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098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一种机械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工业方面,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稠油井生产的采油生产工具,特别是对于油井油稠,含砂量较大易发生砂卡抽油泵的油井,是一种新型的抽稠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工业系统,随着油田的发展稠油井及稠油出砂井数量不断增加,以冷采为主的螺杆泵,串联式抽稠泵已不能满足稠油出砂井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部分供液能力差,需下泵较深,产液量较高,原油粘度较高,且出砂较严重的油井,目前的开采工艺已很难满足生产需求。具体表现在1、泵深度1800m产液量要求20方以上,原油粘度3000MPa.S以上,含砂量大于0.1%,原油,原油粘度3000MPa.S以上的油井,目前的开采工艺已很难满足生产需求。
2、目前,串联式等抽稠油泵等适应范围一般是3000MPa.S左右,且不含砂的油井,否则串联式抽油泵就会有造成砂卡的可能。
3、目前的抽稠油泵工艺技术,由于反馈力不足仍出现抽油杆下行滞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抽稠油泵的正常生产和使用范围,同时出现砂卡的现象。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技术水平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作业时安装使用操作方便,使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强,同时又具有防砂卡的功能,又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的一种新型的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解决稠油开采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油田稠油油藏开发,可防止砂卡的适用于稠油油井生产的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是有双通接头、固定接头、环空沉砂外管、泵筒、柱塞泵筒、柱塞、拉杆和接头等组合而成。
1、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的沉砂外管与底部尾管和泵上油管相互连通的,使油井生产时产出的砂粒通过外管和泵筒的环形空间顺利的沉入尾管,有效的防止砂粒进入泵筒和柱塞间隙,防止泵的砂卡。
2、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它的重叠组成具有自己的特点,柱塞泵筒具有双重作用,对于泵筒来说,它相当于柱塞,而对于小柱塞来说,它等同于泵筒而且是动泵筒,在生产过程的反馈力相当于柱塞泵筒内外壁面积之差的以上的液体压力差,原油抽汲粘度可达到5000Mpa.S以上,同时具有环空沉砂防砂卡的功能。
3、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其下泵深度相当于同泵径的常规泵下泵深度,提液量可根据油井供液情况调节泵的参数来实现,同时,作业检泵时,上提杆柱及可完成泄油,减少了环境污染。另具主要优点是不仅具有反馈式抽稠油的能力,还具有很好的环空沉砂防砂卡泵的功能。


附图是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通接头,2、固定接头,3、沉砂外管,4、泵筒,5、柱塞,6、柱塞泵筒,7、上接头,8、拉杆,五、实施方式由图可知,柱塞5与固定接头2连接,泵筒4连接在固定接头2处,固定接头2与双通接头1连接,连接后再将沉砂外管3下端与双通接头1连接,上端与上接头7连接,柱塞泵筒6一端与拉杆8连接,上接头7安装在拉杆8一端,双通接头1一侧制有凹形槽。
连接好的泵体作业施工时,下部连接好尾管,上部连接好油管一起下入井中,并通过油管悬挂器连接固定,柱塞泵筒通过拉杆与抽油杆连接下入井中,完成全过程的安装使用。
权利要求1.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其特征是柱塞(5)与固定接头(2)连接,泵筒(4)连接在固定接头(2)处,固定接头(2)与双通接头(1)连接,沉砂外管(3)下端与双通接头(1)连接,上端与上接头(7)连接,柱塞泵筒(6)一端与拉杆(8)连接,上接头(7)安装在拉杆(8)一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其特征是双通接头(1)一侧制有凹形槽。
专利摘要防砂卡套叠反馈式抽稠油泵属一种机械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工业方面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稠油井生产的采油生产工具。解决稠油开采难题。其特征是柱塞(5)与固定接头(2)连接,泵筒(4)连接在固定接头(2)处,固定接头(2)与双通接头(1)连接,沉砂外管(3)下端与双通接头(1)连接,上端与上接头(7)连接,柱塞泵筒(6)一端与拉杆(8)连接,上接头(7)安装在拉杆(8)一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不仅具有反馈式抽稠油的能力,还具有很好的环空沉砂防砂卡泵的功能。
文档编号F04B47/02GK2737987SQ2004200539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8日
发明者韩遵安, 李淦, 张平 申请人:胜利油田高原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