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49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涡旋式压缩机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润旋式压缩机,其能够利用差压(differential pressure,压力 差)将壳体中的油供给到压缩机。
背景技术
制冷剂压缩型制冷循环是通过经由制冷剂管的闭环来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 装置和蒸发器而构成,在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经由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连续地 循环。
当压缩机被安装在制冷剂压缩型制冷循环中时,需要预定量的油来润滑驱动单 元、密封压缩单元、进行冷却等等。因此,该预定量的油被充注到压缩机的壳体中。然而,一 些油与制冷剂混合而被排出压缩机,并且排出的油与制冷剂一起经由冷凝器、膨胀装置和 蒸发器进行循环。而当过量的油随着制冷循环而进行循环时,或者大量的油残留在制冷循 环中而未被收集回压缩机中时,会造成压缩机中的油不足。这样可能导致压缩机的可靠性 下降,并且因此降低了制冷循环的热交换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涡旋式压缩机是众所周知的。该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油分离器,安 装在压缩机的排放侧;油泵,用于收集通过油分离器分离的油;以及集油管,将该油分离器 连接到该油泵。在涡旋式压缩机中,即使壳体的内部空间充满排放压力,也可顺利地收集通 过油分离器分离的油。然而,当油泵安装在该涡旋式压缩机的机轴(crankshaft)的下端时, 在压缩机的低速驱动期间泵吸力并不是很强。这很可能导致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降。
由于在压缩机的低速驱动期间保持预定泵油量的技术,利用差压的涡旋式压缩机 已被采用。在这种涡旋式压缩机中,在绕动涡盘上形成有差压孔,该差压孔将作为高压部的 壳体的内部空间与作为低压部的吸入室连通。由此,使油能够通过利用油泵的泵吸力和因 差压而产生的吸引力而被快速地供给到吸入室中。这使得在低速驱动期间油能够顺利地被 泵送,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然而,在利用差压将油供给到压缩室的涡旋式压缩机中,虽然即使在低速驱动期 间也允许将油顺利地供给到压缩室中,但是这种油是在高压状态下供给到压缩室中,或者 是将超过合适量的油供给到压缩室中,导致吸入损失。
考虑到这点,现有技术已采用一种降压装置,在该装置中销构件2被插入到差压 孔I中,以起到一种节流作用。
差压孔I具有入口 la,该入口形成在绕动涡盘3的凸台部3a的内侧。用于沿纵向 支撑销构件2的销支撑部Ic以阶梯状形成在差压孔I的内周面上。
在现有技术的降压装置中,由于销支撑部Ic的作用,销构件2被置于始终与差压 孔I的出口 Ib重叠的位置。由于经由入口 Ia引入到销构件2与差压孔I之间的油的作用, 销构件2使差压孔I的出口 Ib变窄。因此,压力和经由差压孔I的出口 Ib供给到吸入室 中的油量被合适地调节。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中,通过销构件阻挡差压孔的出口的一部分来调节油压和油量。因此,为使销构件始终阻挡差压孔的出口的该部分,用于限制销构件的位 置的销支撑部必须相对于差压孔形成阶梯状,这使得绕动涡盘的加工过程变得复杂。
此外,由于差压孔的入口形成在绕动涡盘的凸台部的内侧,使得从机轴吸起的油 不能被充分供给到绕动涡盘与框架之间的推力轴承表面。这样很可能引起摩擦损失和推力 轴承表面的磨损。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能够通过简化 用于在其中插入销构件的差压孔的结构,使绕动涡盘的加工变得容易。
详细说明的另一方案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能够通过将油充分地供给到绕 动涡盘和框架之间,而减小摩擦损失和磨损。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的有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所具体化和宽泛 描述地,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该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充 满被排放到内部空间的制冷剂,该内部空间容纳有预定量的油;驱动电机,安装在该壳体 中;机轴,其联接到该驱动电机的转子并具有穿过该机轴形成的油道;固定涡盘,固定到该 壳体并具有固定涡卷;以及绕动涡盘,具有与该固定涡卷接合的绕动涡卷,该绕动涡盘在 相对于该固定涡盘绕动的同时与该固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其中该绕动涡盘可包括差压 孔,用以将形成在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高压部与形成在该固定涡盘和该绕动涡盘之间的 中压部连通,其中该差压孔可包括降压部,该降压部具有插设于其中并用于降低油压的销 构件,该降压部的内径Dl大于该销构件的外径D2,并且其中该降压部可包括入口,油从高 压部通过该入口被引入到差压孔;以及出口,油从该差压孔通过该出口排入到中压部,并且 在该入口与该出口之间的长度LI比该销构件的长度L2要长。
