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16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泵体,尤其是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热熔胶流体的加压方法,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方式。 一种是齿轮挤压式,是 通过一组齿轮的相对旋转,对熔胶流体进行挤压而形成一定压力,俗称齿轮泵;另一种是老 式的活塞泵加压方式,是通过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形成局部真空,然后通过单向阀门的开合 形成加压。老式的活塞加压泵存在的主要弊端为一是压力输出不稳定,活塞向上运动与 向下运动所输出压力差别较大;二是压力输出不连续,活塞向上与向下运动,转换的瞬间, 压力有间断现象。齿轮泵的压力输出稳定,但必须是齿轮能连续运转,仅适应连续施胶的应 用。老式活塞泵输出压力不稳定又有间断输出胶压的情况出现,应用于不连续工作的施胶 要求,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以上分析,以上两种加压装置都存在缺陷,达不到不连续工作 又能输出稳定流体压力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简便, 可均匀控制施胶喷射效果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包括活塞泵座,在 所述活塞泵座的上端固定有单向进胶阀、单向出胶阀与运动气缸体,所述运动气缸体依次 固定于所述单向进胶阀与所述单向出胶阀的上侧,通过所述单向进胶阀与所述单向出胶阀 开启与闭合,在所述活塞泵座的内部形成一个带有高压的流体室。 所述流体室由四个通道构成,所述四个通道包括主通道、副通道、上通道与下通道。 所述上通道与所述下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副通道的上端与下端。 所述单向进胶阀由阀体、波珠、弹簧、压盖与卡簧构成,所述阀体依次与所述波珠、 所述弹簧、所述压盖及所述卡簧相连接。 所述单向出胶阀由阀体、波珠、弹簧、压盖、卡簧、胶圈与堵头压盖构成,所述胶圈 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胶圈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下端,所述第二胶圈设置于所述堵头压盖 与所述卡簧之间,所述卡簧依次与所述压盖、所述弹簧、所述波珠与所述阀体相连接。 所述上通道及所述下通道均与所述主通道及所述副通道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在活塞泵座的上端固定有单向进胶 阀、单向出胶阀与运动气缸体,通过单向进胶阀与单向出胶阀开启与闭合,在活塞泵座的内 部形成一个带有高压的流体室,该流体室由主通道、副通道、上通道与下通道构成,上通道 与下通道分别设置于主通道与副通道的上端及下端,并且均与主通道及副通道相连通。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简便,将活塞泵座体与单向进胶阀、单向出胶阀及气缸体的有
3机结合,使熔胶流体在活塞泵内的相向与相对流动形成压力恒定,流动速度均匀的移动流 体,从而可以均匀控制的施胶喷射效果。

图l为本实用 图2为本实用 图3为本实用 图4为本实用 图5为本实用 图6为本实用 主要元件符号 l活塞泵座 4运动气缸体 13上通道 22波珠 25卡簧 33波珠 34 36卡簧 37
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新型活塞泵座的内部结构图; 新型单向进胶阀的内部结构图; 新型单向出胶阀的内部结构新型流体运动实施例示意图; 新型流体运动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说明如下
2单向进胶阀
11主通道
14下通道
23弹簧
31第-
第二胶圈
3单向出胶阀 12副通道 21阀体 24压盖 32阀体 35压盖 38堵头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包括活塞泵座1、 单向进胶阀2、单向出胶阀3与运动气缸体4,单向进胶阀2、单向出胶阀3与运动气缸体4 固定在活塞泵座1的上端,运动气缸体4依次固定于单向进胶阀2与单向出胶阀3的上侧。 通过单向进胶阀2与单向出胶阀3的开启与闭合,在活塞泵座1的内部形成一个带有高压 的流体室。该流体室由四个通道构成,四个通道包括主通道11、副通道12、上通道13与下 通道14。上通道13与下通道14分别设置于主通道11与副通道12的上端与下端,并且均 与主通道ll及副通道12相连通。单向进胶阀2由阀体21、波珠22、弹簧23、压盖24与卡 簧25构成,阀体21依次与波珠22、弹簧23、压盖24及卡簧25相连接。波珠22只能从阀体 21的一头放入,而不会以另一头掉出,在波珠上设置弹簧23,在弹簧上再装上压盖24,套上 卡簧23与阀体21连成一体。单向出胶阀3由阀体32、波珠33、弹簧34、压盖35、卡簧36、 胶圈与堵头压盖38构成,其中,胶圈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胶圈31设置于阀体32的下端,第 二胶圈37设置于堵头压盖38与卡簧36之间,卡簧36依次与压盖35、弹簧24、波珠33与 阀体32相连接。阀体是垂直设置的,在未工作状态下,波珠在自重力及复位弹簧的作用下 是关闭的,熔胶流体只能从阀体下方流入自阀体内部,并由阀体的上方流出。 如图5所示,熔胶流体在泵体内流动是双方向的,当泵体活塞头在泵座主通道11 内向上运动时,泵体上通道13流体的流体方向与泵体活塞头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泵体上 通道13的流体被压出泵体的同时,单向进胶阀被活塞头上行形成的负压打开,外围熔胶流 体被吸入泵座下通道14,并形成一定压力。[0029] 如图6所示,熔胶流体在泵体内流动是双向的,但出胶口熔胶流体的流动方向始 终是一致的,当泵体的活塞头在泵体主通道11内向下运动时,单向进胶阀被泵体内内压关 闭,副通道12内压打开单向出胶阀,原来流满泵体的熔胶流体通过单向出胶阀进入主通道 ll,然后被排出泵体外并流满活塞头上的主通道ll,为活塞头上行形成压力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气泵座体是由进口铝合金铝材精密加工而成,它的内部加工有双向 缸体室,与活塞头及单向阀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熔胶流体压力室,熔胶单向阀在双向缸体
