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573发布日期:2019-01-08 21:32阅读:195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井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



背景技术:

在地铁站施工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的施工难点,采用管井降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地铁站的顺利、安全开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井降水中,由于管井易堵塞,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行,而洗井是解决管井堵塞的常用方法,洗井主要是消除井孔过滤器上的堵塞物,以提高管井的透水性。常用的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联合洗井、以及酸洗法等多种方式。压缩空气法操作工序简便,在施工中使用较广泛,但是压缩空气法洗井工具通常由排水管及进气管配合组成,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进气管堵塞,严重影响洗井效率及洗井效果,增加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能够减少洗井器具堵塞频率,使管井施工按照标准化安全、快速的进行,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包括:

排水管,其下部侧壁贯穿设有贯穿孔;

进气组件,其包括平行于所述排水管设置的竖直管、及与所述竖直管靠近所述排水管下端的一端连通的倾斜管,所述倾斜管另一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其中,所述倾斜管与所述排水管间的夹角为20-40°。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管与所述排水管间的夹角为30°。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管包括一端与所述竖直管连通的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自由端连通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的自由端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自由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支管与所述排水管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接管远离所述竖直管一端、所述第二接管的两端、以及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二接管一端均设有外螺纹;

还包括:第一螺帽,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管远离所述竖直管一端、及所述第二接管靠近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螺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第二接管;

第二螺帽,其分别与所述支管远离所述排水管一端、及所述第二接管远离所述第一接管的一端螺接,以连通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二接管。

优选的是,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二接管的一端内侧壁卡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是,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二接管连接处周向固设密封橡胶垫。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竖直管、第一接管、第二接管、支管均由镀锌管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下端沿其周向焊接倒置圆台形导流头。

优选的是,还包括:

支架,其包括多个沿所述竖直管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竖直管的外侧壁固接,其中,沿所述排水管长度方向设有水平截面为U型的固定槽,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直管的一端位于固定槽内,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槽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下部设有粉碎机构,其包括:

圆筒部,其与所述排水管同轴设置,且上下均开口状,所述圆筒部上端沿其周向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圆筒部的中轴线设置,其中,所述排水管下部沿其周向间隔水平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接方式一一对应固定,以使所述圆筒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抵接;

锥形部,其设于所述圆筒部的正下方,所述锥形部包括沿所述圆筒部中轴线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股边沿所述圆筒部的中轴线方向设置,且多个第一隔板的股边沿其长度方向固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勾边靠近所述圆筒部设置,且多个第一隔板的勾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隔板的勾边远离其股边的一端与所述圆筒部下端固接,多个第一隔板的勾边所在平面等间隔固设有多个环形板状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圆筒部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隔板的上下两个曲线边缘与其中轴线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勾边与所述导流头的下端不抵接,且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头的圆台下底直径,所述第一隔板的斜边缘、第二隔板的下边缘均设为刀刃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洗井器具,通过将倾斜管倾斜设置,以便于压缩空气始终以倾斜向下的角度进入所述排水管端部,并将气体压入管井井底,这种设置避免了泥浆堵塞倾斜管和竖直管,充分达到洗井的连续性,并且减少了倾斜管与竖直管的清洗次数,使管井施工按照标准化安全、快速的进行,减少提高了洗井效率,节约洗井成本。

第二、设置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以及支管,这种设置便于对倾斜管实现定期清洗,并且方便倾斜管的疏通,另一方面第一螺帽、第二螺帽、以及外螺纹,这种设置便于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以及支管的连接和拆卸,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的效率。

第三、设置支架,一方面对所述竖直管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便于支架的灵活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连接,降低拆卸和组装的难度,提高施工的效率。

第四、设置粉碎机构,首先,所述圆筒部与所述排水管为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有利于清洗所述导流头、以及锥形部;其次,设置锥形部,一方面设计成锥形,有利于排水管伸入管井井底泥浆中,以便于将管井井底的泥浆冲出,减少管井的清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将所述第二隔板的斜边缘、以及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边缘设成刀刃状,通过设置第一隔板有利于将管井井底的泥块进行粉碎,避免泥块堵塞所述导流头、以及排水管,通过设置第二隔板,并且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头的圆台下底直径,这种设置有利于将泥块进行二次粉碎,进一步避免了所述排水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锥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包括:

排水管1,其下部侧壁贯穿设有贯穿孔;

进气组件,其包括平行于所述排水管1设置的竖直管3、及与所述竖直管3靠近所述排水管1下端的一端连通的倾斜管,所述倾斜管另一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其中,所述倾斜管中轴线与所述排水管1中轴线间的夹角为20-40°。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1与竖直管3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管井的直径进行设置,使用过程中,先将所述排水管1下端下放至管井井深2/3处,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强为0.6~0.8Mpa,并通过所述进气管输送至所述排水管1中,当从排水管1上端流出的水含泥沙量明显降低时,再将所述排水管1下端伸入管井底部。采用该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洗井器具,通过将倾斜管倾斜设置,以便于压缩空气始终以倾斜向下的角度进入所述排水管1端部,并将气体压入管井井底,这种设置避免了泥浆堵塞倾斜管和竖直管3,充分达到洗井的连续性,并且减少了倾斜管与竖直管3的清洗次数,使管井施工按照标准化安全、快速的进行,减少提高了洗井效率,节约洗井成本。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倾斜管中轴线与所述排水管1中轴线间的夹角为30°。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较好的防止倾斜管和竖直管3堵塞。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倾斜管包括一端与所述竖直管3连通的第一接管4,所述第一接管4的自由端连通有第二接管6,所述第二接管6的自由端连通有支管7,所述支管7的自由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支管7与所述排水管1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接管4远离所述竖直管3一端、所述第二接管6的两端、以及所述支管7靠近所述第二接管6一端均设有外螺纹;