本发明的其他应用范围将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为显而易见。然而, 应理解的是,由于通过这种详细描述,处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变化和修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同时,仅作为例 证而给出这种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


本说明书中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这些附图被结合在本说明书 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阐示了多个示范性实施例,并与下文的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 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利用差压将油供入压缩室的供给结构的 纵向剖视图2是沿图1的线“H”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4是示出压缩单元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用于说明图3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 背压通道;
图5是通过图4的背压通道示出固定涡盘与绕动涡盘之间的密封效果的示意图6和图7是分别示出图3中所示出集油泵的平面图和纵向剖视图8是示出图7的集油泵的另一示例的纵向剖视图9是示出压缩单元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用于说明图3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 差压通道;
图10是示出该压缩单元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压通道和背压通道 的位置;
图11是以放大状态示出了图9的差压孔的纵向剖视图12和图13是分别沿图11的线“I1-1I”和线“II1-1II”的剖视图14是示出经由图9的差压通道供给油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15是以放大状态示出图9的差压孔的另一示例的纵向剖视图16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集油泵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17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具有设置在壳体外部的集油泵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另一 示范性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多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压缩机。为了方便参照附图进 行描述,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将不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而图4是示出 压缩单元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用于说明图3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背压通道。
如图3所示,根据本说明书的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壳体10,具有密封的内部空 间;驱动电机20,安装在壳体10的该内部空间中;以及压缩单元30,具有固定涡盘31和绕 动涡盘32,固定涡盘31和绕动涡盘32由驱动电机20驱动以压缩制冷剂。
壳体10的内部空间可充满具有排放压力的制冷剂。吸入管13可穿过壳体10的 一侧以与固定涡盘31的吸入槽313 (或吸入室)连通,排放管14可连接到壳体10的另一 侧以将排放到壳体10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向制冷循环引导。
驱动电机20可包括以集中缠绕的方式围绕缠绕线圈绕成的定子21。驱动电机20 可被实施为恒速电机,其中转子22以相同的转速旋转。或者,考虑到具有压缩机的多功能 制冷装置,可将驱动电机20实施为变频电机,其中转子22的转速是可变的。而且,驱动电 机20可由固定到壳体10的上侧和下侧上的主框架11和副框架12来支撑。
压缩单元30可包括固定涡盘31,联接到主框架11 ;绕动涡盘32,与固定涡盘31 接合以限定连续移动的一对压缩室P ;十字滑环33,安装在绕动涡盘32与主框架11之间用 以引发绕动涡盘32的绕动运动;以及止回阀34,安装为用于打开和关闭固定涡盘31的排 放孔314以阻止经由排放孔314排放的气体回流。
固定涡盘31可包括形成在盘部311的下表面上的固定涡卷312,用于限定压缩 室P;形成在轻板(盘部)311的边缘的吸入槽313;以及形成在盘部311的中心部的排放孔 314。该吸入管13可直接连接到固定涡盘31的吸入槽313以便从制冷循环中引导制冷剂。
