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
背景技术:
热泵压缩机为暖气机或热水器等设备所必须使用的机器,主要是用来输送冷媒经过特定的过程进行热交换而达到降低或升高周遭温度的目的。热泵压缩机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所构成,经由自然的热能交换进行热搬移,通过热力的循环并通过少量的电能将自然环境中的无效热能转换成我们日常可用的热能。其中,为增加压缩机的产热效率,通常使用双段式压缩机,以提高气体压力。如图1所示,是传统的双段式压缩机,其主要在密封容器10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构件20,电动构件20通过连接轴30以驱动第一压缩构件40及第二压缩构件50,从而将冷媒吸引到第一压缩构件40进行第一次压缩后,再进入第二压缩构件50进行第二次压缩。藉此,两次压缩下,使排出冷媒达到双倍或多倍压力,而能增加空气压缩机运作的效率。然而,上述传统的双段式压缩机具有下列缺点,其中,因第一压缩构件40及第二压缩构件50的位置均集中在连接轴30的一端,使连接轴30的受力不均,导致连接轴30转动时不平衡,并伴随不平衡的转动而产生噪音;另外,冷媒由第一压缩构件40进入第二压缩构件50时,也需要额外增设导引管路,导致压缩机的体积增加,造成压缩机外型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是利用各增压机构分别设置在驱动器的两端,使传动轴受力均匀,进而提高传动轴的转动稳定性并降低噪音,以增进压缩机的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包括:一密闭外壳;一分隔组件,设置在该密闭外壳内,并将该密闭外壳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形成在该第二容室的内部;一驱动器,包含一本体及穿接该本体的一传动轴,该本体容置于该第一容室,该传动轴穿入该第二容室;以及至少二增压机构,容置于该第二容室内并分别和该传动轴连接,各该增压机构形成在该本体的两侧从而被该驱动器带动旋转。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各增压机构分别设置在本体及传动轴的两端,使传动轴受力均匀平衡,进而提高传动轴的转动稳定性并降低噪音,以增进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又,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的各增压机构均位置在第二容室中,故不须在密闭外壳的外部额外增设导引管路,因此,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体积具有轻巧易配设的特点。再者,本发明还包括冷却回路及冷却流体,冷却流体流动于冷却回路,冷却回路于第一容室的一侧形成冷却液输入口另一侧形成冷却液输出口,以冷却本体(即马达)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使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及运作稳定性。另外,上述的冷却流体若为冷媒,则冷媒由冷却液输出口输出后汇流至冷媒吸入口,以供冷媒回路使用,即完成一次冷却回路的循环过程,进而达到节省能源的作用,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现有的双段式压缩机的剖视示意图;图2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6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密封容器20…电动构件30…连接轴40…第一压缩构件50…第二压缩构件100…多段式热泵压缩机I…密闭外壳11…第一容室12…第二容室2…分隔组件21…隔板211…穿孔22…密封元件23…润滑剂3…驱动器31…本体32…传动轴4…增压机构41…螺旋式增压器42…回转式增压器43…涡卷式增压器44…离心式增压器5…冷却回 路51…冷却液输入口52…冷却液输出口
6…冷却流体7…冷媒回路71…冷媒吸入口72…冷媒排出口200…膨胀阀300…蒸发器400…冷凝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
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请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此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主要包括一密闭外壳1、一分隔组件2、一驱动器3及至少二增压机构4。分隔组件2设置在密闭外壳I内,并将密闭外壳I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一第一容室11及一第二容室12,第一容室11形成在第二容室12的内部;其中,分隔组件2包含一隔板21、二密封元件22及一润滑剂23,隔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穿孔211,润滑剂23包覆密封元件22。另外,分隔组件2为绝热材质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驱动器3包含一本体31及穿接本体11的一传动轴32,本体31容置于第一容室
11,此本体31为一马达,传动轴32穿入第二容室12 ;其中,穿孔211分别配置在驱动器3的两侧,使传动轴32经由穿孔211穿置于第一容室11及第二容室12,且密封元件22经由穿孔211而被夹置在隔板21及传动轴32之间。此增压机构4为一螺旋式增压器41,每一增压机构4容置于第二容室12内并分别和传动轴32连接,各增压机构4形成在本体31及传动轴32的两侧从而被驱动器3带动旋转。本发明还包括一冷却回路5及一冷却流体6,冷却流体6流动于冷却回路5,冷却回路5于第一容室11的一侧形成一冷却液输入口 51另一侧形成一冷却液输出口 52 ;其中,冷却流体6可为冰水、冷气或冷媒。本发明还包 括一冷媒回路7,冷媒回路7于第二容室12的一侧形成一冷媒吸入口71另一侧形成一冷媒排出口 72。另外,冷却流体6若为冰水或冷气,则冷却回路5及冷媒回路7各自形成独立回路不相互交流;冷却流体6若为冷媒,则冷却液输出口 52和冷媒吸入口 71或第二容室12相互导通。请参考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100的组合及使用状态,分隔组件2设置在密闭外壳I内,并将密闭外壳I分隔成相互隔离的第一容室11及第二容室12,第一容室11形成在第二容室12的内部;驱动器3包含本体31及穿接本体31的传动轴32,本体31容置于第一容室 11,传动轴32穿入第二容室12 ;各增压机构4容置于第二容室12内并分别和传动轴32连接,各增压机构4形成在本体31的两侧从而被驱动器3带动旋转。