还包括:第一螺帽5,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管4远离所述竖直管3一端、及所述第二接管6靠近所述第一接管4的一端螺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接管4与所述第二接管6;

第二螺帽9,其分别与所述支管7远离所述排水管1一端、及所述第二接管6远离所述第一接管4的一端螺接,以连通所述支管7与所述第二接管6。采用该技术方案,一方面设置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6、以及支管7,这种设置便于对倾斜管实现定期清洗,并且方便倾斜管的疏通,另一方面第一螺帽5、第二螺帽9、以及外螺纹,这种设置便于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6、以及支管7的连接和拆卸,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的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管7靠近所述第二接管6的一端内侧壁卡设有过滤网,以避免堵塞进气管。采用该技术方案,避免大颗粒固体进入竖直管3、第一接管4、以及第二接管6,以堵塞进气通道,影响洗井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管7与所述第二接管6连接处周向固设密封橡胶垫,以避免连接处漏气。采用该技术方案,提高所述第二接管6、支管7连接处的气密性,防止漏气,进而提高洗井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1、竖直管3、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6、支管7均由镀锌管制成。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镀锌管耐腐蚀,可以延长所述排水管1、竖直管3、第一接管4、第二接管6、以及所述支管7的使用时间,进而降低施工成本。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1下端沿其周向焊接倒置圆台形导流头2,所述导流头2可与所述排水管1同轴设置。采用该技术方案,以使排水管1插入泥浆较厚的管井井底,提高洗井效率,缩短洗井时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支架,其包括多个沿所述竖直管3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设置的支撑杆8,每个支撑杆8的一端与所述竖直管3的外侧壁固接,其中,沿所述排水管1长度方向设有水平截面为U型的固定槽10,所述支撑杆8水平设置,且其远离所述竖直管3的一端位于固定槽10内,所述支撑杆8与所述固定槽10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为:所述支撑杆8远离所述竖直管3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槽10其中一侧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其另一侧壁相对位置设有第三通孔,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三通孔设有螺栓,以使所述支撑杆8与所述固定槽10固接。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支架,一方面对所述竖直管3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固定槽10与所述支撑杆8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便于支架的灵活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所述第一支管7与所述第二支管7的连接,降低拆卸和组装的难度,提高施工的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1下部设有粉碎机构,其包括:

圆筒部11,其与所述排水管1同轴设置,且上下均开口状,所述圆筒部11上端沿其周向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自由端远离所述圆筒部11的中轴线设置,其中,所述排水管1下部沿其周向间隔水平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接方式一一对应固定,具体可为: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圆筒部11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排水管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孔,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设有螺栓,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接,以使所述圆筒部11的内侧壁与所述排水管1的外侧壁抵接;

锥形部,其设于所述圆筒部11的正下方,所述锥形部包括沿所述圆筒部11中轴线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的股边沿所述圆筒部11的中轴线方向设置,且多个第一隔板12的股边沿其长度方向固接,所述第一隔板12的勾边靠近所述圆筒部11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的股边为所述第一隔板12的长直角边,所述第一隔板12的勾边为所述第一隔板12的短直角边,且多个第一隔板12的勾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隔板12的勾边远离其股边的一端与所述圆筒部11下端固接,多个第一隔板12的勾边所在平面等间隔固设有多个环形板状第二隔板13,所述第一隔板12的勾边可与所述第二隔板13的下边缘焊接,所述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与所述圆筒部11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的上下两个曲线边缘与其中轴线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第一隔板12的勾边与所述导流头2的下端不抵接,且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头2的圆台下底直径,所述第一隔板12的斜边缘、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的下边缘均设为刀刃状结构,以粉碎管井中的泥块。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粉碎机构,首先所述圆筒部11与所述排水管1为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有利于清洗所述导流头2、以及锥形部;其次,设置锥形部,一方面设计成锥形,有利于排水管1伸入管井井底泥浆中,以便于将管井井底的泥浆冲出,减少管井的清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设置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并将所述第二隔板13的斜边缘、以及所述第一隔板12的下边缘设成刀刃状,通过设置第一隔板12有利于将管井井底的泥块进行粉碎,避免泥块堵塞所述导流头2、以及排水管1,通过设置第二隔板13,并且相邻两个第二隔板1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头2的圆台下底直径,这种设置有利于将泥块进行二次粉碎,进一步避免了所述排水管1的堵塞。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超深管井压缩空气法洗井的简易洗井器具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