绕动涡盘32可包括形成在盘部321的上表面上的绕动涡卷322,用于通过与固 定涡卷312接合而限定压缩室P ;以及凸台部323,形成在盘部321的下表面并与机轴23联 接。凸台部323可以可绕动方式插入到轴容置部113中,该轴容置部113延伸到主框架11的轴容置孔111并且在推力轴承(thrust bearing,推力支承)表面122处形成一预设的深度。
在绕动涡盘32的后表面的边缘处可形成背压室SI,该背压室SI由绕动涡盘32、 固定涡盘31以及主框架11限定为中压空间。密封构件114可安装在主框架11与绕动涡 盘32之间以防止经由机轴23的油道231吸起来的油过量地引入到背压室SI中。在背压 室SI与主框架11的轴容置部113之间可设置密封构件114。
参照图4,在固定涡盘31上可形成背压孔315。背压孔315可用于将制冷剂的一 部分从具有介于吸入压与排放压之间的中压的中压室引向背压室Si,以便沿推力方向支撑 绕动涡盘32的边缘。背压孔315可包括与压缩室P连通的第一开口端3151,以及与第一 开口端3151连通并且也与背压室SI连通的第二开口端3152。背压孔315的第一开口端 3151优选地可设置在这一位置在该位置处背压孔315能够独立地以交替方式与两个压缩 室P连通,并且能够比绕动涡卷322的涡卷厚度更薄,防止两个压缩室P中的制冷剂渗漏。
借助该涡旋式压缩机的构造,当为驱动电机20供电时,机轴23与转子22 —起旋 转以将旋转力传递到绕动涡盘32。通过接收该旋转力,绕动涡盘32借助十字滑环33而以 从主框架11的上表面偏离一定距离的方式进行绕动。因此,在固定涡盘31的固定涡卷312 与绕动涡盘32的绕动涡卷322之间形成一对连续移动的压缩室P。当因绕动涡盘32的连 续绕动运动而向中心移动时,压缩室P的容积减小,压缩被吸入的制冷剂。这里,参照图5, 绕动涡盘32的中心部由引入到轴容置部113中的油进行支撑,同时绕动涡盘32的侧部由 从压缩室P通过背压孔315引入到背压室SI中的制冷剂进行支撑。因此,压缩室P中的制 冷剂可顺利地被压缩而不会渗漏。
在压缩室P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经由固定涡盘31的排放孔314被连续地排放到壳 体10的上部空间S2,并随后流入到壳体10的下部空间S3中,从而经由排放管14排入到制 冷循环系统中。这里,在排放管14的中间处可安装油分离单元40以从制冷剂中分离油,该 制冷剂从壳体10经由排放管14排入到制冷循环,并且在油分离单元40上可安装用于将通 过油分离单元40分离的油收集到壳体10的集油单元50。
如图3所示,油分离单元40可包括油分离器41,以串联方式设置在壳体10的一 侧;以及油分离构件(图未示),安装在油分离器41中以将油与从压缩单元30排出的制冷剂 分离。排放管14可连接到油分离器41的侧壁表面的中部用以进行支撑,或者在壳体10与 油分离器41之间可设置支撑构件42 (如夹子)来进行支撑。制冷剂管15可连接到油分离 器41的上端以使分离出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循环的冷凝器。下文将说明的集油管51可被连 接到油分离器41的下端以引导通过油分离器41分离的油,进而将油收集到压缩机的压缩 单元30和壳体10中。
油分离单元40可采用多种油分离方法,如在油分离器41中安装网筛以从制冷剂 中分离油,或者连接呈倾斜状态的排放管,从而当制冷剂以气旋形旋转时从制冷剂中分离 相对较重的油。
集油单元50可包括集油管51,连接到油分离器41,用以将通过油分离器41分离 的油引向壳体10 ;以及集油泵52,连接到集油管51,用以将通过油分离器41分离的油向壳 体10泵送。
集油管51的一端连接到油分离器41的下端,而其另一端经由壳体10连接到集油管51的入口。集油管51可由具有预定刚度的金属管制成以稳固地支撑油分离器41。而 且,集油管51可弯曲一定角度,油分离器41设置为借助该弯曲角而与壳体10平行,以减弱 压缩机的振动。集油管51可利用形成在副框架12处的连通孔(图未示)联接到集油泵52 的泵盖523,这将在稍后进行说明。
图6和图7是分别示出图3中示出的集油泵的平面图和纵向剖视图,而图8是示 出了图7的集油泵的另一示例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集油泵52可利用各种类型的泵来实施。如该示范性实施例中 所示,集油泵52可实施为余摆线齿轮泵,该泵包括彼此啮合的内部齿轮521和外部齿轮522 而形成可变移位。
集油泵52的内部齿轮521可联接到机轴23以由驱动电机20的驱动力进行驱动。 内部齿轮521和外部齿轮522可容置在固定于副框架12的泵盖523。泵盖523可包括分别 与集油泵52的可变移位连通的一个入口 5231和一个出口 5234。入口 5231可与集油管51 连通,而出口 5234可与壳体10的下部空间S3的储油部连通。
在泵盖523的中心部可形成与机轴23的油道231连通的油孔5235。供油管524 可联接到油孔5235以将储存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的油引导到机轴23的油道231。作 为替代的示例,如图8所示,供油管524可经由油孔5235直接联接到机轴23的油道231。 当供油管524直接联接到机轴23时,可在供油管524中插设可以产生泵吸力的泵构件525 (如螺旋桨),以在供油管524响应机轴23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增大泵油力。
具有该构造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油分离器41可将油与制冷剂分离,该制冷剂从壳 体10的内部空间被排入到制冷循环,而分离的油通过集油泵52回收到壳体10的内部空间 中。
