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0459发布日期:2020-09-18 19:2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预先在地基里进行钻取桩孔,而在钻取桩孔的过程中,为防止桩孔的孔壁崩塌,通常需要在桩孔内通入泥浆,泥浆是一种由水、膨润土和添加剂等组成的混合浆体。其中,泥浆在桩孔的孔壁上形成泥皮,泥皮起到加固孔壁的作用,从而防止了孔壁的崩塌。同时泥浆还具有带出岩土碎屑、冷却和润滑钻头的作用。因此无论在成孔阶段还是在灌注阶段,泥浆都对灌注桩的成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泥浆循环系统是一种将使用过的泥浆经过引导,最终回流至桩孔内继续使用的系统,其通过循环使用泥浆,从而降低了泥浆的使用成本,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用广泛。

目前,公告号为cn206693955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地面且用于打桩的桩孔,桩孔上连通有流道,流道远离桩孔的一端设有泥浆泵,泥浆泵上连接有回浆管,回浆管一端连接泥浆泵的出浆口,另一端连通桩孔,通过流道、泥浆泵以及回浆管的设置,在钻孔过程中从桩孔中溢出的浆液能够流经流道中,并借助泥浆泵将其抽起通过回浆管回流到桩孔内,实现泥浆的回收利用。

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溢出的泥浆里通常带有岩土碎屑,该钻孔泥浆循环系统并没有将泥浆中的岩土碎屑进行过滤,岩土碎屑通过流道流通至泥浆泵中,再通过泥浆泵抽回至桩孔内,如此往复,造成桩内常残留较多的岩土碎屑,而在钻取桩孔过程中需要对桩孔内的岩土碎屑排出,因此该钻孔泥浆循环系统不能满足现有施工中的使用要求,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该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具有减少岩土碎屑被抽回桩孔内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地基内的桩孔以及与桩孔连通的流道,还包括沉淀箱以及储蓄箱,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浆口以及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位于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部,所述流道连通于所述进浆口,所述储蓄箱连通于所述出浆口,所述储蓄箱内设置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上连通有回浆管,所述回浆管的出水口连通于桩孔;所述沉淀箱上设置有用于将岩土碎屑排出至所述沉淀箱外的排屑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出的泥浆经过流道收集至沉淀箱中,由于岩土碎屑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岩土碎屑会在沉淀箱中下移沉淀,而干净的泥浆留存于沉淀箱的上部,泥浆再经过位于沉淀箱侧壁上的出浆口流动至储蓄箱中,在泥浆泵的作用下泥浆被抽回桩孔中;在泥浆循环的过程中,泥浆通过沉淀箱减少了岩石碎屑,满足了施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淀箱上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的升降器、设置于所述沉淀箱底部的收集组件以及设置于收集组件和升降器之间的牵引组件,所述升降器用于驱动所述收集组件沿竖直方向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多的岩石碎屑累积于沉淀箱内需要对岩石碎屑进行清理,岩石碎屑进入至沉淀箱后,下沉至位于沉淀箱底部的收集组件上,通过驱动升降器,使得收集组件抬升至沉淀箱外,此时施工人员可对收集组件进行清理,当清理完毕后再次驱动升降器,使得收集组件移动至沉淀箱的底部,收集组件得以继续对岩石碎屑进行收集;通过清理积累过多的岩石碎屑,以保证泥浆的干净,并且,安装架对升降器起到支撑作用,牵引组件起到将升降器与收集组件相互连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容置框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抽拉板,所述容置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抽拉板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滑轨,所述抽拉板可相对于所述容置框滑入或抽出,当所述抽拉板滑入所述容置框内时,所述抽拉板与所述容置框之间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框起到安装抽拉板的作用,而抽拉板起到承载岩石碎屑的作用,同时,当收集组件抬升至沉淀箱外时,将抽拉板从抽拉内容置框抽出,方便了施工人员清理岩石碎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器为手动葫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葫芦携带简单且操作方便,很好地满足了使用工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环以及若干根链条,所述容置框上设置有扣环,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扣环上,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连接于牵引环上,所述牵引环扣合于手动葫芦的吊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具有较好的受力强度且易于购买与更换的优点,另外,牵引环将多个链条结合于同一个受力点,并且方便了手动葫芦的钩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拉板沿抽拉方向间隔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起到防止抽拉板中的岩石碎屑在抬升以及抽拉的过程中掉回沉淀箱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拉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可将收集组件中多余的水排出至收集组件外,减少了收集组件在抬升至沉淀箱外时的受力载荷,进而减少了收集组件的疲劳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扣环扣接配合的定位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拉板从容置框抽出时,收集装置容易产生晃动,通过定位扣将容置框扣紧,使得收集装置得到定位,从而减少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溢出的泥浆经过流道收集至沉淀箱中,由于岩土碎屑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岩土碎屑会在沉淀箱中下移沉淀,而干净的泥浆留存于沉淀箱的上部,泥浆再经过位于沉淀箱侧壁上的出浆口流动至储蓄箱中,在泥浆泵的作用下泥浆被抽回桩孔中;在泥浆循环的过程中,沉淀箱减少了泥浆中的岩石碎屑,使得泥浆得到过滤,流动至储蓄箱中的泥浆通过满足了施工要求;

