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衬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8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衬塑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人们为解决泵的耐腐和/或耐磨,通常在金属泵蜗壳内壁通过模压等方法衬里一层塑料层,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全氟乙丙烯等。然而由于塑料衬层与金属蜗壳的热膨胀系数不相同,两者相差约10倍左右,泵在冷热交替变化条件下使用,衬里层极易造成伸缩性剥离,从而造成内衬的失效。尤其是进口大于100mm以上规格较大流量的泵,由于衬层面积大,且层相对较厚,更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衬层开裂、变形、剥离、泄漏等问题。这是目前衬塑泵难以克服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尤其在衬里聚全氟乙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线胀系数较大塑料品种,内衬开裂情况尤为严重。为增加衬塑层与金属泵壳的结合牢度,分散应力,有在泵壳内部能加工处用车床加工出燕尾槽,或在蜗壳底部和出口法兰的出口处开孔,使衬塑层通过槽或孔的镶嵌增强两者的结合牢度,以分散应力,减少因胀缩导致应力集中引起衬层变形开裂及剥离。然而由于泵蜗壳呈不规则圆形,有些部位难以通过机械车加工或钻孔形成镶嵌结构,如最易剥离的蜗壳出液通道。因出液通道沿蜗壳切线方向伸出,衬层直线距离最长,塑料衬层收缩应力也最大,是衬塑层开裂最集中部位,80%的衬层开裂发生在该部位,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在冷热交变中衬塑层不易剥离,尤其是蜗壳出口流道衬层不易脱落的衬塑泵。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至少在泵蜗壳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钢丝和/或钢丝网,通过焊接钢丝形成对衬层的锚固,从而增强衬层与金属蜗壳的结合牢度,以抵制伸缩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产生的拉裂、剥离。具体说,实用新型衬塑泵,包括金属蜗壳、泵盖及内衬塑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说金属蜗壳至少在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和/或钢丝网。
实用新型衬塑泵,除在最易剥离的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钢丝和/或钢丝网,还可以是在蜗壳整体内壁及泵盖内壁均焊接有钢丝和/或钢丝网,以增强衬塑层整体结合牢度。
实用新型由于至少在难加工镶嵌结构的泵蜗壳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和/或钢丝网,从而使该部位衬塑层得到锚固,增强了该部位衬层与泵蜗壳的结合牢度,有效防止了该部位伸缩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产生的拉裂、剥离。尤其是泵蜗壳及泵盖内壁整体焊接钢丝和/或钢丝网,大大提高了衬塑质量,可以确保衬塑层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较大规格流量衬塑泵衬塑层易剥离的难题。而且焊接钢丝和/或钢丝网锚固层,加工简便。
以下结合三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但实施例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图1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金属泵壳出液口流道1内壁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网2,泵壳底部加工有盲孔3和/或凹槽4,再通过衬塑工艺复合一层塑料层。
实施例2参见图2,如前述,泵壳底部也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网2。
实施例3参见图3、4,如前述,泵盖5的口环处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网2。
权利要求1.一种衬塑泵,包括金属蜗壳、泵盖及内衬塑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说金属蜗壳至少在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和/或钢丝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衬塑泵,其特征在于所说蜗壳内壁整体焊接有钢丝和/或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衬塑泵,其特征在于所说泵盖口环内壁焊接有钢丝和/或钢丝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对衬塑防腐、耐磨泵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衬层,特别是泵出液口流道衬层不易脱落的衬塑泵,其特征是金属蜗壳至少在出液口流道内壁焊接有锚固衬塑层的钢丝和/或钢丝网。从而使该部位及整体衬塑层得到锚固,增强了衬层与泵蜗壳的结合牢度,有效防止了衬塑层伸缩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产生的拉裂、剥离,大大提高了衬塑质量,可以确保衬塑层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较大规格流量衬塑泵衬塑层易剥离的难题。而且焊接钢丝和/或钢丝网锚固层,加工简便。
文档编号F04D29/00GK2656676SQ20032012056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
发明者蒋龙福, 陈小生 申请人:宜兴市宙斯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