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1137发布日期:2020-09-18 19:3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属于煤矿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不断进行,一批矿井经过整合后均需要进行生产系统的改造,作为地面通风系统中的风道,由于原来风道断面已不能满足新风机参数要求,需要对原风道进行变截面缩小改造。

在对原风道进行变截面缩小改造过程中,常规改造技术方案是先将需要进行变截面缩小的风道段整体拆除,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变截面风道。常规改造技术方案施工费用大、制作模板复杂、工期长,还需要考虑新钢筋混凝土风道的养护时间,很难满足环保改造的工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可靠的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包括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之间通过变截面风管相连接,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植筋孔,所述植筋孔内均插装有第一竖直筋,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钢筋网,所述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钢筋网,所述第一环形钢筋网固定在大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第一竖直筋上,所述第二环形钢筋网固定在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第一竖直筋上,所述变截面风管的外壁圆周上固定有多个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安装有第二竖直筋,所述第二竖直筋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变截面风管的外壁平行,所述变截面风管的外部设置有变截面环形钢筋网,所述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锥度与变截面风管的锥度相同,所述变截面环形钢筋网固定在第二竖直筋上,且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焊接固定,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小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变截面风管的外部均喷涂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喷涂厚度高于第一竖直筋、第二竖直筋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变截面风管为钢制结构,且变截面风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外缘板,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膨胀螺栓,所述环形外缘板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植筋孔呈梅花型布置,且植筋孔内填充有改性环氧类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和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数量均为2-3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采用将口径不同的混凝土风道通过变截面风管进行连接,然后在混凝土风道外部浇筑加固混凝土层,形成新的变截面风管,操作方便,简单,施工费用少,工期短,可以省去现场制作模板复杂的过程,减少环境污染,节能节材,满足改造工程紧迫的施工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向植筋孔内注入改性环氧类胶粘剂,通过竖直筋和钢筋网片使得喷射的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风道可靠结合,避免出现裂缝,优化了风道形状,满足改造后风机设备高效运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包括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之间通过变截面风管3相连接,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植筋孔4,植筋孔4内均插装有第一竖直筋5,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钢筋网6,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钢筋网7,第一环形钢筋网6固定在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的第一竖直筋上,第二环形钢筋网7固定在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的第一竖直筋上,变截面风管3的外壁圆周上固定有多个内螺纹管8,内螺纹管8内安装有第二竖直筋9,第二竖直筋9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变截面风管3的外壁平行,变截面风管3的外部设置有变截面环形钢筋网10,变截面环形钢筋网10的锥度与变截面风管3的锥度相同,变截面环形钢筋网10固定在第二竖直筋上,且变截面环形钢筋网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钢筋网6、第二环形钢筋网7焊接固定,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和变截面风管3的外部均喷涂有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的喷涂厚度高于第一竖直筋、第二竖直筋的高度。

其中,变截面风管3为钢制结构,且变截面风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外缘板12,大口径混凝土风道1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2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膨胀螺栓13,环形外缘板12固定在膨胀螺栓13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两个不同口径的混凝土风道连接,形成新的变截面混凝土风道。在进行连接时,先在混凝土风道的连接端面上安装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的位置应避开钢筋位置。然后将变截面风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膨胀螺栓上,同时保持变截面风管3的两端端面内圈与混凝土风道内壁齐平。在混凝土风道上开设植筋孔,变截面风管的外表面焊接内螺纹管,然后安装第一竖直筋和第二竖直筋,然后将两个风道管立起,焊接第一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和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6、第二环形钢筋网7和变截面环形钢筋网10的数量均为2-3层,然后在钢筋网上喷涂混凝土层,直至混凝土层覆盖钢筋网,然后抹平,覆盖洒水养护。

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铺设钢筋网时要随风道外壁而变化,并应保持平顺;钢筋网片结点点焊,钢筋网接边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喷射混凝土时要设立控制喷射厚度的标志,喷射时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进行,先凹后凸进行作业,并不得漏喷。

此外,植筋孔4呈梅花型布置,且植筋孔内填充有改性环氧类胶粘剂14。植筋孔内注入改性环氧类胶粘剂,通过竖直筋和钢筋网片使得喷射的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风道可靠结合,避免出现裂缝,优化了风道形状,满足改造后风机设备高效运行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包括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之间通过变截面风管相连接,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植筋孔,所述植筋孔内均插装有第一竖直筋,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钢筋网,所述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钢筋网,所述第一环形钢筋网固定在大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第一竖直筋上,所述第二环形钢筋网固定在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第一竖直筋上,所述变截面风管的外壁圆周上固定有多个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安装有第二竖直筋,所述第二竖直筋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变截面风管的外壁平行,所述变截面风管的外部设置有变截面环形钢筋网,所述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锥度与变截面风管的锥度相同,所述变截面环形钢筋网固定在第二竖直筋上,且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焊接固定,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小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变截面风管的外部均喷涂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喷涂厚度高于第一竖直筋、第二竖直筋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风管为钢制结构,且变截面风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外缘板,所述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膨胀螺栓,所述环形外缘板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孔呈梅花型布置,且植筋孔内填充有改性环氧类胶粘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和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数量均为2-3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变截面风道结构,属于煤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小口径混凝土风道之间通过变截面风管相连接,且风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植筋孔,植筋孔内均插装有第一竖直筋,大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环形钢筋网,小口径混凝土风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环形钢筋网,变截面风管的外壁圆周上固定有多个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安装有第二竖直筋,变截面风管的外部设置有变截面环形钢筋网,且变截面环形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钢筋网、第二环形钢筋网焊接固定,大口径混凝土风道、小口径混凝土风道和变截面风管的外部均喷涂有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田元元;马路滨;李田田;郭海峰;蒋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