2、抽拉板起到承载岩石碎屑的作用,当收集组件抬升至沉淀箱外时,将抽拉板从抽拉内容置框抽出,方便了施工人员清理岩石碎屑;

3、挡板起到防止抽拉板中的岩石碎屑在抬升以及抽拉的过程中掉回沉淀箱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沉淀箱以及排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引组件以及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桩孔;3、流道;4、沉淀箱;41、进浆口;42、出浆口;5、储蓄箱;6、泥浆泵;7、回浆管;71、出水口;8、排屑装置;81、安装架;811、支柱;812、安装框;8121、加强杆;82、升降器;83、收集组件;831、容置框;8311、边框;832、抽拉板;8321、挡板;84、牵引组件;841、牵引环;842、链条;9、滑槽;10、滑轨;11、限位块;12、透水孔;13、扣环;14、定位扣;141、连接绳;142、钩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地基1内的桩孔2以及与桩孔2连通的流道3,其中,还包括沉淀箱4以及储蓄箱5,在本实施例中,沉淀箱4以及储蓄箱5均呈长方形箱体设置,沉淀箱4以及储蓄箱5均埋设于地基1中且两者的上端面开口。沉淀箱4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浆口41以及出浆口42,进浆口41以及出浆口42均位于沉淀箱4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出浆口42以及进浆口41位于沉淀箱4的侧壁上部,流道3连通于进浆口41,溢出的泥浆从桩孔2中通过流道3进入至沉淀箱4中,由于岩土碎屑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岩土碎屑会在沉淀箱4中下移沉淀,而干净的泥浆留存于沉淀箱4的上部。储蓄箱5通过另一流道3连通于出浆口42,沉淀箱4内经过沉淀的泥浆通过流道3进入储蓄箱5内,其中,储蓄箱5内安装有泥浆泵6,泥浆泵6上连通有回浆管7,回浆管7的出水口71连通于桩孔2,流入储蓄箱5中的泥浆在泥浆泵6的作用下,通过回浆管7回流至桩孔2中完成泥浆的循环。

参照图1,沉淀箱4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积累较多的岩土碎屑,而过多的岩土碎屑残留在沉淀箱4中,会造成沉淀箱4堵塞,造成泥浆无法继续沉淀以及流通。因此,为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对沉淀箱4内的岩土碎屑进行清除,其中,沉淀箱4上设置有用于将岩土碎屑排出至沉淀箱4外的排屑装置8。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排屑装置8包括设置于沉淀箱4上的安装架81、设置于安装架81上的升降器82、设置于沉淀箱4底部的收集组件83以及设置于收集组件83和升降器82之间的牵引组件84,升降器82用于驱动收集组件83沿竖直方向升降,牵引组件84用于使收集组件83以及升降器82之间产生连接关系。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81包括四根支柱811以及焊接于四根横杆顶部的安装框812,四根支柱811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沉淀箱4的侧壁顶部,且四根竖杆分布于沉淀箱4的四个角上,安装框812呈矩形框体,并且安装框812的内部设置有两条呈对角设置的加强杆8121,两条加强杆8121与安装框812焊接成型,两条加强杆8121起到强化安装框812的作用,同时,安装架81起到安装升降器82的作用,并且为升降器82提供了稳固的安装位置。其中,升降器8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手动葫芦,手动葫芦携带简单且操作方便,很好地满足了使用工况。