藉此,各增压机构4分别设置在本体31及传动轴32的两端,使传动轴32受力均匀平衡,进而提高传动轴32的转动稳定性并降低噪音,以增进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的工作效率。又,现有的双段式压缩机,其冷媒由第一压缩构件进入第二压缩构件时,需要额外增设导引管路,导致压缩机的体积增加,造成压缩机外型笨重。相较下,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的各增压机构4均位置在第二容室12中,故不须在密闭外壳I的外部额外增设导引管路,因此,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体积具有轻巧易配设的特点。再者,本发明还包括冷却回路5及冷却流体6,冷却流体6流动于冷却回路5,冷却回路5于第一容室11的一侧形成冷却液输入口 51另一侧形成冷却液输出口 52,以冷却本体31 (即马达)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使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及运作稳定性。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冷媒回路7,冷媒回路7于第二容室12的一侧形成冷媒吸入口 71另一侧形成冷媒排出口 72 ;详细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冷媒回路7中的冷媒由膨胀阀200排出后会呈现低温低压的液气态混合,再经由蒸发器300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此时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多段式热泵压缩机100后,会由冷媒吸入口 71流至第二容室12中并通过各增压机构4以增加气态冷媒的压力,使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而从冷媒排出口72排出,最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400,进而利用冷凝器400吸收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所产生的热能,即暖气机或热水器等设备的原理,再者,冷凝器400排出的冷媒呈低温高压的液态,又流进膨胀阀200而变成低温低压的状态,则完成一次冷媒回路7的循环过程。同时,上述的冷却流体6若为冷媒,如图3所示,则冷却回路5的路径如下,冷媒回路7中的冷媒由膨胀阀200排出后会呈现低温低压的液气态混合,再经由冷却液输入口 51进入第一容室11以冷却本体31(即马达)运转所产生的热量,此时吸热后的冷媒变成中温低压的液气态混合,此中温低压的液气态冷媒由冷却液输出口 52输出后汇流至冷媒吸入口 71或第二容室12,以供冷媒回路7使用,即完成一次冷却回路5的循环过程,进而达到节省能源的作用,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请参考图4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他实施例,其中增压机构4除上述为螺旋式增压器41外,增压机构4也可为回转式增压器42、涡卷式增压器43或离心式增压器44,以达到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密闭外壳; 一分隔组件,设置在该密闭外壳内,并将该密闭外壳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形成在该第二容室的内部; 一驱动器,包含一本体及穿接该本体的一传动轴,该本体容置于该第一容室,该传动轴穿入该第二容室;以及 至少两个增压机构,容置于该第二容室内并分别和该传动轴连接,各该增压机构形成在该本体的两侧从而被该驱动器带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却回路及一冷却流体,该冷却流体流动于该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于该第一容室的一侧形成一冷却液输入口另一侧形成一冷却液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流体为冷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媒回路,该冷媒回路于该第二容室的一侧形成一冷媒吸入口另一侧形成一冷媒排出口,该冷却液输出口和该冷媒吸入口或第二容室相互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媒回路,该冷媒回路于该第二容室的一侧形成一冷媒吸入口另一侧形成一冷媒排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组件包含一隔板及两个密封元件,该隔板相对该驱动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穿孔,该传动轴经由该穿孔穿置于该第一容室及该第二容室,该密封元件经由该穿孔而被夹置在该隔板及该传动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组件还包含一润滑齐U,该润滑剂包覆该密封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组件为绝热材质所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一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增压机构为一螺旋式增压器、一回转式增压器、一涡卷式增压器或一离心式增压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段式热泵压缩机,此多段式热泵压缩机,包括一密闭外壳、一分隔组件、一驱动器及至少两个增压机构,分隔组件设置在密闭外壳内,并将密闭外壳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第一容室形成在第二容室的内部;驱动器包含一本体及穿接本体的一传动轴,本体容置于第一容室,传动轴穿入第二容室;各增压机构容置于第二容室内并分别和传动轴连接,各增压机构形成在本体的两侧从而被驱动器带动旋转。藉此,传动轴受力均匀,进而提高传动轴的转动稳定性并降低噪音,以增进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04C23/00GK103206378SQ2012100070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洪明忠, 林维煦 申请人:复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