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104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真 空液体、粉尘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器便成为真空泵必配的装置。气体经过滤器有效过滤,成为无 粉尘、杂质,无污染的清洁气体,进入真空泵才是安全、可靠的。
目前,真空泵采用的过滤器,进气口进来的需过滤的气流常在过滤器内形 成紊流,对液体、粉尘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非常不理想。而一旦液体、粉尘 从气体中分离不开,便容易粘附在过滤网上,造成过滤网的微孔堵塞。过滤网 如果被粉尘、杂质等阻塞,过滤器也就失去了功效。而真空泵属于中高精度的 产品,内部的配合间隙很小, 一旦有杂质进入到真空泵中,会对真空泵中各零 件造成损伤,影响到真空泵的效能。通常来说,真空系统要求都比较高,当有 杂质进入到真空泵内时,会影响到真空工艺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即对液体、粉尘的分离效果和分离 效率较高的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包括一过滤罐和密封安装在所述过滤罐罐口上的 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上具有一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过滤网,所述进气口通 过所述的过滤网与所述的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由过滤罐的罐
口向过滤罐内延伸,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罐的内罐壁之间形成一旋流分离腔 室,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旋流分离腔室之间设置有若干旋风叶片,进气气流在
所述的若干旋风叶片的导引下,以旋流方式进入到所述的旋流分离腔室中;在 所述过滤部件上还设置有一旋流导引筒,所述的旋流导引筒位于所述的过滤网
的外周,由过滤罐的罐口向过滤罐内延伸至过滤网的1/2-2/3处;所述旋流导
引筒为锥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网为筒形零件,该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一过滤网底
板;所述过滤网底板通过双头螺杆与所述过滤部件连接,并将所述过滤网安装 于所述过滤罐中。
所述过滤网底板为球冠形状,使落在过滤网底板上的液体与粉尘顺利地滑 落至所述过滤罐的罐底。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流导引筒的作用下,进气气流不断地加速旋转,在 离心力作用下,进气气流内的液体与粉尘被分离出,而分离后的气体由过滤网 再次过滤后,由出气口进入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部件的下端外圆插在过滤罐的端口内圆里。通过过 滤罐的端口外圆上的快卸卡的锁紧,过滤罐和过滤部件紧密安装在一起。另外, 在过滤罐和过滤部件的接触面上可设置密封环来增强两者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罐的罐底为一球壳形罐底,在所述球壳形罐底的中 心设置有一排污口,在所述排污口上安装有一排污盖。被分离出的液体、粉尘 流到罐底,由排污口排出。
为了及时发现过滤网上的粉尘和过滤罐内的粉尘及液体积存过量,影响到 过滤效果,所述过滤罐的主体采用透明材料,以便及时观察粉尘及液体积存情 况。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进入过滤罐的进气气流以旋流方式进行过滤 分离,分离效果更好,使整个过滤器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延长了过滤 网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包括一个过滤罐1和安装过滤罐1的
罐口的过滤部件2,过滤部件2具有一个进气口 21、 一个出气口22。进气口21 与所需要形成真空的设备相联,出气口22与真空泵相联。
过滤罐1和过滤部件2通过快卸卡4的锁紧进行插卡装配,并通过密封环9 进行两者的密封。
过滤部件还包括一个过滤网23,过滤网23为一圆筒形零件。在过滤网23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过滤网底板232。过滤网23上的滤孔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来 设定。
安装好过滤网23后,过滤网23与过滤罐1的内罐壁之间就会形成一旋流 分离腔室ll,进气气流在旋流分离腔室11内进行旋转,以使进气气流中的液体、 粉尘与气体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通过过滤网23由出气口 22进入真空泵。
过滤网底板232为一球冠形状,这样落在过滤网底板232上的液体与粉尘 就能顺利地滑落至过滤罐1的罐底。
为了使进气气流在旋转分离腔室11内形成旋转,在进气口 21与旋流分离 腔室11之间设置有若干旋风叶片12,进气气流在若干旋风叶片12的导引下, 以旋流方式进入到旋流分离腔室ll中。同时为了增加旋转分离效果,过滤部件 2上还设置有一旋流导引筒24,旋流导引筒24位于过滤网23的外周并由过滤 罐1的罐口向过滤罐1内延伸至过滤网23的1/2-2/3处,旋流导引筒24的上 部与若干旋风叶片12的内周缘连接。这样在旋流导引筒24的作用下,进气气 流不断地加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进气气流内的液体与粉尘被分离出,而 分离后的气体由过滤网23再次过滤后,由出气口22进入真空泵。
旋流导引筒24采用锥筒形状,这样进气气流在旋流分离腔室11中,会越 旋越快,从而提高了分离效果。

图1可以看出,过滤罐1的罐底32为球壳形罐底,罐底32的中心设置 有一排污口 13,在排污口 13上安装有一排污盖15。
过滤罐1的主体采用透明材料,以便及时观察粉尘及液体积存情况。当过 滤罐1内的粉尘及液体积存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排污盖15进行排污。
在过滤网23内的中心,也就是过滤罐1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整个过滤网
23的双头螺杆3。双头螺杆3的上端31与过滤罐1的内孔螺纹连接,下端33 与过滤网底板232的内孔螺纹连接,并把过滤网23压紧在过滤部件2上。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对于本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不花 费创造性的劳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变化,同样能够实现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但是,这种变化显然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包括一过滤罐和密封安装在所述过滤罐罐口上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上具有一进气口、出气口以及圆筒形过滤网,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的过滤网与所述的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由过滤罐的罐口向过滤罐内延伸;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罐的内罐壁之间形成一旋流分离腔室;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旋流分离腔室之间设置有若干旋风叶片;在所述过滤部件上还设置有一旋流导引筒,所述的旋流导引筒位于所述的过滤网的外周,由过滤罐的罐口向过滤罐内延伸至过滤网的1/2-2/3处,所述旋流导引筒为锥筒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过滤罐的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整个过滤网的双头螺杆;双头螺杆的上端与过 滤罐的内孔螺纹连接,下端与过滤网底板的内孔螺纹连接,并把过滤网压紧 在过滤部件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过滤罐和过滤部件间通过快卸卡的縮紧进行插卡装配,并通过密封环进行两 者的密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一过滤网底板;所述过滤网底板为球冠形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 滤罐的罐底为球壳形罐底;在所述罐底的中心设置有一排污口,在所述排污 口上安装有一排污盖。
专利摘要真空液体、粉尘过滤器,包括一过滤罐和密封安装在所述过滤罐罐口上的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上具有一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过滤网,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的过滤网与所述的出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由过滤罐的罐口向过滤罐内延伸,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罐的内罐壁之间形成一旋流分离腔室,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旋流分离腔室之间设置有若干旋风叶片,在所述过滤部件上还设置有一锥形的旋流导引筒,进气气流在所述旋流分离腔室内进行旋转,以使进气气流中的液体、粉尘与气体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通过过滤网由出气口进入真空泵。
文档编号F04D29/70GK201182962SQ20082005784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9日
发明者任利民 申请人:任利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