室内时而顺时针、时而逆时针流动,因流动与节流而产生高压。这种双向缸室的缸径与活塞
杆的直径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到活塞头上下行出胶流体压力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进胶阀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单向阀门,它由阀体及弹簧及波珠装
配而成。当活塞头向上运动时,缸内负压大于弹簧压力,单向进胶阀的阀门打开,熔胶流体
流进入泵室。当活塞头上升到最高点时,整个双向缸体室充满了熔胶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出胶阀也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单向阀门,当活塞头向上运动时,
缸内形成负压,进胶阀进胶,同时单向出胶阀的阀门波珠在弹簧及内负压的作用下向下运
动,关闭出胶阀。在泵体内,活塞头上方的熔胶流体在活塞头的作用下不经过出胶阀被压出
泵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出胶阀与单向出胶阀是相关联的两个紧密组件。当单向进胶阀 是打开的时候,单向出胶阀是关闭的。当单向进胶阀关闭的时候,单向出胶阀是打开的,它 们的关闭与打开是与活塞头的上下运行相关联的,它们之间转换的时间越短,熔胶流体输 出的压力就越平稳。气泵体内的增压就是这样形成的,外围给的气体压力越大,缸体内熔胶 流体形成的压力也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气缸体是一种外部增压源,当压縮空气进入气缸体内后,经过
外围控制电路,使得气缸体内的活塞杆带动活塞头上下往复运动。运动气缸体的活塞杆连
同活塞头插入气泵座内,通过外围气缸体运动使得活塞泵体内熔胶流体增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以及活塞泵座体与单向进胶阀、
单向出胶阀及运动气缸体的有机结合,使熔胶流体在活塞泵内的相向与相对流动形成压力
恒定,流动速度均匀的移动流体,从而可以均匀控制的施胶喷射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包括活塞泵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泵座的上端固定有单向进胶阀、单向出胶阀与运动气缸体,所述运动气缸体依次固定于所述单向进胶阀与所述单向出胶阀的上侧,通过所述单向进胶阀与所述单向出胶阀开启与闭合,在所述活塞泵座的内部形成一个带有高压的流体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室由四个 通道构成,所述四个通道包括主通道、副通道、上通道与下通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道与所述 下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副通道的上端与下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胶阀由 阀体、波珠、弹簧、压盖与卡簧构成,所述阀体依次与所述波珠、所述弹簧、所述压盖及所述 卡簧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出胶阀由 阀体、波珠、弹簧、压盖、卡簧、胶圈与堵头压盖构成,所述胶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胶圈 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下端,所述第二胶圈设置于所述堵头压盖与所述卡簧之间,所述卡簧依 次与所述压盖、所述弹簧、所述波珠与所述阀体相连接。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道及所 述下通道均与所述主通道及所述副通道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熔胶流体压力活塞泵,在活塞泵座的上端固定有单向进胶阀、单向出胶阀与运动气缸体,通过单向进胶阀与单向出胶阀开启与闭合,在活塞泵座的内部形成一个带有高压的流体室,该流体室由主通道、副通道、上通道与下通道构成,上通道与下通道分别设置于主通道与副通道的上端及下端,并且均与主通道及副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简便,将活塞泵座体与单向进胶阀、单向出胶阀及气缸体的有机结合,使熔胶流体在活塞泵内的相向与相对流动形成压力恒定,流动速度均匀的移动流体,从而可以均匀控制的施胶喷射效果。
文档编号F04B15/02GK201513311SQ20092020541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访中, 陈凯 申请人:深圳市嘉美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