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540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电机冷却系统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本申请案主张2010年12月16日申请的标题为“电机冷却系统(MOTOR COOLINGSYSTEM)”的第61/423,637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申请案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本申请案大体涉及并入到空气调节和制冷应用中的蒸汽压缩系统中的电机的冷却。具体而言,本申请案涉及对蒸汽压缩系统中的半封闭式电机进行冷却。蒸汽压缩系统可以使用以较高旋转速度运行的更加紧凑的电机来向各部件提供动力。通过使用更加紧凑的电机,可以实现系统尺寸的减少。然而,在较高旋转速度下运行电机所伴随的一些挑战包括电机轴与轴承之间摩擦的生成,以及风阻损失。风阻是在电机的旋转转子与所述转子的周围环境之间生成的摩擦力,所述环境通常为空气或工作媒体,例如,在封闭式传动系情况下的制冷蒸汽。风阻可以生成热并且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因此,对这些电机进行有效的冷却有很高的要求。对电机定子的冷却可以通过使用围绕所述定子的冷却盘管来实现,所述盘管从蒸汽压缩系统的冷凝器处接收液体制冷剂。所述盘管通常整合在定子外壳内。由于与定子以及其外壳的热表面发生接触,制冷剂在该盘管内蒸发并冷却该定子。第6,070, 421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个实例。另外,当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变速驱动器(VSD)、轴承电子器件中使用的电子部件时,类似的制冷剂回路也可以用于对这些部件进行冷却,其中所述电机外壳可以成为这些部件的“冷板”。未与电机外壳充分靠近的电机部件(电机绕组、轴承等)需要其他的冷却布置。在传统的半封闭式电机中,已知途径是对冷蒸汽或冷气体进行疏导或引导,使其穿过电机腔室。然而,必须提供部件的特定布置以在电机中供应冷气体并使之循环。在一种传统的半封闭式电机中,向压缩机吸入口提供的气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气体被提供用于经过或穿过电机腔室,然后到达压缩机吸入口。第7,181,928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冷却布置,其中一些冷气体从蒸发器中提取并被吸到压缩机吸入口。移动所述气体使其穿过电机腔室所需的压力差是由在离心式压缩机的叶轮的入口处产生的文丘里效应(venturi effect)产生的。在另一种布置中,在环绕定子的盘管中蒸发的冷气体用于冷却电机腔室。在该布置中,一种控制装置在向盘管供应液体制冷剂时使用,这样,所有的液体均会在盘管出口处蒸发。这种控制装置可以为热膨胀阀,其类似于与“干式膨胀”蒸发器共同使用的那些阀,或者可以为几乎等效的系统(例如,由温度传感器控制的电磁阀的组合等),用以避免将液体输送到电机中。第6,070,421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中间冷却器的二级系统,其中中间冷却器产生的闪蒸气体用于扫过或被引导穿过电机外壳。另外,在环绕定子的盘管中蒸发的气体同样被引导穿过外壳 ,所述气体随后在中间级压力下被排出。正如先前布置所公开那样,提供一种膨胀阀来确保所有的液体制冷剂均从盘管蒸发掉,否则任何残余的液体均可能会对电机部件造成损坏。尽管所述系统提供了可行结果,但是所述系统仍存在缺陷。例如,在冷却盘管的入口处使用膨胀装置以确保所有的液体制冷剂均从该盘管中蒸发掉,这同样确保了电机腔室中的压力能够自行调节至稍高于吸入压力或中间级压力的一个水平,该水平取决于应用。这种自行调节使得气体能够被有效地引导穿过电机外壳的腔室来冷却该腔室。然而,该系统并未实现热优化:与盘管出口处呈二相状态的制冷剂相t匕,制冷剂的完全蒸发使得盘管中的热传递减少。同样,输送到电机中的气体制冷剂倾向于为轻微过热的,这致使电机腔室中的冷却效率变低。另外,在以稍高于中间级压力的水平提供气体制冷剂的系统中,蒸发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这减少了可以提供的冷却量。在内部压力水平增大的气体中运行电机也会增大气体制冷剂所生成的摩擦(以及热)的量,从而削弱了对电机进行冷却的初始目的。第7,181,928号美国专利在定子冷却盘管的入口处不包括恒温膨胀阀,而是仅含有固定尺寸的孔口,从而使得引导至环绕定子的冷却盘管中的液体制冷剂的量远远大于经蒸发以驱散定子热量所需的量。该布置使得在盘管出口处存在二相流。制冷剂的二相流改善了盘管中的热传递,并提供了对定子的更良好的冷却,但是会造成以下后果:流出盘管的二相制冷剂无法被直接送到电机中。将液体制冷剂引入到高速电机中会带来对电机中一些部件造成损坏的风险,例如,由液滴所引起的磨损。为了应对损坏的风险,’928专利公开有:离开盘管的二相制冷剂首先被送回到蒸发器以将液体与气体分离;随后由该蒸发器所分离出的一些冷气体被送回到电机腔室。另外,尽管’928专利非常适合并且被证明是适用于不具有预旋转叶片(PRV)或使用PRV以减少容量的压缩机,但是PRV的一种替代方案是将可变间隙扩散器(VGD)用作容量减少装置。当VGD用于减少容量时,处于局部负载下的压缩机吸入口处的压力减少并不足够大从而无法通过电机腔室吸入满意量的气体制冷剂,从而致使电机冷却不够充分。因此,需要一种 冷却布置,其能够使以下优势中的每一个均能同时发生:
-将足够多的液体制冷剂的供给供应到环绕定子的盘管中,以便借助从盘管流出的二相流对定子冷却进行优化。
-提供对冷气体流或冷却蒸汽的简单有效的扫过或引导以穿过电机腔室。
-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引入到电机腔室中。
-提供一种可能性:使得可以在吸入压力下或其附近的压力下将蒸汽或气体制冷剂从电机外壳排出,以维持被引导穿过电机腔室的蒸汽或气体的较低的温度,同时维持较少的蒸汽或气体摩擦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项实施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该系统用于冷却在蒸汽压缩系统中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封闭所述电机的外壳,以及定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腔室。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流体回路经配置以向电机提供液体或二相冷却流体。所述二相冷却流体可分离成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清除与所述流体回路流体连通的冷却流体。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冷却流体为二相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蒸汽相部分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使之在所述腔室中循环。本发明的另一项实施例涉及一种冷却方法,该方法用于对蒸汽压缩系统中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电机进行冷却。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封闭电机的外壳,以及定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腔室。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流体回路,所述流体回路经配置以向电机提供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清除与所述流体回路流体连通的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外壳连接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冷却流体接收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流动的冷却流体分离为蒸汽相部分与液相部分。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流动的冷却流体会被阻止在外壳内部发生循环,以防其流动到不动的部件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经过第三连接件传输的蒸汽相部分在腔室内循环。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将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以实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商业应用中的供暖、通风以及空调系统的一项示例性实施例。图2所示为示例性蒸汽压缩系统的等距视图。图3和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蒸汽压缩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图5至图9图示了电机冷却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为针对典型商业应用的在建筑12中用于供暖、通风以及空调(HVAC)系统10的示例性环境。系统10可以包括蒸汽压缩系统14,蒸汽压缩系统14能够提供可以用于冷却建筑12的冷冻液体。系统10可以包括:锅炉16,其提供可以用于加热建筑12的加热液体;以及空气分配系统,其使空气循环通过建筑12。该空气分配系统还可以包括空气回气导管(air return duct) 18、空气供应导管20以及空气处理器22。空气处理器22可以包括经由管道24连接到锅炉16和蒸汽压缩系统14的热交换器。空气处理器22中的热交换器可以接收来自锅炉16的加热液体,或者是接收来自蒸汽压缩系统14的冷冻液体,这取决于系统10的运行模式。图中所示的系统10在建筑12的各楼层上具有单独的空气处理器,但应了解,这些部件也可以在两个楼层或多个楼层间共用。图2和图3所示为可以用于HVAC系统10的示例性蒸汽压缩系统14。