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20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之间具有优先权顺序、先行关系、或者是执行 方法步骤时的时间先后顺序。
[0016]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 方法包括:
[0017] 步骤1,首先需要通过在改造储层的现场,利用测试手段进行地层滤失特征测试, 进而反应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分析压裂初期裂缝发育程度。
[0018] 具体的,是利用线性胶液体对改造储层进行阶梯排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 累测试获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其中,
[0019] 在本步骤中,线性胶液体为不交联的压裂液,阶梯排量施工包括:阶梯升排量施工 及阶梯降排量施工,阶梯升排量施工及阶梯降排量施工是根据施工压力和井口的限定值进 行设定。
[0020] 进一步的,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累测试测量压力降落,当压力降落幅度小于IMpa/ min时,利用压裂模拟软件拟和测试过程中的净压力,并通过净压力拟和出滤失系数,根据 滤失系数判断裂缝的发育程度。
[0021] 步骤2,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改造储层注入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剂进 行第一次封堵,形成第一人工裂缝。
[0022] 在本步骤中,注入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滑溜冰的注入排 量不高于3mVmin,交联冻胶的注入排量不低于5mVmin,滑溜水与交联冻胶的液量比例为 1 ;3。
[0023] 进一步的,第一规格支撑剂选用石英砂、超低密度陶粒或二者组合,第一规格支撑 剂的粒径包括;100?140目、70?100目或40?70目的其中至少两种,S种粒径的数量 比例范围为1 ;2?3 ;4?5。
[0024] 步骤3,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第一人工裂缝中利用段塞式注入颗粒暂堵 剂及第二规格支撑剂进行第二次封堵,形成第二人工裂缝。
[0025] 在本步骤中,利用段塞式注入颗粒暂堵剂及第二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 颗粒暂堵剂为油溶性暂堵剂,第二规格支撑剂与颗粒暂堵剂的比例为20 ;1,交联冻胶的注 入排量不低于5m3/min。
[0026] 进一步的,第二规格支撑剂的粒径包括;40?70目、30?50目或40?60目的其 中至少两种,S种粒径的数量比例范围为1 ;2?3 ;3?4。
[0027] 步骤4,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第二人工裂缝中注入第=规格支撑剂进行 填充,形成第=人工裂缝,完成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
[002引在本步骤中,注入第=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第=规格支撑剂的粒径包 括;20?40目、16?20目或8?16目的其中的至少两种,S种粒径的数量比例范围为1 : 2?3 ;2?3。
[002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人工裂缝"、"第二人工裂缝"、"第S人工裂缝"指的是 =种人工裂缝,而不是=条裂缝。
[0030] 具体的,步骤2得到的第一人工裂缝是在天然裂缝中经过改造获得的,所W第一 人工裂缝的形成是基于天然裂缝及步骤2的填充材料。
[0031] 步骤3得到的第二人工裂缝是在前面第一人工裂缝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获得的,第 二人工裂缝的形成是基于天然裂缝、步骤2的填充材料及步骤3的填充材料。
[0032] W此类推,第=人工裂缝的形成是基于天然裂缝、步骤2的填充材料、步骤3的填 充材料及步骤4的填充材料。
[0033] 为了对上述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进行更为清楚的解释,下面结合一个具 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 成对本发明不当的限定。
[0034] 结合步骤1,利用线性胶液体进行阶梯升排量和进行阶梯降排量施工,在施工中结 合停累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评估。
[0035] 阶梯升排量根据施工压力和井口的限定值进行设定,一般采用5个台阶,每次排 量升高幅度为ImVmin,排量稳定时间为Imin,阶梯降排量同样根据升排量的变化规律逐次 降低。
[0036] 在施工中,通过停累可W测量压力降落,停累测试时间一般为30mins,如测试的压 力降落仍保持在IMpa/min,则继续测试直到压力降落幅度小于IMpa/min。利用FRACTPT等 压裂模拟软件来拟和测试过程中的净压力进而拟和出滤失系数,根据滤失系数的大小判断 裂缝的发育程度。
[0037] 其中,滤失系数的大小和地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储层 地质评价和施工井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可得到w下相关性分析数据表,请参见下表1。
[003引表1滤失系数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
[0039]
【主权项】
1. 一种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利用线性胶液体对改造储层进行阶梯排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累测试获 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 步骤2,根据所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所述改造储层注入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 剂进行第一次封堵,形成第一人工裂缝; 步骤3,根据所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所述第一人工裂缝中利用段塞式注入颗粒 暂堵剂及第二规格支撑剂进行第二次封堵,形成第二人工裂缝; 步骤4,根据所述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所述第二人工裂缝中注入第=规格支撑剂 进行填充,形成第=人工裂缝,完成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 线性胶液体为不交联的压裂液。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 阶梯排量施工包括;阶梯升排量施工及阶梯降排量施工;其中, 所述阶梯升排量施工及阶梯降排量施工是根据施工压力和井口的限定值进行设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 括: 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累测试测量压力降落,当压力降落幅度小于IMpa/min时,利用压 裂模拟软件拟和测试过程中的净压力,并通过所述净压力拟和出滤失系数,根据滤失系数 判断裂缝的发育程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注入 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其中, 所述滑溜冰的注入排量不高于3m3/min,交联冻胶的注入排量不低于5m3/min,所述滑 溜水与交联冻胶的液量比例为1 ;3 ; 第一规格支撑剂选用石英砂、超低密度陶粒或二者组合。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格支 撑剂的粒径包括;100?140目、70?100目或40?70目的其中至少两种,S种粒径的数 量比例范围为1 ;2?3:4?5。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利用 段塞式注入颗粒暂堵剂及第二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其中, 所述颗粒暂堵剂为油溶性暂堵剂,所述第二规格支撑剂与颗粒暂堵剂的比例为20 ;1, 所述交联冻胶的注入排量不低于5m3/min。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规格支 撑剂的粒径包括;40?70目、30?50目或40?60目的其中至少两种,S种粒径的数量比 例范围为1 ;2?3 ;3?4。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注入 第=规格支撑剂时还注入交联冻胶;其中, 所述第S规格支撑剂的粒径包括;20?40目、16?20目或8?16目的其中的至少两 种,S种粒径的数量比例范围为1 ;2?3 ;2?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线性胶液体对改造储层进行阶梯排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停泵测试获得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步骤2,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改造储层注入滑溜冰及第一规格支撑剂进行第一次封堵,形成第一人工裂缝;步骤3,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第一人工裂缝中利用段塞式注入颗粒暂堵剂及第二规格支撑剂进行第二次封堵,形成第二人工裂缝;步骤4,根据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向第二人工裂缝中注入第三规格支撑剂进行填充,形成第三人工裂缝,完成天然裂缝储层的压裂改造。
【IPC分类】E21B43-267
【公开号】CN104533375
【申请号】CN201410829867
【发明人】才博, 丁云宏, 赵贤正, 王欣, 陈建军, 王永辉, 管保山, 沈华, 杨振周, 何春明, 段贵府, 付海峰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