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3516发布日期:2019-01-16 06:4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除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钻爆法因其具有灵活、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已成为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然而,钻爆法在隧道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炮烟,由于隧道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粉尘和炮烟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隧道中的粉尘和炮烟进行降尘处理。

目前,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一般采用湿式除尘技术或干湿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主要包括喷雾洒水,水幕降尘等;对于干湿除尘技术,通常对含有粉尘的空气采取吸尘滤尘的方法,通常采用与除尘设备连接的伞状吸入端对含有粉尘的空气进行吸入,再通过除尘设备进行除尘处理。参见图2,目前的伞状吸入端主要为一锥形吸入口19,该锥形吸入口的广口端用于吸进带粉尘的空气,锥形吸入口的窄口端通过输送管路连接除尘设备,由于伞状吸入端为锥形结构,因此导致只有在其窄口端以及窄口端正前方的空间中产生的负压气流20最强,而位于锥形结构的靠近锥形内侧壁的空间以及广口端处产生的吸入负压相对较弱,导致这些地方吸入粉尘的力度大大减弱,从而降低了粉尘吸入效率,此外,由于伞状吸入端的锥形侧壁将伞状吸入端内部与锥形侧壁外侧的空间相隔离,使得锥形侧壁外侧的空间中的粉尘也无法被吸入进锥形吸入口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在其吸尘口能够产生均匀并且较强的负压吸力,能够极大的提高吸尘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动力系统,车体上设有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设于车体的车头一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粉尘吸入筒的右端轴连接,其中粉尘吸入筒的左端口为粉尘吸入口,粉尘吸入筒的右端口封闭,粉尘吸入筒的左端还与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杆外壁上位于粉尘吸入筒中心轴线一侧设有叶片,所述叶片用于在斜杆绕粉尘吸入筒中心轴线转动时将斜杆附近位于粉尘吸入筒中心轴线一侧的带粉尘空气扇向粉尘吸入口方向;所述粉尘吸入筒的中部套设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通过支撑座固定于车体上,支撑套筒内开设有环绕支撑套筒内侧壁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所在位置处的粉尘吸入筒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吸尘气流过孔,所述第一环形槽与开设于支撑套筒侧壁内的吸尘输出通道相连通,吸尘输出通道通过吸尘输送管与固定于车体上的吸尘设备相连接,所述吸尘设备通过吸尘控制开关与设于车体上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上述粉尘吸入筒与支撑套筒之间通过密封橡胶圈滑动密封连接,使粉尘吸入筒在支撑套筒内转动时不会将粉尘沿粉尘吸入筒和支撑套筒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

上述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斜杆的纵向分布,各叶片的面积从斜杆悬置端至斜杆的与粉尘吸入筒连接的一端依次减小。

上述斜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粉尘吸入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上述斜杆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斜杆上均设有3个叶片。

上述每根斜杆上的各叶片所在的面与该斜杆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上述各斜杆沿其纵向均设有多个水雾喷嘴,该多个水雾喷嘴均设于斜杆的与粉尘吸入筒中心轴线相背一侧的外壁上,且斜杆内开设有与各水雾喷嘴相连通的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还与穿设于粉尘吸入筒内的输水连接管相连接,输水连接管与开设于粉尘吸入筒侧壁上的过水孔相连接,过水孔与开设于支撑套筒内的环绕支撑套筒内侧壁的第二环形槽连通,第二环形槽通过输水管与固定于车体上的输水设备相连接,输水设备通过输水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上述吸尘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吸尘器以及与吸尘器相连接的储尘箱,其中吸尘器与所述吸尘输送管相连接,吸尘器与吸尘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输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高压水泵以及与高压水泵相接的储水箱,其中高压水泵与所述输水管相连接,高压水泵与输水开关电连接。

