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187发布日期:2018-10-09 19:41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隧道内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隧道内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原因,列车以高速进入隧道时,撞击隧道内空气产生高压波,该高压波往隧道内以空气的速度传递,而形成隧道空气的活塞效应,当高压波抵达隧道口且冲出隧道出口时,大部分会向进口反射成膨胀波,小部分在隧道出口以脉冲波的形式向周围地区辐射出去,且因空间突然扩大,而产生微压波,称为微压波噪音,微压波导致隧道出口发生气动爆破噪声,列车车窗以及附近轻型结构物,例如房屋门窗等急剧振动,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同时隧道内辅助设施受到气动荷载的反复作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缩短了使用寿命,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目前,缓解铁路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措施主要在洞门结构设计上,但该工程施工难度较大,而且造价昂贵、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隧道、易于施工、有效减缓微压波效应,经济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所述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且间隔固定设置的多个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两端开口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朝向隧道入口,所述分流管的第二端开口连通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

作为优选地,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还设置有分流收集结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分流收集结构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喇叭管头,所述喇叭管头的大直径端朝向隧道入口,所述喇叭管头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喇叭管头内部设置有蜂窝状的多个分流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收集结构与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伸缩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内设置有多个隔板交叉形成的消音腔。

具体地,所述分流管内壁与外壁上均设置有消音涂层。

具体地,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为弧形扁口,且所述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与隧道内壁的顶部和/或隧道内壁的侧面相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通过在隧道内壁且间隔固定设置的多个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两端开口的分流管,分流管的第一端开口朝向隧道入口,分流管的第二端开口连通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利用分流管对铁路隧道内的高压波进行分流,使得高压波的传播能力分散,从而有效减小洞口处的微压波效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隧道、易于施工,造价成本低,维护起来比较容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效减缓微压波效应而且经济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蜂窝状的多个分流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隔板交叉形成的消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扁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流管,2隧道入口,3隧道出口,4喇叭管头,5蜂窝状的多个分流入口,6隔板,7弧形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如图1所示,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壁且间隔固定设置的多个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两端开口的分流管1,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朝向隧道入口2,所述分流管1的第二端开口连通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

在具体的应用中,设置的分流结构的数量由隧道的长度、造价成本而定,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在具体应用中,可考虑分流结构的数量和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的数量匹配设置,靠近隧道入口2的分流结构距离隧道入口2的距离优选地在50米到200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当列车以高速使进隧道时,撞击隧道内空气产生高压波,高压波往隧道内以空气的速度传递,并通过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被分散到分流管1中,经过分流管1的导流,连通到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由于通风管道和排水管道内的空气是流通的,因此可有效的将高压波进行分散,从而减小隧道出口3的微压波效应,该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由于不需要额外在隧道内进行竖井等工程施工,只需要结合现有隧道结构中,安装分流管1即可,因此,适应各种地形环境隧道、易于施工,同时造价成本较低,维护起来比较容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效减缓微压波效应而且经济效果显著。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还设置有分流收集结构。

作为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分流收集结构包括直径逐渐减小的喇叭管头4,所述喇叭管头4的大直径端朝向隧道入口2,所述喇叭管头4的小直径端与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连接。具体地,喇叭管头4朝向隧道入口2,有利于高压波通过喇叭管头4流入分流管1内,从而提升高压波的收集效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喇叭管头4内部设置有蜂窝状的多个分流入口5,便于高压波的收集及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蜂窝状的多个分流入口5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多个分流入口的大小可以一样大,也可以不一样大。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收集结构与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伸缩连接管。具体地,伸缩连接管的设置便于安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分流收集结构的位置。

在具体的应用中,如图4所示,所述分流管1内设置有多个隔板6交叉形成的消音腔。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波的传播能力表现为振动和噪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两个隔板6之间的空间直接形成消音反射腔,多个消音反射腔形成了消音腔,高压波在消音腔内传播,在消音反射腔被多次反射,噪音被逐渐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了噪音,同时,在多次反射的过程中高压波的振动也会被进一步减弱。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1内壁与外壁上均设置有消音涂层。分流管1内壁的消音涂层可有效的对高压波的噪音进行吸收,从而增强噪音的消音效果,外壁的消音涂层进一步避免导流管内的噪音向外传播。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为弧形扁口7,且所述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与隧道内壁的顶部和/或隧道内壁的侧面相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隧道内壁一般呈拱形,弧形扁口7的结构有利于分流管1在安装时贴合隧道内壁的拱形结构。从安装数量上来看,可以在隧道内壁的顶部和隧道内壁的侧面同时安装分流管1,也可以只在隧道内壁的顶部或隧道内壁的侧面安装。进一步地,隧道内壁两侧面的分流管1可以是对称设置,也可以是非对称设置,分流管1设置位置的变化均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通过在隧道内壁且间隔固定设置的多个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包括至少一根两端开口的分流管1,分流管1的第一端开口朝向隧道入口2,分流管1的第二端开口连通通风管道和/或排水管道,利用分流管1对铁路隧道内的高压波进行分流,使得高压波的传播能力分散,从而有效减小隧道出口3的微压波效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隧道微压波缓冲结构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隧道、易于施工,造价成本低,维护起来比较容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效减缓微压波效应而且经济效果显著。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