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0920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堵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堵塞井口的堵井装置。
现有的堵井装置是一个封闭端带有出水孔的管道,使用时将其填充于井口处,其外围用水泥填塞密封。这种堵井方法及装置无法在作业中一次将源头堵于预定的深度中,并且工期长,物资流失大,特别是在地质疏松易渗透地段,过段时间会造成滑坡,地下物源大量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可定点填充的堵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堵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盖、堵头、密封套、拉杆、支撑筒、连接套、连杆、吊环,其中外设密封套的压盖下方与堵头相连,压盖上方经连接套与支撑筒相连,压盖内固定设有拉杆,拉杆的底端固定于堵头内,拉杆的另一端与支撑筒内的连杆相连,连杆的顶端与吊环相连;为了达到降压的目的,在堵头、压盖、连接套上均设有出水孔。
如果上述装置放入井口内仍与井口源头相距甚远,那么可以在支撑筒上再连接支撑筒,且在连接处同样设有连接套,在支撑筒内最上方的连杆顶端与吊环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只需将此装置放入井内预定深度,将支撑筒固定在井外支撑架上再顶拉杆,使堵头与密封套,密封套与井壁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堵住源头的目的,而且如果堵井装置长度不够,在支撑筒上可再连接支撑筒、连杆,直至堵头堵住源头为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可知一种堵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盖4、堵头1、密封套3、拉杆2、支撑筒6、连接套7、连杆8、吊环9,其中外设密封套3的压盖4下方与堵头1相连,压盖4上方经连接套7与支撑筒6相连,压盖4内固定设有拉杆2,拉杆2的底端固定于堵头1内,拉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筒6内的连杆8相连,连杆8的顶端与吊环9相连;在堵头1、压盖4、连接套7上均设有出水孔10。

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支撑筒6上还连接有支撑筒6,且在连接处设有连接套7,连接套7上有出水孔10。
权利要求1.一种堵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盖(4)、堵头(1)、密封套(3)、拉杆(2)、支撑筒(6)、连接套(7)、连杆(8)、吊环(9),其中外设密封套(3)的压盖(4)下方与堵头(1)相连,压盖(4)上方经连接套(7)与支撑筒(6)相连,压盖(4)内固定设有拉杆(2),拉杆(2)的底端固定于堵头(1)内,拉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筒(6)内的连杆(8)相连,连杆(8)的顶端与吊环(9)相连;在堵头(1)、压盖(4)、连接套(7)上均设有出水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筒(6)上再连接支撑筒(6),支撑筒(6)内的连杆(8)再连接有连杆(8),且在连接处同样设有连接套(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堵塞井口的堵井装置。它包括压盖4、堵头1、密封套3、拉杆2、支撑筒6、连接套7、连杆8、吊环9,其中外设密封套3的压盖4下方与堵头1相连,压盖4上方经连接套7与支撑筒6相连,压盖4内固定设有拉杆2,拉杆2的底端固定于堵头1内,拉杆2的另一端与支撑筒6内的连杆8相连,连杆8的顶端与吊环9相连;在堵头1、压盖4、连接套7上均设有出水孔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E21B33/03GK2392911SQ9924125
公开日2000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8日
发明者周世鹏 申请人:周世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