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420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动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气体排出管与外壳之间设置了吸收震动的减震部件、减小压缩机的震动噪音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结构(DEVICE FOR REDUCING NOISE OF RECIPROCATINGCOMPRESSOR)。
背景技术
一般,往复运动式压缩机是活塞在气缸内部作直线往复运动来压缩冷媒气体。图1是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气体排出管的固定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如图所示,现有的往复运动式压缩机由框架机构20、往复动式电机30、压缩机构40及共振弹簧机构50构成。所述框架机构20弹性地支撑设置在外壳10内部;所述往复动式电机30设置在框架机构20上,构成电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40与上述往复动式电机30的动子33相连接,与所述动子33一起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吸入、压缩并排出冷媒气体;所述共振弹簧机构50设置在框架机构20与压缩机构40之间,使得压缩机构40做共振运动。
外壳10上设置有从冷冻系统(图中没有显示)吸入冷媒气体的气体吸入管SP与把压缩了的冷媒气体排出到冷冻系统的气体排出管DP。所述气体排出管DP在上述压缩机构40的排出空间S与冷媒传输管60相连接。
上述气体排出管DP如图2所示,正面投影时形成L字形状,贯穿外壳的下半部后直接焊接固定。
图中没有说明的符号21、22及23为前侧、中间及后侧框架,31及32为外侧及内侧定子,41为气缸,42为活塞,43为吸入阀门,44为排出阀门组装体,51及52为前侧及后侧共振弹簧,P为压缩空间,S为排出空间。
下面对于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工作进行说明。
往复动式电机30接通电源后,往复动式电机30的外侧定子31与内侧定子32之间形成磁力线(flux)。动子33沿着磁力线的方向运动的同时受到共振弹簧机构50的弹力作用而作直线往复运动,与此同时活塞42也在气缸41内部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在气缸41的压缩空间P中产生压力差。通过这个压力差由气体吸入管SP把冷媒气体吸入到压缩空间P,压缩至一定压力后最后通过气体排出管DP排出。如此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此时,具有吸收震动功能的冷媒传输管60吸收在往复动式电机30与压缩机构40上产生的震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缩机的震动。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气体排出管DP因为直接固定在外壳10上,使得冷媒传输管60的扭转振动(torsional vibration)通过上述气体排出管DP传送到外壳10上,产生压缩机的噪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小传送到气体排出管与外壳之间的震动,从而减少噪音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体排出管及减震部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的动子及与动子相结合的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吸收、压缩并排出冷媒气体;所述气体排出管贯穿结合在上述外壳的一侧,通过冷媒传输管连接在上述压缩机本体的排出侧,把压缩机本体排出的冷媒气体传送到冷冻循环装置的冷媒管里;所述减震部件固定在外壳的里侧或外侧中的至少一侧的气体排出管的外周面上。
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在外壳与气体排出管的连接部位上设置了吸收震动的减震部件,吸收并降低通过气体排出管从压缩机构传送到外壳的震动,由此有效地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图1是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的往复动式压缩机气体排出管的固定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气体排出管的固定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5及图6是本发明减震(damping)部件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变形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10外壳(casing)20框架机构(frame unit)30往复动式电机40压缩机构
50共振弹簧机构60冷媒传输管100减震部件 SP气体吸入管DP气体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噪音降低结构的一个优选图3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气体排出管的固定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5及图6是本发明减震(damping)部件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变形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由外壳10、框架机构20、往复动式电机30、压缩机构40、共振弹簧机构50及减震部件100构成。所述外壳10连通设置有气体吸入管SP与气体排出管DP;所述框架机构20弹性地支撑设置在外壳10内部;所述往复动式电机30设置在框架机构20上,并且其动子33作直线往返运动;所述压缩机构40的活塞42与上述往复动式电机30的动子33相连接,一起做往复运动的同时压缩冷媒气体;所述共振弹簧机构50设置在框架机构20与压缩机构40之间,使得压缩机构40做共振运动;所述减震部件100固定设置在外壳10与气体排出管DP的连接部位上,吸收通过上述气体排出管DP传送的震动。
气体吸入管SP与气体排出管DP在外壳10的一侧贯穿焊接而固定。其中气体排出管DP形成L字形状,其内侧末端利用具有弹性的冷媒传输管60连接在压缩机构40侧。其外侧的末端直接连接在冷冻循环装置的冷媒管(图中没有显示)上。
如图4所示,减震部件100插入固定在气体排出管DP上,使其位于外壳10的内外两侧。面向外壳10的一侧面分别与外壳10的内壁面及外壁面相接触而固定住,这样有利于吸收震动。
如图5所示,减震部件100形成C环(C-ring)的形状,把气体排出管DP焊接结合在外壳10后分别组装。或者如图6所示,减震部件100形成C形夹子(clamp)形状,同样把气体排出管DP焊接结合在外壳10后分别组装。
此外减震部件100也可以用耐热性塑料(plastic)等软性材料形成。
另外,如图7所示,在外壳10上形成贯穿气体排出管DP的穿孔11。然后上述减震部件100压入上述穿孔11。此时减震部件100材料最好由具有耐热性的软性材料制成。
图中与现有技术部分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中没有说明的标记21、22及23为前侧、中间及后侧框架,31及32为外侧及内侧定子,43为吸入阀门,44为排出阀门组装体,51及52为前侧及后侧共振弹簧,P为压缩空间,S为排出空间。
下面对本发明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往复动式电机30的定子31、32上接通电源后,与所述往复动式电子30的动子33相连接的活塞42受到共振弹簧机构50的弹力作用而作直线往复运动。同时把冷媒气体吸入到压缩空间P后压缩至一定压力后再排出。如此反复上述过程。
此时,往复动式电机30与压缩机构40沿着图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并引发震动。这个震动通过冷媒传输管60与气体排出管DP传送到外壳10后导致压缩机产生噪音。但是在本发明中,在气体排出管DP与外壳10的连接部位上插入了额外的减震部件100,通过所述减震部件100吸收上述震动的同时,减小在往复动式电机30与压缩机构40产生后通过冷媒传输管60与气体排出管DP传送的震动,由此有效的降低压缩机的震动与噪音。
此外,因为减震部件100与外壳10紧密结合,所以当气体排出管DP震动时所述减震部件100作很小的运动的同时与外壳10摩擦而进一步降低震动与噪音。
权利要求
1.一种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体排出管及减震部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内的动子和与动子相结合的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同时吸入、压缩并排出冷媒气体;所述气体排出管贯穿结合在外壳的一侧,通过具有弹性的冷媒传输管连接在压缩机本体的排出侧,把由压缩机本体排出的冷媒气体传送到冷冻循环装置的冷媒管里;所述减震部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或外侧中至少一侧的气体排出管的外周面上,用于吸收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震部件的一侧面紧密接触在外壳的内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排出管连接在外壳后,上述减震部件形成C形环形状或C形夹子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动式压缩机的噪音降低装置,包括外壳、气体排出管及减震部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内的动子和与动子相结合的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吸入、压缩并排出冷媒气体;所述气体排出管贯穿结合在容易的一侧,通过具有弹性的冷媒传输管连接在压缩机本体的排出侧,把由压缩机本体排出的冷媒气体传送到冷冻循环装置的冷媒管里;所述减震部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或外侧中至少一侧的气体排出管的外周面上,用于吸收震动。所述减震部件吸收通过气体排出管从压缩机构传送到外壳的震动,由此有效地降低压缩机的震动噪音。
文档编号F04B35/00GK1611775SQ200310106839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严镛焕, 郑忠旼, 徐光河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