中心,在第一井11的外围设置第一井组、在第一井组的外围设置第二井组。如此,通过增加第二井组所围成区域内的注汽井来提高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且角井17和第二井15能多向受效,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的动用程度。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以提高蒸汽驱开发时油层的动用程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四个第二井15呈正方形方式排布。这样,四个第二井15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第一井11的外围,由第一井11注入的蒸汽可以沿周向向外推进,从而均匀加热第一井11附近的油层,将油层中的原油驱替至四个第二井15中,进而被采出地面,实现对四个第二井15限定的正方形区域内的油藏的均匀动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八个第三井包括四个呈正方形方式排布的角井17和四个位于相邻两个角井17连线中心的边井13。如此,四个角井17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第一井11的外围,由第一井11注入的蒸汽可以沿周向向外推进,从而均匀加热第一井11附近的油层,将油层中的原油驱替至四个角井17中,进而被采出地面,实现对八个第三井所限定的正方形区域内的油藏的均匀动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边井13为注汽井。从而边井13注入的蒸汽可以沿周向向外推进,从而加热边井13附近的油层,将油层中的原油驱替至角井17或第二井15中,进而被采出地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井网结构通过增加第二井组所围成区域内的注汽井来提高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且角井17和第二井15能多向受效,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的动用程度。优选地,四个边井13均为注汽井。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井网结构的八个第三井所围成区域内的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为8:5,而现有技术中的反九点井网结构的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8:1,如此提高了注汽井与生产井的比例。另一方面,八个第三井所围成区域内第二井15的周围相邻一个第一井11和两个边井13;角井17的周围相邻两个边井13;而与反九点井网结构的生产井的受效方向相比,角井17或第二井15的受效方向更多,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每个第二井15至每个与其相邻的边井13之间的距离关系对油藏动用程度有较大影响。实践证明,当每个第二井15与每个相邻的边井13之间的距离相等时,蒸汽驱对油藏的动用程度较佳。每个第二井15与第一井1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每个第二井15至与其相邻的边井13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关系对油藏动用程度有较大影响。实践证明,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时,蒸汽驱对油藏的动用程度较佳。请一并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井网系统,其可以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方式的井网结构,井网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其中,相邻设置的两个井网结构共有至少一个角井1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网系统,通过设置多个井网结构,利用上述设计的井网结构大大提高蒸汽波及体积及储量动用程度,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如图3所示,相邻设置的两个井网结构共有一个边井13和两个角井17,这样共有的两个角井17的周围相邻三个边井13;如此能增加共有的两个角井17的受效方向,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优选地,相邻设置的四个所述井网结构共有一个角井17,这样共有的一个角井17的周围相邻四个边井13;如此能增加共有的一个角井17的受效方向,如此当随着蒸汽驱生产的不断连续时,提高了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以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为了改善普通稠油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下面举例说明本申请井网结构及井网系统的实施过程:(1)优选试验区域。优选某区块油层厚度大于20m,发育连续、汽窜现象较少,采出程度低、高孔高渗油藏区域,均质性强,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一套开发层系,并且上下隔层发育,能够有效减少蒸汽驱时热量的损失。(2)构造本申请的井网结构和井网系统。一方面,目前试验区域井距为70m,以反九点蒸汽驱开发,剩余油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尽量利用现有井网,采用本申请的井网结构和井网系统,将原反九点井网井组优化布置加密4口第二井15,并将原反九点井网边生产井转为边井13,每口第二井15均与一个第一井11和两个边井13相邻;原反九点井网角井17均与4口边井13相邻,构成一种以反九点与五点组合开发模式;如此取得的井网完善程度高,多向受效井多,不存在死油区,注采井连通程度高,便于后期整体调控,具体详见附图3。表1试验区域蒸汽驱应用本申请的井网系统开发数据表生产时间(天)累积注汽量(吨)累积产油量(吨)阶段采出程度(%)阶段油汽比10065000120001.150.18250165000322002.650.19400320000678004.890.21(3)实施开发,跟踪效果。最终确定第一井11和边井13共13口,第二井15和角井17共20口。如表1所示,随时开发时间的延续,生产效果逐渐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1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