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式电子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660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刷式电子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泵类。
背景技术
燃油喷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动力机械设备中,油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它为发动机或其它动力装置提供高压燃料,这种油泵一般置于油箱内并浸于油中。这种供油方式有许多优点,但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当油箱内无油或油料较少,又混入了空气时启动油泵,直流电机的电刷与滑环之间会产生火花,这样便有爆鸣和燃烧的危险。而且平时由于电刷与滑环间的油膜在接触面上被加热,使得其中的一部分被“碳化”,也就是所谓的烧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刷油浸式直流电机,来取代有刷电机,与油泵本体组成无刷式电子泵。
无刷式电子泵的结构如附图1、2所示。它由泵本体(1)、直流电机(2)、外部控制器(3)等组成。该直流电机(2)为无刷油浸式直流电机,取代了以往使用的有刷电机,该电机(2)由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进行控制。控制电路(4)是一个线性电流整形放大器。电机(2)的转子为永磁体转子。电机工作时,中心轴(5)是静止的,与中心轴滑动配合的轴套(6)带动泵本体(1)的传动轴转动。电机(2)的定子绕组(7)采用外皮为聚四氟乙稀线材绕制,并用聚四氟乙稀密封。转子中的轴套(6)与轴瓦使用铍青铜合金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将电机(2)中的轴套(6)与泵本体(1)的传动轴连接后全部封闭在一个腔体中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腔体内设有活动的电触点,也无导致烧油的磨擦付。
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在腔体及油箱的外部,电机内电磁换向信号由电磁换向传感器(8)用导线传出。定子绕组的极线与传感器(8)的输出线一并接到腔体外,穿线孔也同时密封。电磁换向传感器(8)的信号线接于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由该电路的电流整形放大器进行波形处理,功率放大,并使定子绕组上产生交变磁场。输出信号线与定子绕组(7)相连。其间可引入逻辑控制使无刷式电子泵的运转更加平稳可靠。输入给控制电路(4)的电源为直流,在外部直接接至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
因为本实用新型用无刷电机取代了有刷电机,所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无火花,无烧油,并降低了噪声。特别是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是永磁体,使之在加工生产中容易调整其平衡。


附图1为无刷式电子泵的部件系统图。其中(1)为油泵或其它液体泵本体;(2)为无刷直流油浸式电机;(3)为外部控制器;(4)为直流换向控制电路。附图2为无刷电机结构图。其中(5)为电机中心轴,(6)为轴套;(7)为定子绕组。(8)为电磁换向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将泵本体(1)与无刷油浸式直流电机(2)连接后置入燃料油箱(或其它液体)中。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与电机间的输入输出信号相接,同时直流换向控制电路与外部控制器(3)间的信号线也相接。当接通电源时,无刷式电子泵便可以正常工作,此时在出油端将输出最大流量的液体,按外部控制器的控制及指令,根据需要而使电子泵达到最佳燃料供应状态。电机通电以后,当永磁体转子转动时,在电磁换向传感器(8)上产生换向信号。该信号经过传输线输入到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经过整形放大最终由电流放大器输出交变直流信号,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绕组(7),进行磁极的反转。由于极性的不断改变,使得永磁体转子不停地转动。其转动的速度受外部控制器(3)信号的控制,以实现其运转过程的“循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无刷式电子泵应用于可燃性的介质中,而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可用于汽车、各种有机溶剂和轻质油类的抽取。
权利要求1.无刷式电子泵由泵本体(1)直流电机(2)外部控制器(3)等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直流电机(2)为无刷油浸式直流电机,取代了以往有刷电机,电机(2)由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控制,电机(2)的转子为永磁体转子,电机工作时,中心轴(5)静止,与中心轴滑动配合的轴套(6)带动泵本体(1)的传动轴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式电子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刷油浸式直流电机(2)的定子绕组(7),采用外皮为聚四氟乙烯线材绕制,并用聚四氟乙烯密封。转子中的轴套(6)与轴瓦使用铍青铜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式电子泵,其特征是所述的直流换向控制电路(4)为线性电流整形放大器。
专利摘要无刷式电子泵由泵本体及直流电机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用无刷直流电机取代了以往的有刷电机,电机由直流换向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时,中心轴静止不动,与中心轴滑动配合的轴套带动泵本体转动。由于没有电刷,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产生火花和爆鸣,并降低了噪声,大大增强了油(或其它液体)泵的安全性,电机中的转子采用了永磁体,使之在加工生产中容易调整其平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应用于对防爆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装置及设备中。
文档编号F04D13/06GK2526550SQ0127964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淳 申请人:王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