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9335发布日期:2023-09-16 19: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煤矿综掘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矿综掘是利用掘进机在巷道内部进行采煤作业的含义,在煤矿综掘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炭粉尘,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进行控尘处理,同时也为了降低瓦斯含量,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在煤矿综掘作业的过程中保证供风。

2、公开号为cn112253210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用伞状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背景技术中写道:目前,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控最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尘装置将粉尘控制在工作面迎头,然后通过除尘器将含尘气流抽走净化。现行控尘多采用附壁风筒,附壁风筒存在控尘气流不均匀、气流流场紊乱且控尘能力及作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现行控尘多采用附壁风筒,附壁风筒存在控尘气流不均匀、气流流场紊乱且控尘能力及作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包括供风机构,其包括第一硬质供风管,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的端部位置固定有软质可折叠供风管,所述软质可折叠供风管远离第一硬质供风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硬质供风管,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软质可折叠供风管和第二硬质供风管的两端均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第二硬质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外壁固定有多组锁止组件,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内腔远离第二硬质供风管的一端安装有供风控尘罩;

4、风速控制机构,其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外壁上,多组所述第三气缸竖向输出轴端部位置延伸到第一硬质供风管内腔并固定有可折叠挡风罩,所述可折叠挡风罩的端部位置与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内壁相固定。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气流能够经第二硬质供风管、软质可折叠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流动,在供风控尘罩的收口结构作用下可以使得将排出的空气形成伞状气幕,并通过伞状气幕阻隔迎头粉尘向后方扩散实现区域控尘,从而有效控制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无序扩散,起到控制粉尘的作用,并可提高综掘面的控尘效果,同步启动多组第三气缸伸缩从而可以带动可折叠挡风罩伸缩产生弹性,从而可以调节可折叠挡风罩的口部的相对尺寸,使得空气气流的流速可以灵活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供风需要。

6、可选的,所述供风控尘罩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外壁倾斜安装有多组斜向出风管,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外壁安装有多组与通风孔相互匹配的第一挡风组件。

7、可选的,所述第一挡风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气缸竖向输出轴的端部延伸到第一硬质供风管内腔并固定有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可分离的盖合在通风孔上。

8、可选的,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内壁固定有多组第二挡风组件。

9、可选的,所述第二挡风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硬质供风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可分离的盖合在斜向出风管端部开口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缸收缩带动第一挡风板移动并与通风孔彼此分离,启动第二气缸收缩带动第二挡风板同步移动并与斜向出风管的端部开口彼此分离,使得第一硬质供风管内腔的部分空气气流可以经通风孔和斜向出风管排出,为供风与除尘的重叠区域提供新鲜气流,避免重叠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在该区域的积聚。

11、可选的,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孔,所述供风控尘罩内壁固定有多组分别延伸到横向孔内部的横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挡风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横向孔与横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与此同时,横杆始终与横向孔部分重合,从而可以借助横杆辅助支撑第二挡风板的重量。

13、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管,所述锁止管设置在软质可折叠供风管的外部位置,所述锁止管内腔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锁止管并分别与第二硬质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外壁相固定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的外壁等间距开设有多组锁止螺孔,所述锁止管外壁两端均穿设有与锁止螺孔螺纹连接的锁止螺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锁止螺栓使其与锁止螺孔之间彼此分离,接着拉动第二硬质供风管与第一硬质供风管使其相对移动并带动软质可折叠供风管伸缩产生形变,此时第二硬质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可以带动锁止杆在锁止管的内腔中同步移动至对应位置处,接着反向旋拧锁止螺栓使其与相应位置的锁止螺孔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固定锁止杆和锁止管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第二硬质供风管与第一硬质供风管之间的水平间距,便于调节该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的长度。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和第二硬质供风管的顶壁均安装有安装组件。

16、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竖管,所述安装竖管固定在第二硬质供风管或第一硬质供风管的顶壁上,所述安装竖管内腔螺纹穿设有贯穿安装竖管顶壁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壁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安装通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旋拧两组安装架使其在安装竖管的内腔转动,从而可以调节安装架与安装竖管相互重合的尺寸至适当值,接着使用膨胀螺栓贯穿安装通孔进而可以将该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与巷道相互固定。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9、将第二硬质供风管的端部位置与大型鼓风机相互连通,使得空气气流能够经第二硬质供风管、软质可折叠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流动,在供风控尘罩的收口结构作用下可以使得将排出的空气形成伞状气幕,并通过伞状气幕阻隔迎头粉尘向后方扩散实现区域控尘,从而有效控制综掘工作面粉尘的无序扩散,起到控制粉尘的作用,并可提高综掘面的控尘效果;

20、同步启动多组第三气缸伸缩从而可以带动可折叠挡风罩伸缩产生弹性,从而可以调节可折叠挡风罩的口部的相对尺寸,使得空气气流的流速可以灵活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供风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控尘罩(10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108)的外壁倾斜安装有多组斜向出风管(104),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108)外壁安装有多组与通风孔相互匹配的第一挡风组件(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组件(103)包括第一气缸(1031),所述第一气缸(1031)固定在第一硬质供风管(108)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气缸(1031)竖向输出轴的端部延伸到第一硬质供风管(108)内腔并固定有第一挡风板(1032),所述第一挡风板(1032)可分离的盖合在通风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108)的内壁固定有多组第二挡风组件(1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组件(107)包括第二气缸(1071),所述第二气缸(1071)固定在第一硬质供风管(108)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气缸(1071)水平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挡风板(1072),所述第二挡风板(1072)可分离的盖合在斜向出风管(104)端部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1072)的内部开设有横向孔(10721),所述供风控尘罩(106)内壁固定有多组分别延伸到横向孔(10721)内部的横杆(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102)包括锁止管(1022),所述锁止管(1022)设置在软质可折叠供风管(109)的外部位置,所述锁止管(1022)内腔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贯穿锁止管(1022)并分别与第二硬质供风管(110)和第一硬质供风管(108)外壁相固定的锁止杆(1021),所述锁止杆(1021)的外壁等间距开设有多组锁止螺孔(10211),所述锁止管(1022)外壁两端均穿设有与锁止螺孔(10211)螺纹连接的锁止螺栓(10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108)和第二硬质供风管(110)的顶壁均安装有安装组件(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01)包括安装竖管(1012),所述安装竖管(1012)固定在第二硬质供风管(110)或第一硬质供风管(108)的顶壁上,所述安装竖管(1012)内腔螺纹穿设有贯穿安装竖管(1012)顶壁的安装架(1011),所述安装架(1011)顶壁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安装通孔(1011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矿综掘工作面气幕供风控尘装置,涉及煤矿综掘技术领域,包括供风机构,其包括第一硬质供风管,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的端部位置固定有软质可折叠供风管,所述软质可折叠供风管远离第一硬质供风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硬质供风管,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软质可折叠供风管和第二硬质供风管的两端均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第二硬质供风管和第一硬质供风管外壁固定有多组锁止组件,所述第一硬质供风管内腔远离第二硬质供风管的一端安装有供风控尘罩。本申请通过同步启动多组第三气缸伸缩从而可以带动可折叠挡风罩伸缩产生弹性,从而可以调节可折叠挡风罩的口部的相对尺寸,使得空气气流的流速可以灵活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供风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屈飞,周福祥,陈文勇,范斌,尹金宝,薛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