上述支撑套筒与保护网罩相固定,所述保护网罩用于容纳所述斜杆以及由斜杆绕所述粉尘吸入筒的中心轴线转动所形成的锥形轨迹;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上述粉尘吸入筒和支撑套筒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车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电机控制开关、吸尘控制开关以及输水开关均设于控制面板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在粉尘吸入口4-1产生吸入负压进行吸入带粉尘的空气的同时,通过高速旋转的斜杆5能够产生一锥形吸入口,同时斜杆5上所设的叶片6还会在斜杆旋转的同时,将斜杆5附近位于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一侧的带粉尘空气扇向粉尘吸入口4-1方向,从而克服了锥形吸入口内部周向空间中的吸入负压薄弱的缺陷,同时还能够使得锥形吸入口的斜杆5外侧的带粉尘空气也被吸入粉尘吸入口4-1中;本发明装置在其锥形吸入口能够产生较为均匀并且较强的负压吸力,能够极大的提高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伞状吸入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照如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包括动力系统2,车体1上设有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设于车体1的车头一端的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与粉尘吸入筒4的右端轴连接,其中粉尘吸入筒4的左端口为粉尘吸入口4-1,粉尘吸入筒4的右端口封闭,粉尘吸入筒4的左端还与斜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杆5外壁上位于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一侧设有叶片6,所述叶片6用于在斜杆5绕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转动时将斜杆5附近位于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一侧的带粉尘空气扇向粉尘吸入口4-1方向;所述粉尘吸入筒4的中部套设有支撑套筒8,支撑套筒8通过支撑座11固定于车体1上,支撑套筒8内开设有环绕支撑套筒8内侧壁的第一环形槽10,所述第一环形槽10所在位置处的粉尘吸入筒4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吸尘气流过孔9,所述第一环形槽10与开设于支撑套筒8侧壁内的吸尘输出通道23相连通,吸尘输出通道23通过吸尘输送管13与固定于车体1上的吸尘设备12相连接,所述吸尘设备12通过吸尘控制开关与设于车体1上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3通过电机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入筒4与支撑套筒8之间通过密封橡胶圈滑动密封连接,使粉尘吸入筒4在支撑套筒8内转动时不会将粉尘沿粉尘吸入筒4和支撑套筒8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6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斜杆5的纵向分布,各叶片6的面积从斜杆5悬置端至斜杆5的与粉尘吸入筒4连接的一端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5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粉尘吸入筒4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5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斜杆5上均设有3个叶片6。

进一步地,每根斜杆5上的各叶片6所在的面与该斜杆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进一步地,各斜杆5沿其纵向均设有多个水雾喷嘴7,该多个水雾喷嘴7均设于斜杆5的与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相背一侧的外壁上,且斜杆5内开设有与各水雾喷嘴7相连通的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还与穿设于粉尘吸入筒4内的输水连接管相连接,输水连接管与开设于粉尘吸入筒4侧壁上的过水孔相连接,过水孔与开设于支撑套筒8内的环绕支撑套筒8内侧壁的第二环形槽连通,第二环形槽通过输水管15与固定于车体1上的输水设备14相连接,输水设备14通过输水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设备1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吸尘器12-1以及与吸尘器12-1相连接的储尘箱12-2,其中吸尘器12-1与所述吸尘输送管13相连接,吸尘器12-1与吸尘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输水设备14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高压水泵14-1以及与高压水泵14-1相接的储水箱14-2,其中高压水泵14-1与所述输水管15相连接,高压水泵14-1与输水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8与保护网罩17相固定,所述保护网罩17用于容纳所述斜杆5以及由斜杆5绕所述粉尘吸入筒4的中心轴线转动所形成的锥形轨迹;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检测装置21。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吸入筒4和支撑套筒8之间设有轴承22;所述车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电机控制开关、吸尘控制开关以及输水开关均设于控制面板16上。

本发明的实验效果:将本发明的降尘装置与现有技术相似降尘装置进行了降尘效果对比,其中本发明的降尘装置的工作功耗、由斜杆旋转成的吸尘喇叭口尺寸、测试环境中的粉尘初始浓度以及吸尘时间均与现有技术的带有如图2所示的固定喇叭口相似的降尘装置的这些指标相同,通过实验发现,本发明的吸尘量(所吸粉尘的质量)比现有技术装置高出38-53%,其中本发明的最佳结构为拥有三个斜杆并且每个斜杆上的叶片最佳数量为3个,当斜杆数以及每个斜杆上的叶片数多于3个或少于3个时,其吸尘效果均会比3个时下降。当环境中粉尘浓度较低时,本发明的吸尘效果显著高于现有技术相似的降尘装置,在相同测试时间内,其吸尘量最高比现有技术降尘装置高出5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钻爆法施工用降尘装置,在其粉尘吸入口4-1产生吸入负压进行吸入带粉尘的空气的同时,通过高速旋转的斜杆5能够产生一锥形吸入口,同时斜杆5上所设的叶片6还会在斜杆旋转的同时,将斜杆5附近位于粉尘吸入筒4中心轴线一侧的带粉尘空气扇向粉尘吸入口4-1方向,从而克服了锥形吸入口内部周向空间中的吸入负压薄弱的缺陷,同时还能够使得锥形吸入口的斜杆5外侧的带粉尘空气也被吸入粉尘吸入口4-1中;本发明装置在其锥形吸入口能够产生较为均匀并且较强的负压吸力,能够极大的提高吸尘效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