蒸汽压缩系统14可以使制冷剂循环通过某一回路,该回路开始于压缩机32并包括冷凝器34、膨胀阀或膨胀装置36,以及液体冷冻器或蒸发器38。蒸汽压缩系统14还可以包括控制面板40,该控制面板可以包括模数(A/D)转换器42、微处理器44、非易失性存储器46,以及接口板48。可以在蒸汽压缩系统14中用作制冷剂的流体的一些实例有:基于氢氟烃(HFC)的制冷剂,例如R-410A、R-407、R_134a ;氢氟烯烃(HFO)天然”制冷剂,如氨(NH3)、R-717、二氧化碳(C02)、R-744 ;或基于烃 类的制冷剂、水蒸汽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制冷剂。在一项示例性实施例中,蒸汽压缩系统14可以使用以下各项中的每一种的一个或多个:变速驱动器(VSD) 52、电机50、压缩机32、冷凝器34、膨胀阀或膨胀装置36和/或蒸发器38。与压缩机32 —起使用的电机50可以由变速驱动器(VSD) 52来提供动力,或直接由交流电(AC)或直流电(DC)电源来提供动力。VSD52 (如果使用的话)可以从AC电源获得具有特定的固定线电压和固定线频率的交流电,并向电机50提供具有可变电压和频率的电力。电机50可以包括能够由VSD驱动或直接由AC或DC电源来提供动力的任何类型的电动机。电机50可以是其他任何合适的电机类型,例如,开关磁阻电机、感应电机,或电子整流永磁电机。压缩机32压缩制冷剂蒸汽,并通过排气通道将该蒸汽输送到冷凝器34。在一项示例性实施例中,压缩机32可以为离心式压缩机。由压缩机32输送到冷凝器34的制冷剂蒸汽将热量传递给流体,如水或空气。在热量传递给流体的作用下,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34中冷凝成制冷剂液体。 液体制冷剂从冷凝器34流过膨胀装置36到达蒸发器38。在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冷凝器34是水冷却的,并且包括连接到冷却塔56的管束54。输送到蒸发器38的液体制冷剂从另一流体吸收热量,所述另一流体可以与用于冷凝器34的流体类型相同或不同,接着,液体制冷剂会经历相变而成为制冷剂蒸汽。在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蒸发器38包括管束,该管束具有连接到冷却负载62的供给管线60S和返回管线60R。工艺流体(例如,水、乙二醇、氯化钙卤水、氯化钠卤水,和任何其他合适液体)经由返回管线60R进入蒸发器38,并经由供给管线60S离开蒸发器38。蒸发器38使管子中的工艺流体的温度变低。蒸发器38中的管束可以包括多个管子和多个管束。蒸汽制冷剂通过抽吸管线离开蒸发器38并返回到压缩机32,以完成循环。图4与图3类似,图4所示为具有中间回路64的蒸汽压缩系统14,该回路并入在冷凝器34与膨胀装置36之间。中间回路64具有入口管线68,该入口管线可以直接连接到冷凝器34或与该冷凝器流体连通。如图所示,入口管线68包括位于中间容器70上游的第一膨胀装置66。在一项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容器70可以为闪蒸罐,也称为闪蒸式中间冷却器(flash intercooler)。在一项替代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容器70可以被配置为热交换器或“表面式经济器(surface economizer)”。在图4所示的配置中,S卩,中间容器70用作闪蒸罐,此时第一膨胀装置66会运行以降低从冷凝器34接收到的液体的压力。在膨胀过程中,液体的一部分蒸发了。中间容器70可以用于将蒸汽与从第一膨胀装置66接收到的液体分离,并且还可以允许液体的进一步膨胀。蒸汽可以由压缩机32从中间容器70通过管线74抽吸到抽吸入口(suction inlet),或者如图4所示,抽吸到压力介于吸入压力与排放压力之间的端口,或到压缩中间级。中间容器70中收集到的液体经膨胀过程之后,焓降低。来自中间容器70的液体在管线72中流过第二膨胀装置36,进入到蒸发器38。如图5所示,冷却系统76从冷凝器34 (图2)经由管线78提供液体冷却流体,并且随后使流体经过节流装置80,然后建立了管线78与电机50的电机外壳82之间的第一连接件84。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冷凝器34接收的冷却流体为二相冷却流体,其具有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位于电机外壳82内的盘管86环绕电机定子88 (见图6),并传输从冷凝器来的液体从而提供对电机定子的冷却,所述电机定子相对于电机外壳82而言是不动的电机部件。由于向电机定子提供了冷却,在冷却流体经过第二连接件90传输的过程中,随着盘管86远离第一连接件84朝向与电机外壳82之间的第二连接件90延伸,若干液相部分成为二相冷却流体,即,具有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第二连接件90与管线92流体连通,该管线经由管道传输所述二相冷却流体,例如,连接至容器94的管线92,所述容器将所述二相冷却流体分离为蒸汽相部分96和液相部分98。在第一连接件84与第二连接件90之间的盘管86内流动的冷却流体会被阻止在电机外壳82内部发生循环,以防其流至相对于电机外壳可移动的电机部件。液相部分98经由管线100通过限制件102而被传输到蒸发器38。