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捕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120发布日期:2019-04-09 21:3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湿式捕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湿式捕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巷道风流中的飞扬粉尘是煤矿井下粉尘污染的重要方面,严重影响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回风巷中的高浓度飞扬粉尘,会在巷道中形成沉积粉尘,易引发煤尘爆炸事故,还会影响工人视线,导致工伤事故。

目前针对煤矿井下巷道内风流中的飞扬粉尘主要是通过巷道断面喷雾和抑尘网技术,可有效拦截捕集粉尘,降低巷道内的飞扬粉尘浓度。但上述现有技术开发的巷道断面喷雾和抑尘网装置均为固定式安装方式,移动不便,不能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而及时跟进;其次,抑尘网的高度和宽度不可调,不能适应巷道条件变化;此外,断面喷雾还会导致大量水雾弥漫,影响视线,现场适用性不强,导致使用效果不佳,未能有效解决巷道内飞扬粉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提供一种移动便捷兼断面可调的湿式捕尘装置,可以高效吸附捕集煤矿井下巷道内风流中的飞扬粉尘,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减少煤尘飞扬和堆积的现象,显著降低巷道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同时还可根据巷道断面变化,灵活调节高宽尺寸,保证捕尘网面覆盖巷道全断面,适用性强;此外,装置能够便捷移动,减少劳动工作量,使用方便。

一种湿式捕尘装置,包括固定式框架、活动式框架以及固定式框架上的立柱,所述固定式框架与活动式框架上均安设有捕尘网;所述固定式框架底部设置有可移动脚轮,所述活动式框架设置于立柱内部且活动式框架在竖直方向高度可调。

进一步,所述固定式框架和活动式框架均由多根横梁和纵梁组成,所述固定式框架和活动式框架均为矩形框架,所述立柱内部设有安装活动框架纵梁的安装孔,立柱上设置有对活动式框架纵梁进行定位的紧固装置。

进一步,所述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结构为中空结构,且横梁上设置有斜向下45°的喷水喷头。

进一步,所述固定式框架两立柱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

进一步,所述固定式框架的两条横梁之间设置有门式框架,所述门式框架为矩形框架。

进一步,所述活动式框架的两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活动式框架上横梁间还设置有中间纵梁。

进一步,所述可移动脚轮为工业万向脚轮。

进一步,所述工业万向脚轮两个一组且设置于立柱底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式框架、活动式框架、门式框架均为圆形空心钢管制成。

进一步,所述门式框架由多根横梁和纵梁组成,所述门式框架内设置有捕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移动便捷兼断面可调的湿式捕尘装置,可以高效吸附捕集煤矿井下巷道内风流中的飞扬粉尘,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减少煤尘飞扬和堆积的现象,总粉尘降尘效率可达到90%以上,显著降低巷道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同时还可根据巷道断面变化,灵活调节高宽尺寸,保证捕尘网面覆盖巷道全断面,适用性强;此外,装置能够便捷移动,减少劳动工作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湿式捕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门式框架3;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4;工业万向脚轮5;捕尘网6;立柱7;活动式框架8;固定式框架9。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湿式捕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湿式捕尘装置,包括固定式框架9、活动式框架8以及立柱7,所述固定式框架9与活动式框架8上均安设有捕尘网6;所述固定式框架9底部设置有可移动脚轮,所述立柱设置于固定式框架上9,所述活动式框架8设置于立柱7内部且活动式框架8在竖直方向高度可调,所述固定式框架9底部还安装有移动脚轮,工人可以推动湿式捕尘装置进行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式框架9和活动式框架8均由横梁和纵梁组成且固定式框架9和活动式框架8均为矩形框架,所述立柱7内部设有安装活动式框架纵梁的安装孔,立柱7上设置有对活动式框架纵梁进行定位的紧固装置,固定式框架 9和活动式框架8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框架,立柱7内部为空心结构,活动式框架8的纵梁插装于立柱7内部,通过调节活动式框架纵梁插装的深度,进而控制湿式捕尘装置的整体高度,优选的,立柱7内部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能够将纵梁与立柱进行密封的密封圈,在立柱7上还设置有多个紧固螺栓,螺栓上设有橡胶垫,活动式框架8的纵梁插装到立柱7的内部时,通过环形凹槽的密封圈将二者密封,通过立柱上设置的橡胶垫的紧固螺栓将活动式框架7的纵梁进行定位,通过调节不同的高度以及移动脚轮的配合,可以满足湿式捕尘装置的整体高度与宽度满足在不同的巷道,满足覆盖巷道全断面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式框架8顶部横梁4结构为中空结构,且横梁上设置有可以向下喷水的喷头,喷头根据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4的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喷头,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4采用中空的结构,优选的,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可设为喷雾架,采用中空结构设计,喷雾架上设有斜向下45°的的喷头,可以根据现场降尘需求选用不同型号的喷嘴,通过调节进水流量进而调节喷雾流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式框架9两纵梁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1,立柱7对活动式框架8与固定式框架9插装时的整体结构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第一横梁1对固定式框架9整体上也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式框架9的两条横梁之间设置有门式框架3,所述门式框架3与固定式框架9的上下横梁以及第二横梁2相接,所述门框内设置有捕尘网6,固定式框架9的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和两根门框纵梁组成矩形门框,门式框架3的设置方便于行人通过,门式框架3上设置有捕尘网6,与固定式框架9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框架结构,不影响对煤尘的捕捉,门式框架3设置于固定式框架9的上下横梁之间,门式框架3的一根门框纵梁上设有两处门栓结构,用于将门式框架3安装于固定式框架中间的矩形门框内,门式框架3的另一根门框纵梁上设有一处紧扣装置,用于扣住矩形门框,避免在现场使用过程中,门被巷道中的风流吹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式框架8的两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2,所述第二横梁2与活动式框架上横梁间还设置有中间纵梁,第二横梁2以及中间纵梁的设计使活动式框架具有更高的承重能力以及让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湿式捕尘装置在移动作业中不会发生摇晃,同时活动式框架8顶部横梁4顶部喷头喷水时也能有同样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脚轮为工业万向脚轮5,所述工业万向脚轮5两个一组且设置于固定式框架立柱7底部,工业万向脚轮5方便捕尘装置在巷道内转弯移动,两个一组的设计方式增加了捕尘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式框架9、活动式框架8和门式框架3均为圆形空心钢管制成,不用另加水管或者其他的进水方式,只需要从固定式框架纵梁底部进入,立柱内设有密封圈,不会影响水流入活动式框架的纵梁,经过活动式框架纵梁流进活动式框架顶部横梁4的喷头内并向下喷出,喷头内的水流经捕尘网6 并形成水膜,由于煤尘具有亲水性的特点,捕尘网6很容易将煤尘吸收,减少煤尘飞扬和堆积的现象,总粉尘降尘效率可达到90%以上,显著降低巷道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