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1568发布日期:2019-03-30 09: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矿井降尘装置通常结构复杂,使用于大型矿井,成本较高,对中小型矿井来说,大大增加了采矿成本,而一般中小型矿井都是直接喷水降尘,但是降下来的粉尘容易再次飞起来,降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结构简单,降尘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包括设于矿井地面的粉尘吸附腔,所述粉尘吸附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漏尘板、卵石层、过水板、集水腔,所述粉尘吸附腔的两外侧壁上分别焊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C型套,套内间隙配合安装有供水管,粉尘吸附腔两侧的供水管上相向设有用于喷雾降尘的喷雾头。

优选地,所述卵石层内的卵石粒径大于10mm。

优选地,所述漏尘板上设有若干条形的漏尘孔,所述漏尘孔上大下小。

优选地,所述C型套的顶部设置紧定螺钉,用于锁定供水管的轴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过水板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孔径小于卵石层内卵石的粒径。

优选地,所述集水腔连接用于排出废水的排水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没有采用大型除尘设备,主要采用钢材结构和卵石、水管等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

2.降下来的粉尘被卵石层吸附,降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附图中,1为粉尘吸附腔,2为漏尘板,3为卵石层,4为供水管,5为喷雾头,6为过水板,7为集水腔,8为漏尘孔,9为过水孔,10为支柱,11为C型套,12为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一种矿井自动降尘装置,包括设于矿井地面的粉尘吸附腔,粉尘吸附腔外壁采用钢架结构,内置橡胶层,防止出现漏水,所述粉尘吸附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漏尘板、卵石层、过水板、集水腔,所述集水腔比粉尘吸附腔上部窄,使粉尘吸附腔下端形成阶梯,所述过水板放置在该阶梯上,更加稳定。所述集水腔连接用于排出废水的排水管(未示出)。所述卵石层内的卵石粒径大于10mm,且铺设在过水板上,所述过水板上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孔径小于卵石层内卵石的粒径。所述漏尘板铺在卵石层上,所述漏尘板上设有若干条形的漏尘孔,所述漏尘孔上大下小。

所述粉尘吸附腔的两外侧壁钢架结构上分别焊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C型套,套内间隙配合安装有供水管,粉尘吸附腔两侧的供水管上相向设有用于喷雾降尘的喷雾头。所述C型套的顶部设置紧定螺钉,用于锁定供水管的轴向位置。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供水管的轴向位置,针对具体位置进行降尘。

使用方法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矿井内,粉尘吸附腔的前端朝向工作面,喷雾头喷出水雾,对工作面逸散的粉尘进行沉降,沉降的粉尘经漏尘板进入卵石层并被吸附层,在水雾的作用下卵石层可以吸附大量的粉尘,此外,需定期取下漏尘板对卵石层进行大水量冲洗,排水管连接水泵抽出废水,即可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