蒸汽相部分96随后借助于电机外壳82与管线104之间的第三连接件106从容器94经由管线104传输到电机外壳82。用另一种方式表述即是,经过第二连接件90传输的蒸汽相部分冷却流体与经过第三连接件106传输的蒸汽相部分冷却流体之间流体连通。一旦将蒸汽相部分96引导到电机外壳82内部,蒸汽相部分随后是指蒸汽相部分108,它向位于电机50内部的电机各部分(除了电机定子88之外)提供了冷却,例如,相对于电机外壳82的移动的电机部件,例如,向电机转子129提供了冷却。一旦蒸汽相部分108在电机外壳82内循环以向电机外壳内部的各部件(包括移动的电机部件)提供冷却,此时,蒸汽相部分便会经由管线Iio离开电机外壳或从该电机外壳排放出,并且形成管线110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第四连接件112。一旦经由管线110离开电机外壳82或从该电机外壳中排放出,蒸汽相部分108便可能会如虚线114所示那样返回到蒸发器38并且随后被提供到压缩机吸入口,或者可能会如虚线117所示那样,蒸汽相部分可以直接返回到压缩机吸入口,例如,经过在压缩机外壳(未图示)内部形成的通道。如图6所示,类似于冷却系统76的替代性冷却系统176向电机定子88提供了冷却,并且还使蒸汽相部分108在电机外壳182内循环,该电机外壳类似于图5的电机外壳82。然而,并非是将二相冷却流体在电机外壳82外部的容器94中分离(图5),此处的二相冷却流体经由管线116进行传输并经过盖118直接进入到电机外壳182中,所述盖由此界定了隔间133。换言之,对二相冷却流体的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的分离整合在电机外壳182中。也就是说,一旦将二相冷却流体引入到电机外壳182的内部,液相部分98便会在盖118的下部中汇集在开口 120附近,并一直积累,直到液相部分的水平达到开口 120为止。在一项实施例中,如果管道或管线116 未全部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那么它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电机外壳的内部。一旦液相部分到达开口 120,该液相部分便会被引导到管线124中,所述管线延伸穿过节流装置80到达蒸发器38。这种布置能够防止液相部分在电机外壳182的腔室内部发生循环,并能够防止液相部分接触到高速旋转的部件,这些部件会因为与液相部分发生接触而受到损坏。蒸汽相部分108在电机外壳182的腔室内部进行循环,穿过开口 126并在轴128与轴承130之间、电机转子129与电机定子88之间,以及在电机外壳182内部的其他部件之间隔开。一旦蒸汽相部分108循环穿过各种开口,经过电机外壳182内的轴承与其他位置/位于所述轴承与其他位置之间以在电机外壳内部提供冷却,那么蒸汽相部分便会到达大体与盖118相对的隔间134并会经由管线136离开电机外壳,接着被传输到蒸发器38。另外,隔间134也会收集从轴128与曲径密封件132之间的压缩级泄漏出的气体。如图7所示,该图类似于图6,冷却系统276与离心式压缩机等多级压缩机232的电机250相关联,该系统具有相对的叶轮278、280。在向电机定子88提供冷却之后,类似于图6,二相冷却流体经由管线282传输到定位在电机250外部的容器284中,以便将二相冷却流体的蒸汽相部分108和液相部分286分离开。液相部分286在容器284的下部中汇集,并经由延伸穿过节流装置290的管线288进行传输,随后该液体部分被提供到蒸发器38。采用与前述方式类似的方式从容器284中提供蒸汽相部分108对电机250进行冷却。蒸汽相部分108经由管线292返回到蒸发器38。这种布置能够防止液相部分286在电机250的电机外壳的腔室内部发生循环,并能够防止该液相部分接触到高速旋转的部件,这些部件会因为与液相部分发生接触而受到损坏。如图8A所示,冷却系统376包括来自图6至图7中各图的特征。也就是说,所示的冷却系统376与多级压缩机332的电机350相关联,如图7所示的那样。在如前述那样向电机定子88提供冷却之后,二相冷却流体会经由管线378进行传输并直接进入到电机外壳382的隔间380中,该隔间与管线388具有连接件,即,开口 386,所述管线定位在隔间的底部或底部附近。换言之,二相冷却流体的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的分离整合在电机外壳382中。也就是说,一旦将二相冷却流体引入到电机外壳382内部,液相部分384便会汇聚在隔间380的下部中,并会从开口 386处排出。从那里,液相部分会经由管线388而被引导到电机外壳382的外部,所述管线延伸穿过节流装置390到达蒸发器38。采用与前述方式类似的方式来提供蒸汽相部分108对电机350进行冷却。蒸汽相部分108经由管线392返回到蒸发器38。