参照图4,收集组件83包括容置框831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抽拉板832,容置框831包括四根依次首尾相连的边框8311,四根边框8311围设呈矩形框架状,容置框831相对的两根边框8311上开设有滑槽9,抽拉板832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滑槽9滑移配合的滑轨10,滑槽9以及滑轨10的形状可以为t型也可以呈燕尾型,只要能实现抽拉板832相对于容置框831滑入或抽出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滑槽9以及滑轨10均呈t型设置。其中,容置框831起到安装抽拉板832的作用,而抽拉板832起到承载岩石碎屑的作用;当抽拉板832滑入容置框831内时,抽拉板832与容置框831之间贴合,如此使得掉落至抽拉板832中的岩石碎屑不易从容置框831中掉落。并且,当收集组件83抬升至沉淀箱4外时,将抽拉板832从抽拉内容置框831抽出,方便了施工人员清理岩石碎屑。

另外,抽拉板832沿抽拉方向间隔设置有挡板8321,挡板8321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挡板8321分别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抽拉板832的相对两侧,两块挡板8321起到防止抽拉板832中的岩石碎屑在抬升以及抽拉的过程中掉回沉淀箱4中。

进一步地,容置框831的相对两根边框8311分别焊接有限位块11,两个限位块11分别位于两根边框8311的相对侧壁上,当抽拉板832从容置框831抽出时,挡板8321与限位块11抵接,使得抽拉板832不易脱离容置框831。

参照图4,抽拉板83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12,透水孔12贯穿于抽拉板832的上下表面。其中,透水孔12可将收集组件83中多余的水排出至收集组件83外,减少了收集组件83在抬升至沉淀箱4外时的受力载荷,进而减少了收集组件83的疲劳破坏。

参照图5,为实现上述抬升收集组件83的功能,牵引组件84包括牵引环841以及链条842,链条842可以设置为多根,在本实施例中,链条842为四根,容置框831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四个扣环13,四个扣环13分布于容置框831的四个角,四根链条842的一端分别扣合于四个扣环13中,且四根链条842的另一端集中扣合于牵引环841上,同时,牵引环841扣合于手动葫芦的吊钩上。牵引环841将多个链条842结合于同一个受力点,并且方便了手动葫芦的钩取。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81上安装有与扣环13扣接配合的定位扣14,具体的,定位扣14包括安装于竖杆上的连接绳141以及安装于连接绳141远离竖杆一端的钩扣142,钩扣142扣合于扣环13中。当抽拉板832从容置框831抽出时(结合图4),收集装置容易产生晃动,通过定位扣14将容置框831扣紧,使得收集装置得到定位,从而减少晃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桩孔2中溢出的泥浆通过流道3流通至沉淀箱4中,由于岩石碎屑的密度比泥浆的大,因此岩石碎屑在沉淀箱4中产生沉淀,而经过沉淀的泥浆集中于沉淀箱4的上部,随后泥浆从沉淀箱4的出料口处通过另一流道3流入储蓄箱5中,流入储蓄箱5中的泥浆在泥浆泵6的作用下抽离被至桩孔2内,实现了泥浆的循环。

并且,由于过多的岩石碎屑会堵塞沉淀箱4,因此需要对岩石碎屑进行清理,在泥浆流动的过程中,岩石碎屑下沉至位于沉淀箱4底部的收集组件83上,通过驱动手动葫芦,使得收集组件83抬升至沉淀箱4外,此时施工人员将抽拉板832从容置框831中抽出,即可对收集组件83进行清理,当清理完毕后再次驱动手动葫芦,使得收集组件83移动至沉淀箱4的底部,收集组件83得以继续对岩石碎屑进行收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