更详细而言,引导到压缩室P中的油与制冷剂一起经由排放管14排放到油分离器 41中。油被与油分离器41中的制冷剂分离。当分离出的油在油分离器41的底部积聚时, 分离出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管I流向制冷循环的冷凝器。在此,当驱动电机20的机轴23 旋转时,集油泵52的内部齿轮521与外部齿轮522 —起旋转以通过形成可变移位而产生泵 吸力。该泵吸力用于泵送通过油分离器41分离的油。由集油泵52泵送的油经由集油管51 和集油泵52被收集到壳体10的下部空间S3中,该下部空间S3限定一储油部。
这里,收集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的油经由机轴23的油道231和供油管524被 上吸,从而被供给到压缩单元30的滑动(轴承)部。
根据本发明,限定相对较高的压力部分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可与限定相对较低 的压力部分的压缩室P连通,使得收集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的油能够借助压力差(差压) 从壳体10的内部空间被吸回到压缩室P。
图9是示出压缩单元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用于说明图3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的 差压通道,而图10是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压通道和背压通道的位置而示出的压缩单元 的平面图。如图9和图10所示,连通孔316可从接触绕动涡盘32的推力轴承表面319(以 下称为第一推力表面)连通到压缩室P。在绕动涡盘32处可形成差压孔324。该差压孔324 可将经由油道231吸起的油引导向接触固定涡盘31的推力轴承表面329(以下称为第二推 力表面)。
连通孔316可包括第一开口端3161,其接触第一推力表面(thrust surface)319 ;以及第二开口端3162,其与第一开口端3161连通并且接触压缩室P。如图4所示,以 吸入槽313为基准,该第二开口端3162优选地可以形成在比背压孔315的第二开口端3152 更靠近吸入槽(或吸入室)313的位置,而不与背压孔315的第二开口端3152重叠。
这里,当连通孔316的第二开口端3162形成得过于靠近排放侧时,可能使连通孔 316中的压力增大。这样会妨碍油的顺利引入或者引起压缩损失。因此,如图10所示,作为 连通孔316的出口的第二开口端3162的打开时间点(基于曲柄角)优选地可以是从吸入完 成时间点起大约-60°,也就是当绕动涡卷322的外端的外表面接触固定涡卷312的外端的 内表面时的时间点。此外,连通孔316的第二开口端3162优选地也可以在能够独立地与两 个压缩室P都连通的位置形成,以将油供给到两个压缩室。另外,连通孔316的第二开口端 3162优选地可形成为使其内径不能大于绕动涡卷322的涡卷厚度,以防止两个压缩室之间 的制冷剂渗漏。
图11是以放大状态示出了图9的差压孔的纵向剖视图,而图12和图13是分别沿 图11的线“I1-1I”和线“II1-1II”的剖视图。如图11到图13所示,差压孔324可穿过绕 动涡盘32的盘部321的中心,并且沿径向穿透外周面。差压孔324可包括降压部3241,销 构件325沿径向可滑动地插入降压部3241中以降低油压。
降压部3241的内径Dl优选地可形成为稍微大于销构件325的外径D2,使得当油 在降压部3241与销325之间流动时,引入到降压部3241的油的压力能够被降低。
差压孔324的入口 3242可形成在降压部3241的一个端部处,使得油能够通过该 入口被引入到降压部3241。差压孔324的出口 3243可形成在降压部3241的另一个端部 处,使得经过降压部3241的油能够被排放到处于绕动涡盘32和固定涡盘31之间的推力轴 承表面329从而流向连通孔316。
差压孔324的入口 3242与出口 3243之间的长度LI优选地可以比销构件235的 长度L2更长,使得销构件325能在降压部3241中滑动。
差压孔324的入口 3241优选地可形成为使得经由油道231吸取的油在绕动涡盘 32的凸台部323与主框架11的轴容置部113之间进行润滑之后,能够被引入到差压孔324 的入口 3241,从而实现绕动涡盘32的顺利润滑。为此目的,参照图10,差压孔324的入口 3241优选地可设置在以凸台部323的中心为基准的凸台部323的外周面的外部,也就是设 置在轴容置部113与密封构件114之间。
在差压孔324的出口 3242或者连通孔316的第一开口端3161中的至少一者处 可形成连通槽3163 (在附图中该连通槽3163形成在连通孔316的第一开口端处),连通槽 3163的截面积大于差压孔324或者连通孔316的截面积。这样可使吸取的油量增大。
靠近差压孔324的出口 3243可形成膨胀部3244,该膨胀部3244的内径D3比降压 部3241的内径Dl大,用以使穿过降压部3241的油膨胀。降压部3241优选地可与膨胀部 3244连通。
膨胀部3244的长度L3优选地可形成为比销构件325的长度L2更短,使得销构件 325能够被安设在整个膨胀部3244和降压部3241上。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储存的油可作为低 压部分而借助压力差被吸取到压缩室P中。
图14是示出经由图9的差压通道供油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4所示,经由机轴23的油道231被引入到绕动涡盘32的凸台部323中的油流向凸台部323的外周面, 并随后移动到处于绕动涡盘32与主框架11之间的推力轴承表面上。