图8B为图8A的替代性实施例。然而,如图8B进一步所示,在如之前图8A所述那样对电机定子88提供冷却的同时,经由管线378传输的二相冷却流体会发生分叉,其中管线的分叉部分用管线379指代。管线378直接延伸到电机外壳382的隔间380中,而定位在隔间底部或底部附近的管线388则延伸到电机外壳的外部,并如之前所述那样穿过节流装置390。类似地,管线379直接延伸进入到电机外壳382的隔间381中,液相部分385会汇集在此隔间中并与蒸汽相部分308分离开。液相部分108、308会经由管线389而被引导到电机外壳382的外部,所述管线延伸穿过节流装置391至蒸发器38。如图SB所示,提供蒸汽相部分308以对位于电机外壳382右手侧的轴承进行冷却,然后所述蒸汽相部分再经由管线392返回到蒸发器38。与蒸汽相部分308相比具有更大压力的蒸汽相部分108 (例如,因为节流装置390与391之间的不同设置)流经电机外壳382的右手部分,在电机定子88与电机转子129之间流动,然后经由管线392离开电机外壳38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与蒸汽相部分108相关的压力水平可以大于蒸汽相部分308的压力水平。蒸汽相部分308也可以向电机外壳中定位在该电机外壳右手侧中的各部分提供额外的冷却,例如,向轴承提供冷却。由于管线378的分叉而向电机外壳的不同隔间或部分提供冷却流体,可以获得增大的电机冷却,这在热泵等应用中尤其有利。如图9所示,冷却系统476类似于图6的冷却系统176。也就是说,所示的冷却系统476与单级压缩机432的电机450相关联,如图6所示那样。在如上述那样向电机定子88提供冷却之后,二相冷却流体会经由管线478传输而直接进入到电机外壳482的隔间480中。换言之,二相冷却流体的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的分离整合在电机外壳482中。也就是说,一旦将二相冷却流体引入到电机外壳482的内部,液相部分484便会在隔间480的下部中且在开口 486附近汇集,并一直积累,直到液态相部分484的水平达到开口 486为止。一旦液相部分到达开口 486,该液相部分便会经由管线488被引导至电机外壳482的外部,所述管线延伸穿过节流装置490到达蒸发器38。采用与前述方式类似的方式来提供蒸汽相部分108对电机450进行冷却。蒸汽相部分108经由管线492返回到蒸发器38。
虽然仅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和实施例,但是在实质上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标的物的新颖教示和优点的情况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化(例如,可改变多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定向等)。根据替代实施例,任何工艺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均可以发生变化或重新排序。因此,应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在涵盖属于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内的所有此类修改和变化。此外,为了简要描述各示例性实施例,可能不会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目前预期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无关的特征,或与实现所主张的发明无关的特征)。应了解,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在开发任何此类实际实施方案时,可以作出无数的实施特定的决策。此类开发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但无论如何,对于了解了本发明的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此类开发是常规的设计、制作和制造操作且无需进行不当 实验。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在蒸汽压缩系统中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封闭所述电机的外壳; 定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腔室; 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流体回路,所述回路经配置以向所述电机提供液体或二相冷却流体,所述二相冷却流体可分离为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用以清除与所述流体回路流体连通的冷却流体,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冷却流体为二相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蒸汽相部分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使之 在所述腔室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附近的节流 