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064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马达,尤其是具有整体式内外摆线针轮 副的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摆线液压马达是实现液压能转换成^L能量的常用液压批J亍装置。 此类装置的主要由体壳、后盖、配流系统和扭矩传递系统构成。 一般 体壳或后盖上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体壳的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副,中 部安置配流才几构。配流机构通常有两种,位于靠近体壳内的为轴阀配 流,位于靠近后盖内的则为平面配流。体壳的另一端支撑输出轴。输 出轴和摆线针轮副的转子之间分别通过各自的内花键与联动轴两端 的外齿轮啮合联接。据申请人了解,目前摆线液压马达的体积较大,排量系数较大, 均在50mL/cm以上,因而在需要小流量、较大扭矩、较高转速的使 用工况下,基本上采用电机驱动。而电机驱动系统通常输出扭矩不足, 需要增加其他扭矩;^t大装置,结构大且复杂,结果增加了成本和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如何在保证原有性能参数的前提下,采用液压马 达驱动,并尽可能减小液压马达的体积,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摆线液压马达运动机理,发挥 其具有较高输出扭矩的优势,提出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微型轴 配流摆线液压马达,以替代在较大扭矩、较高转速使用工况下的电机 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发明目的,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体壳及后盖,所述体壳与后盖之间装有定
子,所述定子内装有与定子构成摆线针轮副的转子;所述体壳中支撑 有从一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定子的内孔分别通过内花 键与联动轴两端的外齿啮合;所述输出轴外圆柱面制有环槽,所述体 壳制有与输出轴环槽连通的轴向流道,构成轴配流机构;其改进之处 在于所述体壳的轴向流道通过径向倾斜的配流孔与所述输出轴的环 槽连通,所述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径向滚针轴承支撑在体壳 内。
这样,整个液压马达的结构十分紧凑,体积减小,而径向斜孔导 致的轴向力由滚针轴承承受,因此可以保持原有的性能参数,完全可 以取代小流量、较大扭矩和较高转速使用工况下的电机驱动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零件与标号 对应关系为输出轴1,前盖2,体壳3,联动轴4,前隔盘5,定子 6,转子7,后隔盘8,后盖9,油口塞IO,螺堵ll,连^妄螺才全12, 阀球13,密封圈14,螺4丁15,密封圈16,滚针轴承17,挡圈18, 轴封19,防尘圈20,径向配流孔01、 03,通油孔02,内腔道04, 环槽通道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如
图1示,包括主要由体壳 3和后盖9构成的外壳,以及外壳内的扭矩产生机构和扭矩传递机构 等。具体而言,体壳3前端通过紧固件螺钉15固定安装有前盖2, 支撑在体壳3内的可旋转输出轴1外端穿过前盖2延伸到体壳3之外,体壳3中部装有两端分别与输出轴1内端以及转子7的内花键分别啮 合的联动轴4。体壳3与后盖9之间分别通过前隔盘5和后隔盘8装 有定子6,该定子内装有与之构成摆线针轮副的转子7。前盖2的内 孔与输出轴1之间安置了旋转密封件轴封19,输出轴1呈台阶状, 内端的大径处具有二个环槽通道05和与之交错配置轴向槽,与体壳 3内相互交错的孔道配合集成为配流机构,为马达持续分配高低压力 源,体壳3的轴向配流孔道分别通过径向倾斜的配流孔01、 03与输 出轴1的二个环槽05连通,并且输出轴1前端的大小径结合处端面 以及后端面分别通过顶靠在前盖2内和前隔盘5的两轴向滚针轴承 17支撑,这样完全可以承受斜孔导致的轴向液压作用力,或预留能 承受安装导致的轴向力。本实施例中的扭矩产生机构由微型内摆线针轮啮合副副组成,该 啮合副是一种4、 5齿整体式摆线转定子针轮啮合副副,定子6具有 5个内齿,转子7具有4个外齿,排量系数很小,为24mL/cm,其中 的某些相关技术在专利号ZL200620069898. 9小排量液压传动计量装 置中有所描述。扭矩传递机构由与扭矩产生机构的4、 5齿整体式摆 线转定子针轮啮合副副相配合的联动轴4组成,联动轴4齿数与转子 7的外齿数量相配,为其2倍关系,其中的相关技术在专利号 ZL200620070392. X小模数少齿偏心摆动花键联动轴中有所描述。本实施例的另一特点是,后隔盘8的孔道与后盖9的2个孔道共 同组成单向阀,后盖9的2个孔道孔与油口塞IO相配的油口分别由 斜孔相连,在马达正、反旋转方向工作状态下,两个单向阀体交替处 于开通工作状态,分别与高压油口相通,阀球13抵靠在后隔盘8的 孔道上,实现高压密封,从而保证内泄液流的稳定回流,维持在内腔 道04由螺堵11密封而没有外接与油箱连接的油管使用时,马达的正常运转。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后,由于转定子的排量系数小,马达的整体
外形很小(可以不大于O60隱),并且能够在小流量、较大扭矩、较 高转速的使用工况下工作,从而合理扩大了摆线液压马达的应用范 围,可为诸多微小型或手持设备使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如所述体 壳的轴向流道通过径向圓形的配流孔与所述输出轴的环槽连通,或所 述体壳的轴向流道通过径向腰形的配流孔与所述输出轴的环槽连通。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体壳及后盖,所述体壳与后盖之间装有定子,所述定子内装有与定子构成摆线针轮副的转子;所述体壳中支撑有从一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定子的内孔分别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两端的外齿啮合;所述输出轴外圆柱面制有环槽,所述体壳制有与输出轴环槽连通的轴向流道,构成轴配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壳的轴向流道通过径向倾斜的配流孔与所述输出轴的环槽连通,所述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径向滚针轴承支撑在体壳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壳前端固定前盖,支撑在体壳内的输出轴外端穿过前盖延伸到 体壳外,所述体壳与后盖之间分别通过前隔盘和后隔盘装有定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呈台阶状,内端的大径处具有二个环槽通道和与之交错配 置轴向槽,所述体壳的轴向配流孔道分别通过对应的径向倾斜配流孔 与所述二个环槽连通;所述输出轴前端的大小径结合处端面以及后端 面分别通过顶靠在前盖内和前隔盘的两轴向滚针轴承支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线针伦副为四、五齿整体式摆线转定子啮合副,所述定子具有 五个内齿,所述转子具有四个外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隔盘的孔道与后盖的二个孔道组成单向阀,所述后盖的二个孔 道孔与油口塞相配的油口分别由斜孔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阀的阀J求^J氐靠在后隔盘的孔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该液压马达的体壳与后盖之间装有定子,定子内装有与定子构成摆线针轮副的转子;体壳中支撑有从一端延伸出去的输出轴,输出轴与定子的内孔分别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两端的外齿啮合;输出轴外圆柱面制有环槽,体壳制有与输出轴环槽连通的轴向流道,构成轴配流机构;体壳的轴向流道通过径向倾斜的配流孔与输出轴的环槽连通,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径向滚针轴承支撑在体壳内。整个液压马达的结构十分紧凑,体积减小,可以保持原有的性能参数,完全可以取代在较大扭矩和较高转速使用工况下的电机驱动系统。
文档编号F04C2/10GK201137548SQ20082003043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张智敏, 朱元文, 王顺发, 凡 眭, 翁爱光 申请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