移动到主框架11与绕动涡盘32之间的推力轴承表面的油经由差压孔324的入口 3242被部分地引入到降压部3241。
引入到降压部3241中的油经由间隙(t)(见图12)流到差压孔324的出口 3243, 或者当形成有膨胀部时流到膨胀部3244,该间隙(t)形成在降压部3241的内周面与销构件 325的外周面之间。随后这些油经由差压孔324的出口 3243流到固定涡盘31与绕动涡盘 32之间的推力轴承表面319和329。
之后,油被引入到连通孔316的第一开口端3161,以经由该连通孔316的第二开口 端3162被引入到吸入室313中。
同时,该膨胀部也可以在销构件上形成。例如,如图15所示,降压部3241的内径 Dl保持不变,而销构件325可呈多重阶梯状而具有大直径部3251和小直径部3252。小直 径部3252可被定义为其膨胀部。
当膨胀部形成在销构件上时,操作效果可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因此将省 略其描述。
以下,将描述所给出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的另一示范性 实施例。
亦即,在前述实施例中,集油泵分别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使得该入口与集油 管连通,而该出口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集油 泵52可包括两个入口 5231和5232和一个出口 5234。
在该结构中,在一个出口 5234可直接与机轴23的油道231连通的同时时,集油泵 52的两个入口 5231和5232可分别与集油管51和壳体10的内部空间连通。在出口 5234 中可进一步形成用于储存预定量的油的储油部5236。储油部5236可与机轴23的油道231 连通。
即使在具有该构造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油道231的压力(更具体而言为泵盖523的 储油部5236的压力)变得高于压缩室P的压力。因此,经由集油管51收集的油和从壳体 10的内部空间泵起的油不仅可以借助差压而且可以借助集油泵52的泵吸力而被吸入到压 缩室P中。这样,即使在低速驱动期间以及在开始驱动时,也可以使油顺利地被供给,。
以下,将描述所给出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的另一示范性 实施例。
亦即,前述的实施例已经示出了集油泵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者联接到驱动电机, 以利用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然而,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集油单元50的集油 泵52可安装在壳体10的外侧,并通过使用与驱动电机20分开的驱动源而被驱动。为此目 的,集油泵52可安装在壳体10的外侧的集油管51的中间,并且可以安装转速与驱动电机 20的转速相配合地增加或减小的变频电机。集油管51的出口可直接连接到机轴23的油道 231,但在某些情况下连接到壳体10的内部空间。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将油泵入压缩室的基本构造及其操作效果与 前述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这里,在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用于泵油的泵可安 装在壳体10的外侧而非安装在壳体10的内侧,并且集油管51与壳体10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油中所包含的异物可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被滤出。这样可以预先避免供给到推力 表面或压缩室P中的油被污染。而且,将集油泵52安装在壳体10的外侧可以方便对集油 泵52的维护和管理。
前述的实施例示范性地说明了该涡旋式压缩机。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涡旋式 压缩机,而是可以同等地应用到所谓的封闭式压缩机,如旋转压缩机等,在这类压缩机中驱 动电机和压缩单元被安装在同一壳体的内部。
前述的实施例和优势仅是示范性的,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说明书的 教示能够容易地被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该描述是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多种替代方案、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描述的 示范性实施例的特性、结构、方法和其他特征可以按各种方式结合而获得另外的和/或替 代性的示范性实施例。