装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节流装置定位在所述蒸汽压缩系统的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回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的部分与向电机定子提供冷却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回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的部分会被阻止在所述外壳内部发生循环,以防其到达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的第四连接件,用以将从所述第三连接件处接收的所述蒸汽相部分排放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的管道,用于在这两者之间传输二相冷却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管道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连接件离开所述外壳的所述液相部分与所述蒸汽相部分分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容器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容器将所述二相冷却流体的所述液相部分与所述蒸汽相部分分离开,随后所述蒸汽相部分经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进行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管道包括隔间,所述隔间用于将所述液相部分与所述蒸汽相部分分离开,所述液相部分和蒸汽相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件离开所述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隔间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隔间将所述二相冷却流体的所述液相部分与所述蒸汽相部分分离开,随后所述蒸汽相部分经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进行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压缩机为多级压缩机。
15.一种用于对蒸汽压缩系统中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电机进行冷却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封闭所述电机的外壳; 提供定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腔室; 提供与具有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流体回路,所述流体回路经配置以向所述电机提供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用以清除与所述流体回路流体连通的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冷却流体接收在所述腔室中; 将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流动的冷却流体分离为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流动的冷却流体会被阻止在所述外壳内部发生循环,以防其到达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的部件;以及 使经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传输的所述蒸汽 相部分在所述腔室内循环。
全文摘要
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在蒸汽压缩系统中向压缩机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封闭所述电机的外壳,以及定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腔室。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流体回路,经配置以向所述电机提供液体或二相冷却流体。所述二相冷却流体可分离为蒸汽相部分和液相部分。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清除与所述流体回路流体连通的冷却流体。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冷却流体为二相冷却流体。所述流体回路进一步具有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传输的所述蒸汽相部分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使之在所述腔室中循环。
文档编号F04D29/58GK103237991SQ20118005825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P·德拉米纳特, D·J·D·阿尔努 申请人: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