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16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
技术背景现有的电机壳是直接固定在风机后壳上,电机是自然散热,其本身也没 有散热装置。且当有热风(热量)进入风机壳体时,会把热直接传给电机。此 结构对电机散热很不利,从而影响电机的工作寿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 用的连接机构,由于有了该连接机构,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并且在该结构内 腔可安装如叶轮之类的零部件,对电机的散热很有利,达到了小成本就能提 高电机寿命之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连接风机后壳 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风机后壳配合的连接支架,在 连接支架上设有支臂和电机轴能穿过的孔,在连接支架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 过的安装孔和支臂的安装孔;两安装孔的位置互相对应,从而将风机后壳及 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还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或支撑管,在支撑块上 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孔;所述的支臂呈"7"字形。在所述的支臂的侧面上还设有安装定位孔,从而可通过螺栓将其与散热 防护网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支架在开口端设有翻边边缘从而使连接支架刚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该结构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并且在该结构内腔可安装如叶轮之类的零部件,对电机的散热很有利,达到了小成本就能提高电机寿命之目的。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风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至4所示,其是一种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包括与风机后壳6配合的连接支架1,在连接支架上设有设有支臂2及电机轴能穿过的孔11,在连接支架及支臂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安装孔12和21;两安装孔的位置互相对应,从而将风机后壳及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支臂呈 "7"字形。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支架1上还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3, 在支撑块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孔31,从而起到加强及支撑的作用;在支 臂上还设有定位孔22,从而可通过螺栓将其与散热防护网固定;连接支架在 开口端设有翻边边缘13,从而使连接支架刚性更强。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风机后壳配合的连接支架(1),在连接支架上设有支臂(2)和电机轴能穿过的孔(11),在连接支架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安装孔(12)和支臂的安装孔(21);两安装孔的位置互相对应,从而将风机后壳及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支架(1)上还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或支撑管(3), 在支撑块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孔(31);所述的支臂(2)呈"7"字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的支臂(2)的侧面上还设有安装定位孔(22),从而可通过螺栓将其与散热防护网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机壳与电机后壳用的连接机构,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支架(1)在开口端设有翻边边缘(13)从而使连接支架刚性更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风机后壳与电机壳用的连接机构,特点是包括与风机后壳配合的连接支架,在连接支架上设有支臂和电机轴能穿过的孔,在连接支架上设有连接螺栓可穿过的安装孔和支臂的安装孔;两安装孔的位置互相对应,从而将风机后壳及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该结构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并且在该结构内腔可安装如叶轮之类的零部件,对电机的散热很有利,达到了小成本就能提高电机寿命之目的。
文档编号F04D29/60GK201166010SQ20082009786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锦标 申请人:李锦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