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缆和测试管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8892阅读:来源:国知局
1内。测试管柱内的测试缆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定。
[0041]连接线13为短毛细管,短毛细管的直径为3.5_。
[0042]若测试管柱内的测试缆10的数量为偶数个,则可通过一根连接线13连接两个测试缆10,这样更加便于加工,且更加节省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浪费。
[0043]测试管柱包括至少一个单根测试缆组,单根测试缆组包括一根测试缆10,连接线13的两端均伸入测试缆毛细管11内。
[0044]单根测试缆组的测试缆的连接线13为直径2mm的钢丝绳。若测试管柱内设置有奇数个测试缆10,那么可以将一根连接线13的两端均伸入测试缆10的测试缆毛细管11内,由此实现连接。为了保证能够方便地将连接线13伸入测试缆毛细管11内,连接线13的直径应略小。
[00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管柱制造方法,测试管柱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测试管柱,测试管柱制造方法包括:
[0046]钻孔步骤,在测试缆毛细管11上钻沿测试缆毛细管11的径向延伸的孔,以形成缆芯操作孔112 ;
[0047]取缆步骤,从缆芯操作孔112将缆芯操作孔112至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之间的测试缆芯12截断,并将截出的测试缆芯取出,以形成取出部分14 ;
[0048]连接线装填步骤,将连接线13的一端从其中一根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伸入测试缆毛细管11的容纳通孔111内,并压接,将连接线13的另一端从另一根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伸入测试缆毛细管11的容纳通孔111内,并压接,或将连接线13的两端均从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伸入测试缆毛细管11的容纳通孔111内,并压接;
[0049]拖装步骤,将拖装钢丝绳30绕在连接线13上,并将连接线13上的测试缆10拖入连续油管20的缆安装孔21内,并形成测试管柱。
[0050]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测试管柱承载力的能力更好,更加耐用。
[0051]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拖拽测试缆10的测试缆毛细管11的直径为Φ6.35,测试缆毛细管11上钻直径2mm的缆芯操作孔112,以抽出内部测试缆芯11,抽出的部分形成取出部分14,使测试缆毛细管11前端留有20cm的空管段。
[0052]若需拖拽双数的测试缆10,则将一根Φ3.5mm的短毛细管的两头分别插入Φ6.35的测试缆毛细管11内部,并在连接处进行4道以上的压接,压接可以适应液压压接机。然后用Φ2.4mm的拖装钢丝绳30绕环拖拽制作完毕的两根测试缆10进入连续油管20内。
[0053]若需拖拽单数的测试缆10,需要在测试缆毛细管11内部回环插入一根Φ 2mm的钢丝绳,然后在连接处进行4道以上的压接,之后进行拖装。
[0054]在测试管柱制造过程中,两种连接线13与测试缆毛细管11的连接方式可以同时使用(适用于3根测试缆),也可只使用其中的一种(适用于1-2根测试缆),若测试缆数量在4根以上,则可依选择使用。
[005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管柱制造方法,通过测试缆毛细管插接压接连接方式,连接完毕后的测试管柱能够使得连接处在狭小的连续油管内承受高强度拉力。
[0056]制作过程中,将测试缆去除20cm的缆芯。将连接线分别插入2根测试缆(或两端插入I根测试缆),使用液压钳压接产生形变。使用钢丝在连接处缠绕打环连接。
[0057]采用这种大管套小管的结构、多道压接变形后能够承受高强度拉力。
[00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测试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缆毛细管(11),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容纳通孔(111); 测试缆芯(12),所述测试缆芯(12)设置在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所述容纳通孔(111)内,且所述测试缆芯(1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测试缆芯(12)的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轴向距离; 连接线(13),所述连接线(13)由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内,并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压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缆芯操作孔(112),所述缆芯操作孔(112)沿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径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管壁与所述容纳通孔(111)连通,所述缆芯操作孔(112)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之间的测试缆芯(12)可以通过所述缆芯操作孔(112)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操作孔(112)的直径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芯(12)的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轴向距离为20cm。
5.—种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柱包括: 连续油管(20),所述连续油管(20)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连续油管(20)的缆安装孔(21); 测试缆(10),所述测试缆(10)设置在所述缆安装孔(21)内,所述测试缆(10)为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缆(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柱包括多组测试缆组,各所述测试缆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所述测试缆(10),所述连接线(13)的两端一一对应地伸入所述测试缆(10)的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3)为短毛细管,所述短毛细管的直径为3.5_。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柱包括至少一个单根测试缆组,所述单根测试缆组包括一根所述测试缆(10),所述连接线(13)的两端均伸入所述测试缆毛细管(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测试缆组的所述测试缆的连接线(13)为直径2mm的钢丝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缆和测试管柱。该测试缆包括:测试缆毛细管,测试缆毛细管具有沿轴向贯穿测试缆毛细管的容纳通孔;测试缆芯,测试缆芯设置在测试缆毛细管的容纳通孔内,且测试缆芯的第一端位于测试缆毛细管的第一端与测试缆毛细管的第二端之间,且测试缆芯的第一端与测试缆毛细管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轴向距离;连接线,连接线由测试缆毛细管的第一端伸入测试缆毛细管内,并与测试缆毛细管压接连接。该测试缆承力能力更好。
【IPC分类】H01R4-18, E21B47-06
【公开号】CN204457755
【申请号】CN201420780173
【发明人】芦志伟, 韩吉声, 潘勇, 吴志凯, 努尔买买提, 李士建, 邱福寿, 游红娟, 黄建波, 李林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