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7101发布日期:2021-01-26 17:3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油藏工程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低渗透油藏主要为注水开发,但由于受到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天然微裂缝以及人工压裂缝的影响,注入水会优先进入渗流阻力较小的高渗透层。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低渗透油藏暴露出一定的问题:1、随着渗透率的降低注水利用率逐渐变差:低渗透油藏注水利用率为87.2%,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利用率为53.2%,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利用率为32.9%;2、油藏管理过程中,根据油藏的开发特征、渗流规律及开发矛盾等提出了一些改善水驱效果的措施:如加密调整、常规注水调整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加密井产量低,措施有效期短,常规注水调整有效率也逐年下降,同时随着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加快等矛盾显现出来;3、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剩余油测试结果显示,水驱后纵向上的剩余油呈互层式分布。
[0003]
前苏联学者首次提出了周期注水的概念,国内外石油科技人员在此基础上,对周期注水的机理、适用性和特点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理论研究、矿场试验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矿场实践表明,周期注水是中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简单易行的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含水上升率,提高最终水驱采收率。
[0004]
传统的措施效果评价方法为措施前后产量的差值作为措施后增加的油量,但是这种算法没有考虑油田递减,难以客观反应真实的增油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日产油的递减趋势预测日产油量,对比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根据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的差值及生产天数得到实施周期注水后的增油量,并对增油量进行累加,得到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后的累计增油量。
[0008]
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1)收集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各月度日产油数据、实施周期注水后各月度日产油数据,得到产量-时间关系曲线;
[0010]
步骤2)对实施周期注水前各月度日产油数据进行递减拟合,根据递减拟合曲线预测日产油量;
[0011]
步骤3)对比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通过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的差值乘以生产天数t得到周期注水后的增油量,并对增油量进行累加,得到
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后的累计增油量。
[0012]
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日产油的递减趋势是通过实施周期注水前的日产油数据与递减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其中,递减模型包括指数递减模型、调和递减模型和双曲递减模型三种,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递减模型得到预测日产油量。
[0013]
步骤1)中收集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后各月度日产油数据不少于12个月。
[0014]
所述双曲递减模型的表达式为:式中,q为生产时间为t时刻的产量;t为生产时间;d
i
为t=0时刻的瞬时递减率;n为递减指数。
[0015]
所述指数递减模型的表达式为:式中,q为生产时间为t时刻的产量;t为生产时间;d
i
为t=0时刻的瞬时递减率。
[0016]
所述调和递减模型的表达式为:式中,q为生产时间为t时刻的产量;t为生产时间;d
i
为t=0时刻的瞬时递减率。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通过拟合递减避免了人为因素对递减指数及初始递减率的影响。能客观反应油井无任何措施情况下的产量变化情况,再通过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对比,进而评价周期注水实施效果,这种评价方法考虑了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及递减规律,能直观反应措施效果,计算的增油量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例中a油藏周期注水前后实际产油量曲线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实例中a油藏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
现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4]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0025]
实施例1:
[002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日产油的递减趋势预测日产油量,对比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
量,根据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的差值及生产天数得到实施周期注水后的增油量,并对增油量进行累加,得到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后的累计增油量。
[0027]
本发明考虑了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及递减规律,能直观反应措施效果,计算的增油量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0028]
实施例2:
[002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1)收集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各月度日产油数据、实施周期注水后各月度日产油数据,得到产量-时间关系曲线;
[0031]
步骤2)对实施周期注水前各月度日产油数据进行递减拟合,根据递减拟合曲线预测日产油量;
[0032]
步骤3)对比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通过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的差值乘以生产天数t得到周期注水后的增油量,并对增油量进行累加,得到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后的累计增油量。
[0033]
通过拟合递减避免了人为因素对递减指数及初始递减率的影响,能客观反应油井无任何措施情况下的产量变化情况。
[0034]
实施例3:
[003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周期注水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1)收集目标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前、注水后各月度日产油数据,绘制产量-时间关系曲线;收集数据不少于12个月,同时应扣除各类增产措施井。
[0037]
步骤2)根据步骤1绘制的产量-时间关系曲线,对周期注水实施前日产油数据进行递减拟合。采用arps递减公式进行计算。
[0038]
递减率d定义为:
[0039]
递减率随产量变化为:
[0040]
将(1)式代入(2)式
[0041]
对(3)式进行积分得到:
[0042]
0<n<1时为双曲递减,产量公式为:
[0043]
n=0时为指数递减,产量公式为:
[0044]
n=1时为调和递减,产量公式为:
[0045]
式中,q为生产时间为t时刻的产量;t为生产时间;d
i
为t=0时刻的瞬时递减率;n为递减指数。
[0046]
利用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和双曲递减三种递减模型,对周期注水实施前一年生产
数据进行自动拟合分析,得到三种模型相应的相关性。根据拟合分析结果,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递减类型及递减关系表达式,进行产量预测。
[0047]
步骤3)对比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实施周期注水后实际产量与预测产量的差值乘以生产天数t计算得到周期注水后增加的产量。若实际产油量小于预测产油量,则不作为增油量。
[0048]
实施例4:
[0049]
本实施例以a油藏为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50]
a油藏自2018年5月份开始实施周期注水,生产数据见表1,按照本发明评价方法,绘制周期注水前12个月月度产量曲线,并进行数据拟合,预测周期注水后产油量,并与实际产油量对比,计算实施周期注水后的增油量。
[0051]
表1 a油藏生产数据
[0052][0053]
步骤1)根据a油藏生产数据,绘制日产油量-时间关系曲线。收集数据不少于12个月,同时扣除各类增产措施井;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将实施周期注水开始时间设置为0,进行措施时间拉齐。如图1所示。曲线中,横坐标代表a油藏时间拉齐(月),纵坐标代表每月日产油量,以区块实际产量为依据,绘制a油藏周期注水前后一年的月度日产油量曲线。
[0054]
步骤2)如图2所示,根据拟合分析结果,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递减类型及递减关系表达式,如表2,对周期注水前实际日产油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周期注水后日产油进行预测。
[0055]
表2三种递减模型的相关系数
[0056][0057]
对周期注水前12个月的生产数据进行自动拟合,双曲递减相关系数较高,因此选择双曲递减进行递减拟合,将表2中参数带入产量预测公式,可以绘制出开始周期注水前一年的拟合曲线;绘制完周期注水前拟合曲线后,可对曲线进行数据延伸。
[0058]
步骤3)当实际日产油量高于预测日产油时,实际日产油量与预测日产油量的差值乘以生产天数t即为增油量,同时对增油量进行累加,可以得到a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后累计增油量6527t。
[0059]
本发明对周期注水后的生产数据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更为合理的反映了考虑油田递减时,周期注水后的产量变化,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更为直观有效地反应出周期注水的效果。
[0060]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