由于在不背离其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因此还 应理解的是,若无具体指明,上述的实施例均不受之前描述的任何细节所限,而是应当在如 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中被宽泛地解释,因此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将落入如附的权 利要求书的界限和范围之内,或者因此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这些界限和范围的等同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 壳体,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充满被排放到该内部空间的制冷剂,该内部空间容纳有预定量的油; 驱动电机,安装在该壳体中; 机轴,联接到该驱动电机的转子并具有穿过该机轴形成的油道; 固定涡盘,固定到该壳体并具有固定涡卷;以及 绕动涡盘,具有与该固定涡卷接合的绕动涡卷,该绕动涡盘在相对于该固定涡盘绕动的同时与该固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 其中该绕动涡盘包括差压孔,用以将形成在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高压部与形成在该固定涡盘和该绕动涡盘之间的中压部连通, 其中该差压孔包括降压部,该降压部具有插设于其中并用于降低油压的销构件,该降压部的内径Dl大于该销构件的外径D2,并且 其中该降压部的长度LI比该销构件的长度L2要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继该降压部之后,在该差压孔的出口处形成具有扩大的内径D3的膨胀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膨胀部的长度L3比该销构件的长度L2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销构件形成多重阶梯状以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并且该小直径部形成在该销构件的端部处,该端部对应于该差压孔的出ロ。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固定涡盘包括连通孔,该连通孔具有与该高压部连通的第一开ロ端;以及第二开ロ端,该第二开ロ端与该第一开ロ端和处于该固定涡盘与该绕动涡盘之间的低压部连通,并且 其中该连通孔的第二开ロ端在基于吸入完成时间点的曲柄角的0°至-60°的范围内打开,该吸入完成时间点是当该绕动涡卷的吸入侧端接触该固定涡卷的侧表面时的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绕动涡盘具有与该机轴联接凸台部,并且该连通孔的第一开ロ端沿基于该凸台部的中心的径向位于该凸台部的外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绕动涡盘被支撑在沿推力方向固定到该壳体的框架的推力轴承表面上,该框架具有轴容置部,该凸台部可绕动地插入该轴容置部,在该框架的推力轴承表面与接触该框架的绕动涡盘的推力轴承表面之间设有密封构件,并且 其中该连通孔的第一开ロ端位于该轴容置部与该密封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该密封构件的外侧形成背压室,并且 其中该固定涡盘包括背压孔,该背压孔的一端与该背压室连通,而该背压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背压孔形成在这一位置基于所述压缩室的运动路径,该位置距离吸入侧比该连通孔距离该吸入侧更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还包括油分离器,该油分离器被构造成用于将油与从所述压缩室排出的制冷剂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油分离器被安装成与该壳体外侧的排放管的中部连通,并经由集油管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机轴包括油泵,该油泵由该机轴的旋转カ驱动,并将通过该油分离器分离的油泵入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 其中该集油管连接到该油泵的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油泵包括ー个入口和ー个出口,并且 其中该油泵的入口与该集油管连通,而该油泵的出口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该油泵包括多个入口和ー个出口, 其中所述多个入ロ中的ー个入ロ与该集油管连通,所述多个入ロ中的另外的入ロ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 其中该油泵的出口与该机轴的油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该集油管的中部形成有油泵,该油泵用于将通过该油分离器分离的油泵入该壳体的内部空间中。
全文摘要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差压孔,形成在绕动涡盘处,用以将高压部与中压部连通;降压部,形成在该差压孔中,并具有插设于其中的用于降低油压的销构件。该降压部的内径D1大于该销构件的外径D2。该降压部包括入口,油从高压部通过该入口被引入到差压孔;以及出口,油从差压孔通过该出口被排入到中压部。
文档编号F04C18/02GK103032329SQ2012103609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安盛镛, 崔世宪, 金秉赞, 李丙哲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