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9542发布日期:2019-12-13 17:31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适用严寒地区隧道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严寒地区防排水系统的保温防寒措施是严寒地区防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使用功能。为避免隧道排水不畅,衬砌背后积水冻胀,给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带来安全隐患,做好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设计尤为重要。

目前,严寒地区排水系统设计中常用方法是把环向盲管均放置于冻结线以外,把纵向盲管置于初支和二衬之间并外覆保温板。但施作环向盲沟需在开挖轮廓线外开槽深约60-80cm,掏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在成岩较差段施工,盲沟掏槽需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进行,需剪断初期支护纵向连接筋,对隧道产生二次扰动,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风险;(2)在成岩较好段施工,盲沟掏槽深度过深,施作难度较大,一次爆破难以成型,多次爆破造成较大超挖。纵向盲管外覆保温板,保温板与初期支护密贴施作难度较大,二次衬砌背后形成空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能有效提高隧道在冬季的排水能力,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及排水通畅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底面内的中心深埋水沟以及排水横沟,从隧道由内到外包括:隧道二次衬砌、防水板、高性能保温板、土工布缓冲层、环向盲管或纵向盲管、初期支护,环向盲管沿隧道走向均布间隔设置在隧道顶部,环向盲管采用单壁打孔波纹管,靠近围岩一侧180°范围内打孔,环向盲管两端下部分别连接有一根纵向盲管,所述的盲管均包裹有土工布缓冲层,纵向盲管下端通过排水横沟连接着中心深埋水沟。

环向盲管纵向间距按6—10m布置。

所述的高性能保温板为纳米复合真空绝热保温防水板,高性能保温板的厚度为1.2cm,宽幅为1.2m。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和柔韧性,同时相对于传统保温材料达到同样保温效果厚度更小。

高性能保温板中部加工有呈“ω”型的凹槽,所述的盲管位于该凹槽内。这种结构能保持严寒地区隧道盲管内温度高于冰点,避免环向盲管掏槽施工,同时能与隧道初支面保持良好的密贴性,避免二次衬砌背后空隙的形成。本实用新型连接措施构造简单,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严寒气候对隧道排水系统的影响,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防寒排水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排出隧道内的水,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及排水通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向或纵向盲管布设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二次衬砌1、防水板2、高性能保温板3、土工布缓冲层4、环向盲管5、初期支护6、纵向盲管7、中心深埋水沟8、排水横沟9、锚固钉10、单壁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严寒地区隧道环向和纵向盲管的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底面内的中心深埋水沟8以及排水横沟9,从隧道由内到外包括:隧道二次衬砌1、防水板2、高性能保温板3、土工布缓冲层4、环向盲管5或纵向盲管7、初期支护6,环向盲管5沿隧道走向均布间隔设置在隧道顶部,环向盲管5采用单壁打孔波纹管,靠近围岩一侧180°范围内打孔,环向盲管5两端下部分别连接有一根纵向盲管7,所述的盲管均包裹有土工布缓冲层4,纵向盲管7下端通过排水横沟9连接着中心深埋水沟8。

具体施工时,靠近二次衬砌1的一侧覆盖高性能保温板3,高性能保温板3中部加工有呈“ω”型的凹槽,所述的盲管位于该凹槽内。高性能保温板3厚1.2cm、幅宽1.2m,两侧通过锚固钉10固定在初期支护6上。高性能保温板3与环向盲管5或者纵向盲管7之间的孔隙通过发泡胶填充。防水板2也通过锚固钉6固定在初期支护6上。环向盲管5或者纵向盲管7设置于隧道初期支护6和二次衬砌1之间,环向盲管5纵向间距按6—10m布置;纵向盲管7在二次衬砌1两侧边墙处各设一道。环向盲管5和纵向盲管7采用单壁打孔波纹管,靠近围岩一侧180°范围内打孔。环向盲管5或者纵向盲管7通过土工布缓冲层4包裹,土工布缓冲层4用以起到过滤水中泥沙的作用。经过土工布缓冲层4过滤的水通过所述的盲管上的单壁孔11进入盲管中。中心深埋水沟8通过排水横沟9与环向盲管5和纵向盲管7直接连接,排水横沟9坡度不小于5%。排水横沟9与隧道结构底板或仰拱之间采用c20混凝土回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